商報副刊:神奇穆天子

月如鉤/文

周穆王是上古時代最具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稱“穆天子”。《國語》開篇就是他。

公元前964年春,犬戎沒有按時進貢,周穆王以此為由,親自領兵西征。祭公謀父規勸“耀德不觀兵”。穆王沒理他,執意征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每讀至此,就有一句自創的歇後語蹦出來:周穆王徵犬戎——白忙活一場。

商报副刊:神奇穆天子

白狼白鹿在古代是祥瑞,但勞師襲遠只得個好兆頭,經濟上不划算,政治上也未見得佔上風。果不其然,“自是荒服者不至”,邊遠國家不再朝見,說明周王朝在外族中失去威信。穆王不幹了,開始二次討伐,這次大獲全勝:“廣獲其五王”,並把部分戎人移民到今甘肅鎮原一帶。

穆王在位的周朝採取的是積極的擴張政策,致力於向東西南北四方拓展,傳說巡狩範圍遼闊無比,“穆王東征天下,二億二千五百里,西征億有九萬里,南征億有七百三里,北征二億七里”。赤道的周長也就八萬零一百五十二里,周穆王走四方,每方都相當於赤道周長的一千多到三千多倍。雖說度量衡古今不一,而且傳奇還免不了注水,但是,跑了很多的路是毫無疑問的。

商报副刊:神奇穆天子

傳說中穆天子曾與“西王母”“瑤池相會”。

穆天子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他曾抵達青鳥棲息的所在,約會西王母。見識了會拋媚眼的古代“機器人”,還有“日馳千里”的高速專車,制訂中國流傳下來最早的法典《呂刑》。穆天子平定東夷戰亂,抵達九江,爾後向南:“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周穆王的這支南征軍全軍覆沒,這個典故就變成了成語“猿鶴蟲沙”,用來比喻戰死的將士,也指死於戰亂的人。開疆拓土,要不就是白乾,要不就是猿鶴蟲沙。許多的神話和傳奇,裡面包裹的是淚水和辛酸。

穆天子的神話都是在開疆拓土中創造的。上古時期,社會形態尚在形成,各國疆域也未定型。穆天子東征西討,南拓北擴,加強對四方的統治力度,成就了周朝大邦的形象。現代社會,人類不可有霸王之行,但應有霸王之思。霸王之思不是對人,乃是對己。在修養上不斷拓展自己的新疆域,在業務上不斷開拓自己的新邊疆,在學習上不斷擴大自己的新疆土。果真如此,我們普通人也就有了“穆天子”的光輝。

商报副刊:神奇穆天子

公元前十世紀,早在張騫出使西域的八百年前,傳說中“半人半仙”的“穆天子”,就已經踏上過向西開拓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