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快樂的根源在哪裡---學《道德經》心得

第二十五課 孰 親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矣。

幸福快樂的根源在哪裡---學《道德經》心得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矣”。就是知道滿足的人並不是恥辱,對什麼事情要適可而止,不要做過頭了,這樣就可以長期堅持了。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文字:“什麼是幸福?一個有閒的窮人說:有錢就是幸福。一個匆忙的富人說:有閒就是幸福。一個下崗工人說:能上班就是幸福。一個失去雙親的人說:父母在就是幸福。一個雙目失明的姑娘說:能看見就是幸福。一個小學生說:每天都好多作業,沒有作業就是幸福……”。可見人們往往忽視自己所擁有的,而是期望活成別人的模式,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幸福真的很簡單,懂得知足,好好珍惜擁有的一切,就是幸福。大多數人往往把幸福定義成有錢有權的模式,人越成長,越發現,人生中真正難的是如何保持住一顆安定的心,明白幸福來自於心靈的知足,快樂來自於精神的富有。

《道德經》倡導人們捨棄慾望和奢望,懂得知足,懂得適可而止,這是一種生活的智慧,並不是沒用,也不是恥辱,當然這只是《道德經》智慧的冰山一角,不妨學而時習之,接受《道德經》智慧的啟迪,悟透簡單而質樸的道理,讓生活變得簡單而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