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随记


一晃又是四年清明节没有回去祭拜,不是不想,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年的清明原本打算回老家,但是疫情阴影尚存,转车回老家也有一定的风险,相信老祖宗也能理解,所以今年的清明又留在了城里。

重庆是个没有春秋的城市,前几天气温升高刚脱了冬装,今天淅淅沥沥的雨一下又冷的不行。年华也跟这留不住的春日一样,如梭飞逝。看着镜子里自己皱纹肆意的脸,真的无比怀念小时候优哉游哉的时光,还没等回忆捂热,孩子一句“妈妈你真是记性越来越不好了”瞬间拉回现实。人到中年哪里还有时间伤春悲秋!

清明节了,很多人可能要回去扫墓,但清明节的来历很多人都不清楚。借着节日科普一下吧。

春秋,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视争功讨赏,他打好行装同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

此时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正是感恩,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然而,现在的清明节对感恩,似乎专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却没有对活着的,对自己有恩的人,似乎将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一个充满感恩的社会,明了自己艰难的民族,明白恩惠的个人才能珍惜现实,珍视历史,敬重别人,敬畏公德。我们在感恩逝去的历史和人的同时,更应该感恩那些有益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人。真希望清明节对于我们,不仅仅是祭祀先祖,更要学会感恩!”

早起给姑姑去了电话,老家的清明节除了上坟,还会举办姓氏清明会,收到信息的同姓子孙能赶回去的都会赶回去参加,交了会费以后中午一起用餐,增进家族成员感情。爸爸还是一如既往的热心,家族里爷爷那一辈的老人在世的已经不多了,每年的会费都是爸爸给他们交。家族内平时不走动的一年难得见一次,也正好趁此机会说说话。

姑姑说邻居家的大叔前几天走了,从发病到离世也就一会的功夫,老人没受什么罪,子女也没有被拖累,这大概是离开最好的方式!老家的熟人这几年陆陆续续的离世,每次回去能见着的越来越少。离家整十五年,从前的那些邻里都是认识的,回去一路不断有人打招呼,虽是一两句寒暄的话,可也让回老家的路多了一些温度。再往后,山水还是那片山水,认识的人却没几个了,想到这心里不免一阵荒凉。

可日子总归是向前的,远行的自己,只能希望老家的亲人身体康健,老家的山水依旧秀丽。


清明追思随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