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城告別高毛利時代 更名“高科技”背後依賴“以債償債”

本報記者 陳雪波 顏世龍 北京報道

近日,作為北京市市屬國企——北京電子城投資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58.SH,以下簡稱“電子城”),而這也或預示著電子城正式揮手告別以“園區地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高毛利時代,深度轉型“新型科技服務”。

但《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電子城雖現在更名,但對於“高科技”的嚮往卻是始於2016年,不過,此舉並未給公司帶來持續的優秀業績,而是毛利下滑,現金流波動吃緊,以及依賴以債償債模式。

毛利率大幅驟降

據記者瞭解,電子城在正式更名“高科技”的4年前,就已經開啟了“轉型之旅”。

2016年,電子城營業收入中出現“新型科技服務”項目,當年這個項目的營收就已經達到3.70億元,在公司總營收(15.16億元)中佔比24.44%。隨後,該項營收額逐漸增加。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當年電子城的新型科技服務的營收在總營收(9.56億元)中的比重從上一年末的18.45%增加到了37.49%,達到3.59億元;同期園區地產銷售的營收比重則從上一年末的77.84%降低到了58.70%,為5.61億元。

戰略轉型後,電子城業績繼續保持了一段時間的“高歌猛進”,但進入2019年後,其多項業績指標急轉直下。在2016年~2018年,電子城營業收入分別為15.16億元、21.34億元、22.34億元,保持增長態勢。但進入2019年前三季度,電子城營業收入降至9.56億元,同比下降29.93%,當期該公司淨利潤降低至1.32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59億元。

與之相對應的,電子城經營活動產生的流量淨額也漸漸捉襟見肘。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電子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00億元、5.08億元、-38.35億元、-28.94億元,其中只有2017年度為正值,“負”面情緒在戰略轉型的過程中已經顯現多年。

同樣,其毛利進入2019年後畫風突變。2016年~2018年,電子城毛利潤分別為10.31億元、13.23億元、14.42億元,其對應毛利率分別為68.07%、62.00%、64.55%,尚比較穩定,且高於對應年份同行平均毛利率。2019年前三季度,電子城毛利潤為9.56億元,毛利率急遽下降到了26.66%,不及上年度毛利率的一半。

與同規模行業公司比較,電子城的毛利率已經不再佔據優勢地位。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江高科”)同樣為園區開發企業,亦運營有高科技園區,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張江高科實現營業收入8.16億元,也與電子城同期營收接近。當期張江高科毛利率為55.90%,遠高於同期電子城毛利率26.66%。相較於同行業公司平均毛利率(36.70%),電子城當期毛利率同樣處於較低水平。

而就其備受重視和轉型所在的新型科技服務來看,其毛利和對整體業績拉動作用較為有限。在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新型科技服務的毛利潤分別為1.92億元、1.71億元、1.34億元、1.34億元,對應毛利率分別為51.74%、45.46%、32.43%、37.37%,整體呈下降趨勢。

據電子城方面介紹,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整體業務毛利率較近三年平均水平下降38.22個百分點,其中園區地產銷售業務毛利率降幅(54.79%)較大是造成整體業務毛利率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而“新型科技服務”毛利率下滑是因部分租戶處於免租期所致,且公司處於業務轉型的初期階段,相關費用增長較多。公司之前的毛利率較高,主要是因早期拿地成本較低。電子城通過開發早期低成本土地的項目,進而取得高於市場平均毛利率水平的模式不具有可持續性。隨著電子城現階段土地逐步被開發並結轉項目收入,預計未來電子城毛利率也將趨於迴歸市場平均水平。

據瞭解,電子城自身定位為高科技產業園區平臺運營商和創新平臺運營商,其實際控制人為北京市國資委。其前身為成立於1986年的北京市天龍股份有限公司,當時的公司為集體所有制,該公司在1992年底開展股份制試點,並於1993年在上交所掛牌交易,彼時,它曾承擔了電子城老工業基地改造任務。今年3月4日,該公司更名後在公司名稱中加入“高科技”3個字。

以債償債

業績提振有限,卻難擋電子城對外拿地擴張之路。

2019年1~9月,電子城營業總成本為10.61億元,已經超過上一年同期(4.84億元)119.21%。而其營業收入卻僅為9.56億元,是上一年同期(13.65億元)的70.04%。其中,電子城營業成本的增加主要體現在土地儲備上。到2019年9月末,電子城貨幣資金由年初的38.89億元減少到14.39億元,降幅達到62.99%,主要原因為當期公司購置土地、項目建設付現以及支付稅金較多,其中包括在天津市西青區競拍獲得的土地儲備6.12萬平方米。

在接連的業務擴張下,電子城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已承壓多年。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電子城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0.03億元、-3.62億元、-2.34億元、-2.87億元,在2016年之後,該項現金流連續多年為負數。

電子城在最近一期債券募集說明書中表示,受拿地節奏及項目開發進度、銷售回款等因素的影響,電子城相關業績流波動明顯,且最近一年現金流量淨額降幅較大。電子城所從事的園區地產開發業務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存在前期投資大、回收期較長、受宏觀經濟影響明顯等特點。

由此,電子城的短期償債壓力也逐漸顯露。

據電子城2019年三季報顯示,電子城應付利息為0.77億元,而其當期的淨利潤僅為1.32億元。電子城利息保障倍數已經由上一年度的3.72下降到2.39,而該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數在2016年曾一度高達28.64。

同期,電子城流動比率為3.33,速動比率則從2016年末的2.47連續下降到了2019年三季度末的0.84。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企業流動資金被不斷地轉化為固定資產,資產的流動性下降。這會增加公司未來的不確定性,使得其風險更大。

電子城需要償還的最近一筆融資賬款為2019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19京電城投SCP001),該項債券即將於2020年7月26日到期,金額為7億元。另外,公司有一筆8.57億元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加之其他項目,電子城2019年三季度流動負債合計為31.17億元,而同期電子城貨幣資金僅有14.39億元。

除流動負債外,電子城另有5次長期債務融資,規模總計30億元。這5期債務到期日期在2021年2月~2022年7月之間。到2019年三季度末,電子城總負債規模達到了65.24億元。電子城資產負債率也從2016年末的32.8%攀升到了2019年9月末的50.3%。

伴隨增加的負債壓力,電子城或已傾向於“以債償債”模式。

2019年8月1日,電子城發佈了一條發行公司債券預案公告,後公司被獲准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25億元的公司債券,採用分期發行方式。

2020年2月27日,電子城完成了上述債券第一期的發行工作,當期發行實際規模8億元,票面利率為3.35%,期限為3年。本次募得的資金中,將有不超過5億元用於償還公司借款的募集資金,剩餘部分用於園區建設。隨著融資款到賬,這筆融資或將在短時間內有效緩解電子城的償債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償債體量增加的同時,電子城近期的費用支出也在同步增長。2019年三季度,該公司財務費用由上年同期的0.39億元暴增215.20%,達到1.24億元,變動原因為“加大融資力度和規模,利息支出增加及利息收入減少”;同期,管理費用上漲到了0.48億元,增幅為54.94%。但是,伴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大幅增加,該公司銷售費用反而有小幅度的降低,從0.29億元減少到了0.27億元,變動幅度為-8.60%。趙錫軍表示,如果出現營業收入持續下降,費用成本持續上升,就有可能導致公司盈利狀況惡化。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主營業務經營情況以及償債能力等問題致電電子城方面,對方回應稱近期忙於防疫工作,暫不對上述問題作出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