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書是否永遠只看前五頁?

2020年的第三本書瑞·達利歐的《原則》讀完,歷時20天,其實這本書在我的床頭放了很久,但總感覺這麼厚的一本書不是一天兩天能讀完的,感覺要很長很長時間才能讀完,至於能長到什麼時候,自己也說不好,也許根本就沒有讀完的時候。

但550頁的書,我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讀完了,期間還寫了很多讀書筆記。現在想,讀起來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複雜,只是開始的那個“開始”行動起來好難,沒有固定的時間,沒有固定的計劃,也沒有目標,更沒有行動。

你的書是否永遠只看前五頁?

五百五十頁的《原則》

好像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剛開始動起來很難,總感覺後邊的路好難,或者根本不願意動起來。說到底,我們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也許連思想的巨人都不算吧,因為心裡始終都有一個聲音告訴你,那麼厚的一本書,反正一時半會也讀不完,慢慢來。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慢慢來,慢的真如蝸牛爬行,甚至還不如蝸牛爬行,蝸牛至少動了,但我們心裡那個念頭始終只是一個念頭,停留在原地的念頭。所以我們讀書,讀的永遠都是前五頁。

這本書是在班車上讀完的,每天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以及想看書的意念,支撐著我上車便翻開書步入正軌,每天讀三十頁,大概一個小時。正是這些固定化的模式讓我完成了久未完成的任務,讀完了久未完成的書籍。他們讓我的任務、計劃變得切實可行起來。

所以從小事著手,從一點一滴做起,先把眼前事情完成、做好。我們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制定下一個計劃或目標,而一般這些計劃都成了浪費時間的廢紙。有句話叫“計劃趕不上變化”,但這並不是告訴我們就不用做計劃了。計劃還是有用的,只是要靈活一些,接地氣一些,要在我們可承受範圍內,不影響我們生活質量的計劃才最容易實現。

你的書是否永遠只看前五頁?

萬事開頭難,其實只要開始了就沒那麼難了,只要讓自己動起來,然後再給自己定一個小小的計劃,這個小小的計劃就是做這件事的步驟,每天為這件事做點什麼,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這個時間段只對這個任務負責。如此,也許看起來很難的一件事也就沒那麼難了。

就這樣,在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後,我們也不會在回頭俯瞰過去的歲月時,因為自己永遠都是“開始”的狀態而懊悔,深陷於慨嘆時間過去那麼久,卻什麼都沒幹的自責當中。

不管怎樣,先動起來,不動,你人生的書本也只能停留在前五頁了。

你的書是否永遠只看前五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