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部扶貧協作:貧困戶何榮海的“大夢想”

東西部扶貧協作:貧困戶何榮海的“大夢想”

東西部扶貧協作:貧困戶何榮海的“大夢想”

何榮海

东西部扶贫协作:贫困户何荣海的“大梦想”

何榮海

东西部扶贫协作:贫困户何荣海的“大梦想”

何榮海和他的“新家”

四川新聞網宜賓4月5日訊 (記者 徐昭磊 嶽東 攝影報道)4月伊始,在位於宜賓市屏山縣王場產業區的宜賓天之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復工復產後的的渦流紡車間一派繁忙景象,運輸工何榮海正在忙著運送紗線。

“不用出村一個月就能掙3500多元,公司還給我買了各種保險。”談到這份新工作,他滿臉寫滿興奮。

何榮海曾經是屏山縣屏山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31歲的他經歷過不幸的童年:“2歲時母親去世,5歲時父親去世。”在何榮海的記憶中,他和三個姐姐從小就成了孤兒,一直在敬老院中長大。

2005年,初中輟學的何榮海就到宜賓市區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飯店做雜工,工資每月150元。”何榮海告訴記者,此後他便開始的了四處流浪打工的生活,從宜賓到成都,從成都到上海、從上海到吉林、從吉林到河南……他打工的足跡幾乎遍佈了大半個中國。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在外出打工的十多年時間裡,他也記不清換了多個工作,打工的錢也僅夠房租和生活費。

變化來自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產業扶貧帶來的工作崗位。2019年春節前夕,何榮海返鄉回到姐姐家中過年。“要脫貧,必須學會一技之長。”何榮海的脫貧幫扶人劉堅得知此事後,主動聯繫,邀請何榮海去參加勞動扶貧技能培訓。培訓結束後,正值天之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屏山縣。2019年6月,在劉堅的介紹下,何榮海進入車間,當了一名運輸工。就業後,不但幫助何榮海脫貧,也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

為了讓何榮海安心工作,當地政府為他分了一套廉租房,25平方米,面積不大,但廚房、衛生間、臥室餐廳卻一應俱全。“房租全免,傢俱和生活用品我們通過人居環境改善項目幫忙置辦,基本上能做到缺啥補啥。”劉堅說。至此,在外流浪了十多年的何榮海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

何榮海算了一筆賬:現在,他每個月工資越有3500元,不用出房租,每月的生活費等開支約1000元,每月都能存下2000多元。”何榮海臉上寫滿笑意。生活穩定下來後,何榮海也有著“大夢想”:“多存點錢,找機會買套房子,小房換大房;遇到合適的人,也想盡快結婚成家。”

在宜賓天之華,25名和何榮海一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車間上班。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大背景下,屏山縣不斷加強與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合作,共建浙川紡織產業扶貧協作示範園,推進紡織產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充分帶動當地產業發展、群眾就業。目前,屏山縣已有800餘名貧困戶和何榮海一樣,通過在浙川紡織產業扶貧協作示範園工作,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