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預測之漫畫作文

2020高考已確定延期至7月7-8日,不管是快要開學,還是不知何時開學同學,建議趕緊買上一本《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與多向運用》,接受幾十位一線語文老師的寫作指導,抓緊時間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吧!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2020高考作文預測之漫畫作文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

文題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寫作的能力。為漫畫材料作文。漫畫類作文題,其實也是材料作文題。考生需要仔細觀察和思考畫面特徵與構圖要素之間的關係,仔細品味畫中的語言文字,從特徵中找到畫面“主題”,從關係中找到“內在關聯”,從而準確畫面的顯性主題或內在寓意。還需依據畫面寓意,展開聯想,分別從相關、相似、相對、相反、因果、條件等方面聯繫現實生活,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側面來思考畫面與現實的關聯,從而確定主題及立意的方向。

這是一道漫畫作文題,針對漫畫題,要抓住三個關鍵要素:第一,標題,第二,漫畫配文,第三,漫畫圖片內容。這個漫畫並沒有給標題,因此第一個要素可以忽略。漫畫中的配文是“翻來覆去咋就睡不著了”“高考來了”。根據配文,我們很快可以得知,這是一種高考前的焦慮感。也就是高考要來了,於是考生緊張,焦慮,以至於無法入睡。因此,第一種立意就是:如何看待考前焦慮?結合漫畫可以知道,這種焦慮,不僅僅是學生有,父母也有,因為他們也同樣睡不著。所以,寫考前焦慮,要提到家長。在某種意義上,也正是因為家長的過分關注和期待,無形之中給了孩子很大壓力,才讓他(她)考前睡不著。這裡,就可以引出第二種立意了:探討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注意,因為漫畫裡面有“高考”、“考前”等關鍵詞,必須圍繞考試和教育,去談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要籠統去談,要不然,會有偏題的嫌疑。比如,父母應該關心孩子的狀態,考前多給他們減壓,孩子也要理解父母的期許,好好學習,用心考試,不讓父母過度操心。這樣談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談父母關心孩子,晚上還在陪伴著他,這就有點偏題了。

[作文立意]

1、如何看待考前焦慮?

2、高考中的親子關係。

3、家長,也請放下你的考前焦慮!

4、孩子,高考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作文素材]

1、隨著高考日益臨近,由於過重的學習負擔和過高的期望,有些同學的精神壓力、心理負擔會很重,出現心神不定,精神萎靡,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等現象,從而影響考試的正常發揮。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考試焦慮。

2、首先要正確認識考試焦慮。考試焦慮是一種正常現象,正像人們需要適當的壓力和動機一樣,適當的焦慮水平也是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所不可缺少的,焦慮水平和學習成績也呈倒“U”形關係。只有處於中等焦慮水平才能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只是焦慮過了頭,負面影響就多了,就有必要採取一些方法,給自己作一些調適。

3、如果我們對焦慮已經有了較為正確的認識,就沒有必要為此自尋煩惱,倒不如坦然地接受它。然後,自己再找個時間,認真分析一下導致自己過度焦慮的原因究竟是些什麼,不管怎樣,先把想到可能的原因都一一列舉出來,然後,再一一加以分析,你會發現,那些原來令你擔心從而焦慮的原因並沒有什麼可怕,你可以輕鬆地一一解決這些原因。經過這個過程,你會發現你的心理踏實多了。

4、過分焦慮主要因為複習準備不充分,所以考前一定要全面、充分地進行復習。具體來說,要根據自己各科的基礎和學習現狀,有策略地複習;並認清自己的學習風格,不要盲目與他人比較,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複習計劃。把老師和家長的期望和要求,當做是一種動力;把學校和社會對高考的宣傳,當做是一種鞭策;把別人對自己的關懷和體貼當做是一種支持。要使自己保持一種平靜之心、競爭之心和自信之心。

5、人生在路上,征程才剛剛開始,在此預祝所有今年參加高考的同學都能順順利利,邁向人生的另一個征程。

【作文點撥】

漫畫是一種具有強烈諷刺性或幽默性的繪畫。畫家從生活現象中取材,通過誇張、比喻、象徵、寓意等手法,表現為幽默、詼諧、辛辣的畫面,藉以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或事。以漫畫作話題的寫作訓練,要注意以下四個步驟:(1)讀懂畫意畫旨。拿到題後,首先就要仔細的讀圖,細心審閱,包括標題文字。(2)抓住形象特徵。抓住特徵,把握本質,就能找到寫作材料,順利地謀篇佈局。(3)聯繫生活實際,揣摩漫畫的畫中之話,話外之音。展開聯想和想像。聯想和想像不但可以獲得大量寫作材料,而且可以加深對畫旨的理解。(4)最後根據題目要求,議論畫面,綜合構思成文。寫作者必須確定適合自己閱歷和寫作能力的內容和文體,要揚長避短,一般適合寫成觀點鮮明的議論文,做到內容集中,注重辯證分析。

【佳作賞析】

家長,也請放下你的考前焦慮

有人想找朋友借一輛自行車,於是他就出發前往朋友家。走在路上,他就開始琢磨了,萬一他朋友不想借給他怎麼辦?一路上他一直都在想這個問題。這個人敲開了朋友家的門,他的朋友還沒來得及問明他的來意,就被他一拳打倒在地。他還很憤怒地叫道:“不就是一輛自行車嗎?你愛借不借!”

這個看似荒誕的故事,其實就是過度焦慮的產物。焦慮不僅會影響人的心情,還會影響人的思想及行為。

有位家長吐露過自己在孩子考前就非常焦慮:考試前夕,孩子總是複習到很晚。有時候孩子說要先睡一會兒,讓我凌晨兩點鐘叫他起來看書,我就從晚上一直坐到凌晨兩點,根本不敢睡。即使是定了鬧鐘,我也不敢睡,擔心鬧鐘不響,睡過了頭耽誤孩子看書。等孩子起來看書了,我又開始擔心他晚上學習會不會餓,明天早上能不能起來……

這就是家長考前焦慮的一種很典型的表現。對孩子格外殷勤和小心,說話不敢大聲,總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孩子學習考試。有的家長甚至恨不得代替孩子去考試。

家長如何緩解自己的考前焦慮呢?

內心降低對孩子期望值。因此家長要在內心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如果你希望孩子考第一,結果孩子考了第三,你就會覺得很失望。但是如果你只是要求孩子考到前三名,那麼孩子已經達成你的目標,自然皆大歡喜。而實際上無論是第一名還是第三名,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無疑都是優秀的。

看看自己。想想自己當年學習的時候,有沒有這麼努力過,是不是也會偶爾偷偷懶。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強求孩子。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句話:“我沒要求你年薪百萬,你憑什麼要求我考第一?”雖然這種觀點不一定對,但是作為家長,反過來想想,還是能自我寬慰一下。即使家長們拿不到年薪百萬,但也一定為自己現在所擁有的生活努力奮鬥著;同樣,即使孩子沒有考到第一,但是隻要孩子努力學習,就是好事,對於結果不要苛責。

平常心做平常事。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要將考試視為平常事。回到家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要回避“考試”這個字眼,也不要將“考試如何”整天掛在嘴邊。不要一反常態,不需要特意的小心翼翼或者對孩子噓寒問暖。考前家長的反應和表現,孩子是看得到、感受到的,任何反常的變化都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焦慮。

想要讓孩子擺脫考前焦慮的困擾,家長要先學會自己放下。

[作文結構]

例文先從一個故事開場,引人入勝,淺顯易懂,講了焦慮情緒對人的影響之大。“這個看似荒誕的故事,其實就是過度焦慮的產物。焦慮不僅會影響人的心情,還會影響人的思想及行為。”

接著用家長吐露自己的考前焦慮,舉例說明這是一種典型情況。由此引出後文對如何緩解家長考前焦慮的闡述。

作者從三個角度提出解決辦法。首先是“內心降低對孩子期望值”,然後“看看自己”,最後“平常心做平常事”。

文章結尾,作者重申觀點:想要讓孩子擺脫考前焦慮的困擾,家長要先學會自己放下。

全文首尾圓合,有現象,有思考,有解決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