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還是健康,美國面臨兩難選擇

(求關注)

面對新冠疫情,美國主流聲音是不能讓疫情影響了經濟的正常發展。當然這種觀點也引來了許多指責,但可能主流的觀點是對的。因為目前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經濟社會全面停擺是消滅病毒的最好方式,但是這樣的代價美國卻承擔不起。因為現在的美國在繁華之下掩蓋的是積蓄已久的矛盾,一旦經濟停擺,資金鍊條斷裂等待美國的將是一個可怕的後果。

一邊是可能讓美國面臨崩潰的危險。一邊是巨大的傷亡代價,美國正在面臨一個艱難的二選一。但這樣的選擇遲早都會到來,有誰敢說今天的美國不是1982年的蘇聯呢?

今天當我們回望歷史評價蘇聯的時候,不可避免的都會認為蘇聯只注重發展重工業而不重視輕工業,最終導致兩條腿一高一滴最終不穩定,巨大的身軀轟然倒塌。但今天的美國是不是也是這樣的?今天一說到美國我們就會想到美國的高科技企業。比如微軟,Facebook,谷歌等等高科技公司,但是美國的產業空心化嚴重,缺乏將高科技轉化為產品。我說的並不是那種軟件,而是實實在在的一些硬件。

高科技確實是美國的優勢,但巨量的資金保持美國的科技領先。這些領先卻不能換回真金白銀。而為了保持科技的領先,美國又不斷地需要將海量的資金砸進去,最終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些巨大的資金從哪裡來是美國政府要面臨的一個問題,而最終這種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在1982年,如果誰說不到十年蘇聯就會解體。那個人一定會被當成瘋子,今天我倒是很願意當一當這個瘋子。

無論如何見證歷史的時候又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