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菜地


媽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當年的外公雖是一個書生,但是家族在讀書方面還是比較重男輕女,男孩上學,女孩不上學,在家學家務。所以媽媽不識字,特別的勤勞,嫁給爸爸分了責任田,因為老家離一個小縣城比較近,所以家裡經濟收入主要是養豬和賣菜,爸媽種菜的技術也是槓槓的,我家的新鮮蔬菜一年四季就沒斷過,大白菜,白蘿蔔,萵筍,紅油菜,蒜苗,芹菜,辣椒,茄子,大蔥等等,好多好多,當年幼小的我和蔬菜還發生了一些趣事,有一年媽媽種的辣椒,長得有我人那麼高,碩果累累,辣椒樹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朝天椒,紅的、綠的都亮錚錚的,隔一段時間就要去把紅辣椒摘下來曬乾辣椒,有天媽媽說“有段時間沒去剪紅辣椒了,你去把紅的剪了。這兩天天氣好,剪回來,曬乾辣椒。”我走到地裡看到好大一片紅燦燦的,綠色的都看不見多少了,趕緊開始幹活,剛開始還沒什麼感覺,後來一個一個的剪,剪了好久啊,那片紅辣椒看著也沒少多少,因為人小脾氣也急,最後剪到我實在崩潰的時候,一屁股坐在那片辣椒樹上,壓倒了好多棵,發洩後,起來又繼續。還好他們的生命力還比較強,基本都沒死。過了幾天我媽到那片地幹活回來生氣的說,最近這山上的野狗太多了,野狗跑山把我的辣椒都壓倒好多。我聽了想笑又不敢說,只有憋著,這件事好多年過後我才告訴她,我媽聽了說當時以為肯定是野狗打架,才會倒那麼多,沒想到是我。還有一次是吃茄子,我們家那年的茄子長的特別大個、結的多,價格便宜,賣菜人家總都是吃那些不好賣的,結果我們家就天天吃茄子,每天都是我的小背篼去摘半背篼,最後實在吃夠了,給我媽說,“我們家上頓茄子,下頓茄子,我不要再吃茄子,吃夠了。”至今我對茄子仍然心有餘悸,一點都不感冒。到我上大學了,老家的人就給我爸說,“李大爺,你的菜扁擔挑出了個大學生是厲害!”後來畢業了,工作了,結婚了,爸媽也跟著我們先定居在一個長江邊的地級城市,江邊上那些老百姓開出來的土地,種著綠油油的蔬菜,媽媽每次看到菜地都滿臉的羨慕,我想當時哪怕有一平方給她,她也會拿著鋤頭去種點蔥蔥蒜苗,她還真的悄悄在我們小區偏僻的地方放了兩個花盆種上了蔥,不過後來不知道被誰給搬走了。

再後來我們搬到了省會城市,住在不太中心的地方,家的附近都有一些地是規劃了,但是還沒有建設成房子,看到周邊零星的空地、荒地就開始打聽,我媽就在周邊四處尋找,可以種菜的地方,小區裡面的大爺大媽們熟了就告訴她哪裡可以種地,哪裡可以去開荒地,媽媽是個開朗的人,不久她真的找到了幾塊地,有的是小區的大爺大媽們讓給他的,有的是她自己開荒的,有一次我帶著兒子跟著她一起在那個地上種菜,我打趣的說,“老媽,你知道這片地有多貴?你在這寸土寸金的地盤上種地,種菜,牛啊!”看著兒子也非常興奮的拿著小鋤頭在地上除草,我不禁想不管我們在城裡待多久,對土地的那種感情是永遠斷不了的。後來因為周邊不斷的建房子,媽媽也不斷的更換著種菜的地方,只要能種的,她都會去找,種的地其實不大,在農村來說,可能連半分都算不上,但是卻解決了我們一家很大的問題,我們家的素菜基本一年四季大部分不用買,而且經常跟她一起種地的那些大爺大媽們交流,她種的菜總比別人要好一些,我在想媽媽為什麼到城裡都快10年了,但是隻要給她一點土地,她就可以讓它變成種類齊全的菜園子,我覺得這也是媽媽的價值,她在城市裡的成就感。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在這裡買得起一個帶菜園子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