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就怕我們已是“金智英”,卻以為本該如此

我兒子出生後的那一年,每次睡覺,都預示著一場硬仗,尤其是晚上,幾乎一個多小時就醒一次。我常常在凌晨兩三點的時候,還抱著他在臥室裡一趟趟地走。那段日子,我心力交瘁。偶爾我跟孩子奶奶提起來,她說,

哪有養孩子不受點罪的呢。

那一次我才知道,原來在很多人,甚至很多女人的觀念裡,養孩子到幾近抑鬱的狀態是女人本來就應該承受的事情。

現在想想年少的許多事,在那時都被下了“本該如此”的魔咒,讓女人逃脫不得,甚至還會將這種“本該如此"的思想作為"傳承"滲透到下一輩的女孩子身上。

小的時候,家裡蓋房子、種地等常常請村裡的叔叔大爺來幫忙,幹完活也一定會邀請他們中午留下吃飯。那時候,我媽會稍微早一會兒從地裡回來,忙活半天整出一桌子的美味佳餚。然後,就看著我爸和那些叔叔在正桌上把酒言歡。我媽領著我和我姐在廚房的灶臺上吃著專門留出來的各類飯菜。我當時常常想,我最喜歡吃的菜沒有留出來,希望叔叔們少吃點,這樣他們走了以後我就可以吃剩下的了。

那時候,我以為,這"本該如此"。

我們常被教導,"女孩兒要有女孩子的樣子","現在不學著做家務,將來結婚了等著你婆婆說你吧"……

我們長大點,去買衛生巾,老闆會特別貼心地給用黑色的塑料袋裝上。

農村的女孩,尤其是那些沒上過幾年學,早早下來工作的女孩,一旦結了婚,有很多姑娘就直接不工作了,她們要幹什麼呢?她們要專心等著生孩子了。

……

那些時候,我們都覺得生活"本該如此"。

我們見多了這種"本該如此",當看到或者意識到這種事情是多麼不合理的時候,才如夢方醒。傳統、過去的文化在一輩輩人的身上烙下了這麼深、這麼痛的印記,以至於讓她們忘了自己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所以,當我看到《82年生的金智英》時,我覺得那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一個女孩。她經歷的事情還是會每天週而復始地在我們身邊上演,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這種不平等,開始覺得並不是"本該如此"。

《82年生的金智英》:就怕我們已是“金智英”,卻以為本該如此


《82年生的金智英》的作者趙南柱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想到它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反響,這本有點"流水賬"式的小說,用最普通而又平凡的語言,勾勒出一個女性金智英從小到大所經歷過的"女性生活"。當我們看這本小說的時候,看到其中的種種情節的時候,忍不住會說,"沒錯,我也被這樣對待過"。而說出了眾多女性的心聲,或許就是這本現象級圖書暢銷的原因吧。

金智英出生在一個公務員家庭,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在奶奶持續的要孫子的"美好"願望下,金智英其實還失去了一個未曾見過這個世界的妹妹。所有的好東西都是先給弟弟,金智英只能和姐姐睡一張床。上學校的時候被同桌霸凌,老師會說"那是因為他喜歡你啊";步入職場面試,會被問關於性騷擾的問題;及至真正開始工作了,也會因為是女性,早晚要結婚生孩子離開公司,而被安排幹那些比較沉重的工作;結婚後要被催著生小孩,照顧孩子就無法去上班。以致於金智英已經出現了間歇性的人格分裂,需要求助心理醫生。

所有因為性別所帶來的困擾,金智英都選擇了隱忍,因為不這樣做,她就會沒有工作,失去生活。金智英是痛苦的,但她也是進步的,因為她自始至終都能夠意識到,事情不是"本該如此"。

《82年生的金智英》:就怕我們已是“金智英”,卻以為本該如此

作者趙南柱

趙南柱說,她寫這個故事起源於2014年韓國的"媽蟲"事件。在韓國的網絡中,人們會在不喜歡的事物後面加個"蟲"字來表達厭惡之情,"媽蟲"的出現,代表對女性的厭惡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到最後逐漸發酵成了社會問題,而這也促使趙南柱寫成了這本書。作者在書中並沒有打算為金智英尋求一個解決的方向,因為這本書是2015年寫成的,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她還看不到方向在哪裡。她只是希望通過陳述,來引起社會對女性的重視。

《82年生的金智英》在2019年時已經被翻拍成了電影,擴大了這本書的影響力,或許得益於社會的進步,在電影中金智英身邊的人開始去理解她、幫助她,而她自己也找到了寫作這條能夠實現自身價值的道路。相比於書中的開放式結局,我們從電影中看到了更多希望。


《82年生的金智英》:就怕我們已是“金智英”,卻以為本該如此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海報


其實就跟電影中的金智英最終的選擇一樣,與其坐等著這個社會的風氣發生突然的轉變,還不如自己行動起來,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而現實中,早已經有人行動了起來,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2019年12月8日,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控告時任東京廣播公司華盛頓分社社長的山口敬之性侵案,歷時4年之後,終於獲得勝訴。伊藤詩織曾將自己的遭遇寫成紀實作《黑箱》還拍攝了紀錄片《日本之恥》,在國內外引發了巨大反響。而她本人也成為日本MeToo運動的代表人物。


《82年生的金智英》:就怕我們已是“金智英”,卻以為本該如此

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例,告訴我們女性能夠發聲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哪怕對手是權勢遠超自己的人。

她告訴我們,權勢不能成為性侵的幫兇。要忍氣吞聲地生活嗎,我們並非"本該如此"。

記得張泉靈在接受一個採訪,被問道"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時,她直言:"我明確告訴你,我討厭這個問題,我認為女性企業家不需要承擔這種壓力"。在整個大社會背景下,女性職業者總被問及,如果投身於事業那你的生活怎麼辦?就好像女人天生就應該圍著鍋臺轉。張泉靈用自己的行動告訴那些猜測者,也告訴眾多女性同胞,我們並非"本該如此"。

《82年生的金智英》:就怕我們已是“金智英”,卻以為本該如此

張泉靈


現在社會的進步已經給了女性很多發展的方向。我看到很多全職媽媽在家裡通過自媒體成就了自己的另一份職業,就像電影中的金智英選擇在家中寫作一樣,有的媽媽成為了育兒專家,有的媽媽成為了微商代理。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她們都發掘出了自我的價值。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泥沼中稍稍脫身。我們可以努力向前邁進一小步,就從意識到我們並非"本該如此"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