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第一女老生”玩起脫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京劇第一女老生”玩起脫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京劇

居然能做脫口秀?想要傳播京劇、振興京劇的人很多,但此前卻沒有人想到用這個方式來推廣京劇。3月27日,愛奇藝播出第一檔京劇脫口秀《瑜你臺上見》。每週五、週日,王珮瑜“瑜老闆”會和觀眾在臺上嘮三十分鐘左右,梨園掌故,戲曲常識,臺前幕後的規矩,她信手拈來便能講得逸趣橫生,讓完全不懂京劇的小白也能聽得津津有味。

為什麼是王珮瑜帶來了第一檔京劇脫口秀?

最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她說——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京劇的,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

1

有天賦

15歲替梅蘭芳之女“救場”

王珮瑜,上海京劇院餘派老生,新中國成立後戲曲院校培養的第一個女老生,粉絲叫她“瑜老闆”,粉絲自稱“多寶魚”。

在京劇界王珮瑜屬於天賦型選手。

身為蘇州人的她,從小學的是評彈,9歲就以一曲《木蘭辭》獲得蘇州評彈藝術節一等獎,並代表江浙閩三省赴北京參加故事大賽。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11歲,被喜愛京劇的舅舅帶進了京劇行,學的是老旦;13歲就一一出《釣金龜》獲得江蘇省“五一杯”老旦獎;14歲考入上海市戲曲學校專攻老生行當,師從王思及老師。

雖然入行晚,但王珮瑜成長得快。15歲那年,演員程之為紀念父親、京劇名票程君謀,邀來梅葆玥、梅葆玖、尚長榮等京劇名家同臺演出。但演出前, 梅葆玥突然失聲無法演出,偶然聽過王珮瑜演唱《文昭關》的程之叫她來“救場”。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演出前,梅葆玖看見王珮瑜就越看越喜歡,看她的額頭、鼻子、人中……越看越覺得是塊唱京劇的好料。演出結束後,梅葆玖更是喜歡得緊了,“你怎麼唱得這麼好?”這樣一來,藉著玖爺的口,北京戲曲行裡也都知道上海戲校有個叫王珮瑜的孩子唱得特別好,很像孟小冬。

如今的譚派掌門人譚元壽1947年曾經在現場看過孟小冬告別演出《搜孤救孤》。17歲的王珮瑜進京演出時,譚元壽看了她的《文昭關》,直呼:“這不是一個活脫脫的孟小冬嗎?”隨即提出,要陪這個孩子演戲。他選了《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王珮瑜演前兩折,自己“蹲底”演《斬馬謖》。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梅、譚都是梨園名門,但卻不遺餘力地提攜一位沒有任何背景的晚生後輩,可見王珮瑜在他們眼裡是多麼難得的一棵好苗子,有了前輩的加持,“小冬皇”的叫法自然就叫開了。

後來,她為電影《梅蘭芳》中章子怡飾演的孟小冬配唱段,而梅葆玖為黎明飾演的梅蘭芳配唱,也算是讓王珮瑜和孟小冬之間建立起一種奇妙的連接。

2

不安分

不走尋常路的角兒

多少年後,王珮瑜向前輩們證明了自己不負所托,成長為他們期望中的好演員,成為名副其實的角兒。

按理說,角兒把戲唱好了就是根本。但剛進上海京劇院一年多,25歲就當上副團長的王珮瑜卻不走尋常路。26歲跳出體制,創立自己的個人工作室,以實現演劇理想。以前的名角兒挑班唱戲的確自在,但身上的擔子也重,可順風順水的王珮瑜哪看得到自在背後的不自在,直到生活告訴了她這一切。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一年多後,在社會上屢屢碰壁的她,重回京劇院。

但她也並沒有規規矩矩的只是唱戲,而是接過劇院京劇普及的工作,開始尋找那些“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人”,隨後還推出了“瑜樂京劇課”。

在傳統意識濃厚的梨園行,王珮瑜顯得有些另類,聽過她的講座你會奇怪她怎麼一點不像唱京劇的,她講的深入淺出,一定不會簡單直給,她總是風趣幽默體貼細緻,講道理一定講得你心服口服。對於京劇很多人不感冒,可以說那是因為他還沒有聽過王珮瑜講京劇。

做京劇的推廣、普及時,她依然“不安分”。說京劇的音樂時,她會說:

其實,京劇板式中有許多和現代音樂相似的元素,比如流水很像說唱R&B,散板、搖板類似爵士樂。

在講解京劇韻白時,她會用《丟手絹》來舉例:

“丟手絹,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邊”這是荀派;“大家不要告訴他”這是程派;“不要不要告訴他”這是馬派。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王珮瑜京劇清音會”是她近幾年來一直堅持的一種演出形式,同時也是一種推廣京劇的方法。清音會的概念來源於清末民初的“清音桌”,是當時一些京劇名家和名票的獨特演出方式,演員清唱、不扮戲、不著戲服、依現場情況定製戲碼。王珮瑜和她的團隊則重新將絕跡於舞臺的“清音桌”,以當代的審美呈現加以展示。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而她的清音會還嘗試過吉他伴奏京劇,最近又加上了彈幕、直播功能。有了彈幕,每位觀眾都能現場反饋自己對京劇和現場演出的感受。現場還有一臺攝像機的視角直播戲曲演員的化妝、扮戲、服裝、道具等可視性內容,讓觀眾在一個環境感受多個空間的內容。

與其說王珮瑜是個京劇演員,不如說她更像是個文化人,她從文化的角度和層次去解讀京劇,因此呈現給大眾的知識也更具文化含量。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在《魯豫有約》的訪談裡,攝像機照到了她的書櫃,裡面有整整一套李敖全集。她說,李敖的作品曾經給了她很大啟發。看到這些書你就會明白,她的與眾不同來自更為開闊的視野。

3

敢打臉

用智慧駕馭“雙刃劍”

王珮瑜在2016年的訪談中稱自己的粉絲都是18到45歲的人,但現在看到這段視頻時,就會有許多彈幕彈出,有的粉絲表示自己只有15歲。

粉絲越來越多,覆蓋群體越來越大,這兩年王珮瑜紅得出圈得益於2017年開始參加了大量熱門綜藝,比如《吐槽大會》、《天天向上》《跨界歌王》、《朗讀者》、《國家寶藏》、《奇葩大會》《歌手》等。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在前幾年的訪談中,王珮瑜曾提到要和娛樂保持距離,不能太紅,有人會覺得如今的她是“啪啪打臉”。

顯然,王珮瑜並不怕打臉。今天的她會說:

上綜藝也是個雙刃劍,但什麼不是雙刃劍呢?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能推廣京劇我就會去做。我要想辦法走到一個相對顯眼的位置,但是又不要被名利所累,這是一個需要智慧的事。

其實,若不是有文化,有智慧,一個京劇演員怎麼能夠同時在這麼多截然不同的綜藝上游刃有餘,還都能宣傳京劇?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奇葩大會》播的那天是除夕夜,播完就發現微博瞬間漲了很多粉絲。本來是7萬多,一下子就漲到10萬,如今她的微博粉絲已有159萬。同時,粉絲的轉化率也很高,她的演出票如今是越來越難買了,一開票就基本售罄。

讓王珮瑜比較頭疼的是,新增的粉絲往往不太懂京劇,而是著迷於她這個人,“他們對你很好,演出也會來,但他們不會叫好。”這些粉絲不是不想叫好,而是不知道該如何叫好, 並不知道王珮瑜的演出好在哪裡。“譚鑫培、梅蘭芳這些大師,大概不會想到現在我還要培養觀眾叫好,你說我苦不苦?”嗯,這就是新時代偶像獨有的苦惱。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如今,她最重要的任務大概就是如何讓這些喜歡自己的人去喜歡京劇,也就有了這檔脫口秀《瑜你臺上見》。

上了這麼多綜藝,還要做脫口秀,自然會被圈裡人說不務正業,也有以前喜歡她的戲迷說“王珮瑜唱得不行了”,但王珮瑜說:

我們做事業的,就是要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就不容易被一些情緒干擾。來不及憂傷、喜悅,就是做!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 END -

▼藝綻熱門閱讀文章▼

懷念!這個脾氣像炸藥桶一樣的“電影界莎士比亞”

一個叫文那的女孩,用她神奇的畫筆驚豔了世界

周迅首部網劇遭低分差評,又是被翻拍劇“原罪”連累?

放棄留學去大山裡支教,這位最美90後帶給6萬孩子一束光

一個叫文那的女孩,用她神奇的畫筆驚豔了世界

本期監製:李紅豔

“京剧第一女老生”玩起脱口秀,她是有多不安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