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火市場上的經典宰人案例,印度被坑慘了

眾所周知,印度一直擁有一個稱霸印度洋的海軍夢。在20世紀50年代,印度海軍曾從歐洲購買了英國皇家海軍“莊嚴級”航母的其中一艘“大力神號”,加入印度海軍後印度將其改名為維克蘭特號(沒錯,和印度海軍目前見到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同名),並在20世紀70年代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在印度海軍爭奪制海權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世紀80年代印度又從英國購買了“半人馬座級”航母競技神號,加入印度海軍後被命名為維拉特號。從此印度海軍便擁有了兩艘航母,進入印度版的“雙航母時代”。

國際軍火市場上的經典宰人案例,印度被坑慘了

印度海軍維克拉馬蒂亞號

不過在世紀之交,印度海軍購置的第一艘航母維克蘭特號宣佈退役。而僅憑剩下的一艘航母維拉特號難以維繫印度在印度洋上的戰略優勢。印度軍方看遍全世界軍火市場,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有大量退下來的裝備吸引了印度的注意,T-90系列坦克、蘇-30MKI、BMP系列裝甲車、米格-29UP系列、基洛級877EMK型號潛艇等一大批先進的蘇式裝備都是從俄羅斯那裡淘換來的。

國際軍火市場上的經典宰人案例,印度被坑慘了

蘇-30MKI

這一次印度又盯上了俄羅斯海軍於1995年退役的基輔級系列航母。令印度沒想到的是,1998年俄羅斯總理在訪問印度的時候竟然主動提出將基輔級航母中的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免費贈予印度的意向,印度方面對此大喜過望。2000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印度期間正式就這一問題達成共識,但是有一個附加條件,俄羅斯方面說:航母是免費贈給你的,但是航母的後期修理改裝和升級是需要付費的,另外航母的艦載機也需要搭配俄式戰機,這也是需要付費的。雙方在這一問題上扯皮了很久,直到2004年,估計是印度是想通了,白賺一艘航母頂多再加一些改裝費這買賣也賺了,印度才下定決心雙方正式簽訂合約。

國際軍火市場上的經典宰人案例,印度被坑慘了

俄總統普京與印度前總理辛格

不過國際二手武器的交易可不像現在58同城二手車交易那樣貨真價實、明碼標價。雖然當時俄羅斯和印度簽訂的合同價格為16億美元,包括8.7億美元的修理改裝費和7.3億美元的米格-29K艦載機購買費用。這個價格印度方面覺得還是比較划算的,不過印度還是高興的太早了,在航母后續的改裝和升級過程中,俄羅斯方面聲稱航母的升級改裝的困難和成本超出成本,不斷向印度方面加價,最後航母的改裝成本達到了23億美元。另外在米格29-K艦載機方面也不太順利,印度感覺僅僅16架米格-29K艦載機難以滿足印度航母的作戰需求,隨後又與俄方進行了長時間的扯皮,最後又以15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30架米格-29K。

國際軍火市場上的經典宰人案例,印度被坑慘了

米格-29K著艦

到了2012年,本應到了雙方約定的航母交付時間,結果在一次海試過程中航母的鍋爐發生爆炸,這艘航母只得再次進入船塢進行大修,印度方面又為此掏了不少錢。

國際軍火市場上的經典宰人案例,印度被坑慘了

印度神奇的閱兵式

直到2013年,經過來來回回將近十年的試驗改裝,“戈爾科夫海軍上將號”終於加入印度海軍,被重新命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俄羅斯通過這筆生意宰了印度方面近46億美元,要知道造一艘比基輔級航母先進的多的美軍現役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平均每艘造價才35億美元,建造時間僅為5到7年,況且還是一艘全新航母。印度在此次生意中做了一個冤大頭,用比造一艘全新航母還要多的錢和時間去買了一艘二手航母,成為了國際軍火市場上的“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