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團選秀變詩朗誦現場,沒實力只能靠臉皮厚,娛樂圈底線再被刷新

一、

新的偶像選秀節目又開始了。在中國,上上一個點爆話題的是蔡徐坤和偶像練習生,上一個點爆話題的是楊超越和創造101。造星運動如火如荼,唯一不變的是爭議。

在《偶像練習生》第一次出場的蔡徐坤,穿一件鏤空背心,東北老孃們大絨衣,彈幕裡都是“好娘”,“嘔”之類的話。

女團選秀變詩朗誦現場,沒實力只能靠臉皮厚,娛樂圈底線再被刷新

蔡徐坤

舞蹈則過於“風騷”,為直男和部分直女不能接受。成團之後,在舞臺上,他經常跳到盡興處,發起瘋來,隨便走位,舞姿浮誇。標誌性舞蹈動作是“摸襠”,這一邁克爾傑克遜首創的經典舞姿,被他演繹地非常低俗,毫無美感,僅能被視作當場手淫。《偶像練習生》的韓國原版裡也有一位用摸襠動作撩撥無數少女心的偶像——姜丹尼爾,但姜丹尼爾的演繹將男性的性感和陽剛表現地淋漓盡致。兩相對比,更顯得蔡徐坤的舞蹈不堪入目。

蔡徐坤給選秀舞臺帶來的僅僅是審美突破,而楊超越給選秀舞臺帶來的則是定義突破。既然是“偶像”選秀,唱跳總得會吧。超越妹妹告訴你,不要這麼自信。不會唱,不會跳,照樣能當“明星”。在以前,會唱會跳,各方面全面發展,樣樣精通,才能被稱作偶像。後楊超越時代,則變成了不會唱,不會跳,幹啥啥不行,樣樣不通,只能去作偶像。

有一次,看超越妹妹哭著唱一首勵志歌曲。本來很悲壯,但看起來莫名好笑。跑調跑到沒眼,公鴨嗓到讓公鴨都得喊“失敬失敬”。

女團選秀變詩朗誦現場,沒實力只能靠臉皮厚,娛樂圈底線再被刷新

楊超越

以前的偶像是激勵普通人前進的世俗之神。如今,偶像只能算方面教材,激勵就算了,只能助長“白日夢”:這樣都能作偶像,我以後混的不行,大不了去當偶像嘛。臉不行,不是還有整容一條路嘛。

今年,選秀又來了。底線還是一如既往地被拉低。

不會唱不會跳的妹子嫩牛五方,呸,秦牛正威,沒什麼好展示的,自覺為大家貢獻了一場詩朗誦,開啟女團新定義。網友大呼,以前女團有“singer”,“dancer”,沒想到還有“reader”。

當導師問還有什麼要展示的,秦牛正威展示了賣萌舞,宛如幼兒園文藝匯演,讓人尷尬到頭掉。

當被後期採訪問到,為什麼知道跳得不好,還要跳。

女團選秀變詩朗誦現場,沒實力只能靠臉皮厚,娛樂圈底線再被刷新

秦牛正威

她說,“雖自己然肢體比較僵硬,但覺得這是個態度問題。既然這是一個唱跳的舞臺,那還是希望能展示唱跳。”

大姐,你知道是唱跳的舞臺,不會唱不會跳,能不來嗎,能不詩朗誦嗎,能尊重一下舞臺嗎,能尊重一下觀眾嗎。

不過,不得不不承認,時代變了。有的人討厭,卻也有一大批人喜歡。喜歡的和討厭的,相互爭吵,帶來了無數流量。觀眾的衝突,實際上是對“偶像”一詞的不同理解,有人還在意“偶像”的專業性,有人卻只關注“偶像”的娛樂性。

二、

什麼都不會的人或者低俗,浮誇,好像成了新一代偶像的標籤。大家對他們的專業性要求似乎越來越低。長張好臉,或者有能夠營銷的亮點,包裝包裝,都能大紅大紫。

對還恪守舊傳統的人來說,這真讓人不適應。這個時代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娛樂至死到沒有追求,粗製濫造的地步了?

女團選秀變詩朗誦現場,沒實力只能靠臉皮厚,娛樂圈底線再被刷新

碎片化時代,到處都是信息垃圾

有一個詞叫“無聊經濟”。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搶佔人的每一刻無聊時間。以前,有空閒的時候,只能發呆,如今抖音、快手、各種app都被開發出來,讓人爭分奪秒地利用時間,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用來學習能夠引起思考的東西,那未免也太累了。鹹魚只想娛樂,網絡社會幫人發掘了大量的時間富礦,宛如美國的頁岩油革命,技術革新把那些微小的以前難以開發的東西開發出來,集聚起來。

做什麼?娛樂。

“偶像”不再是專業“唱跳人”,而是最富娛樂精神的明星。誰能創造話題,塞滿茶餘飯後的時間,誰就是新時代的流量王者。

於是,楊超越不能唱、不能跳,這在專業的時代裡是個缺點,在娛樂的時代裡卻是個噱頭。

蔡徐坤唱有爭議,跳有爭議,但不妨礙喜愛他的人和討厭他的人,一起通過討論他來浪費時間。

秦牛正威,詩朗誦,也是一樣的,新的噱頭,新的炒作,新的話題,也必然會帶來新的流量。

只要臉皮厚,人人能稱王的時代。是專業性損失的時代,可能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這是我們的社會應該警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