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喋血戰士》,過時的品味除外

電影《喋血戰士》改編自1992年勇士漫畫公司旗下的同名超級英雄漫畫,在漫威DC兩大美漫巨頭瓜分影視市場的今天,小眾漫畫公司也有“擁有屬於我的天”的野心。2018年被《鋼鐵俠3》《環形使者》製作公司DMG傳媒買下的勇士漫畫同樣有挑戰行業大佬的野心,也同樣沒避開東施效顰的尷尬,《喋血戰士》也沒例外。對於這部電影來說,它的一切幽默和創新都顯然還停留在90年代,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裡,這種守舊是非與否,可能真得留給觀眾見仁見智了。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喋血戰士》,過時的品味除外


最起碼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喋血戰士》是失敗的。在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的背景下倉促上映,令僅上映沒幾天的電影就轉向了在線流媒體平臺,天時地利人和全線崩潰。儘管你可以說這樣一部B級科幻片不可能有多少成為賣座爆款的野心,但是4500萬美元的投資還是值得讓觀眾和評論者為不到3000萬美元的全球總票房感到遺憾。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喋血戰士》,過時的品味除外


最起碼剛開始,觀眾對《喋血戰士》的期待並非空穴來風的,也並非來自於相對冷門的漫畫原著本身——電影籌劃階段的主創為《王牌特工》系列導演馬修·沃恩和《疾速追殺》系列導演大衛·雷奇,近十年來在好萊塢叱吒風雲的兩隊人馬齊聚《喋血戰士》這部冷門漫畫,本該是如虎添翼,只可惜最後因為種種原因不得已成形,改由《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集《桑尼的優勢》動畫導演戴夫·威爾遜接棒。於是不難看出,這部PG-13級的B級動作片中既充斥著腦洞大開——開著麵粉車自殺式撞擊、華麗硬核的動作編排——張牙舞爪如同機械毒液,也沒少得了導演賴以成名的電子遊戲視效風格,尤其是CG模擬的遠程對話,先後兩組主創的優勢融合讓高概念的背景框架在真金白銀的特效堆砌下足夠給觀眾帶來不小的震撼。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喋血戰士》,過時的品味除外


當然“瑜不掩瑕”,儘管漫畫和電影裡沒有人可以阻擋喋血戰士,但是稀爛的票房成績和血崩的觀眾反饋還是證明了電影之外的世界上確實有一樣東西可以阻止《喋血戰士》——那就是《喋血戰士》的劇本。漫畫原著作者傑夫·瓦德洛和埃裡克·海塞勒的劇本固然有些令人費解得過時,但是導演有樣學樣、純粹地守舊繼承就顯得有些暴露出動畫短片導演對於電影長片控制力的不足——我們看到的喋血戰士實在有夠無聊。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喋血戰士》,過時的品味除外


喋血戰士是誰?他是意外喪生的特種士兵,被瘋狂科學家改造成為了紅眼睛、白皮膚的機器戰士,擁有了優於常人的力量、敏捷和速度。沒錯,他就是機械戰警喋血戰士。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喋血戰士》,過時的品味除外


喋血戰士是誰?他擁有家破人亡的慘痛經歷,在劫後重生後化身無數槍炮傍身的殺戮機器,成為最無情的完美刺客,對人類的生命和附帶性破壞沒有一絲顧忌。沒錯,他就是懲罰者喋血戰士。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喋血戰士》,過時的品味除外


喋血戰士是誰?他的血液中有數以億計的納米級機器人“納尼特”,不論受到任何傷害都會瞬間為他修補傷口(頭髮以外)。沒錯,他就是死侍喋血戰士。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喋血戰士》,過時的品味除外


他是鋼骨、終結者T800、《阿麗塔》、《毒液》、《升級》……喋血戰士。沒錯,創作於1992年的喋血戰士人設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過於老派了,一個本身就靈感來源於錄像帶科幻電影的時代產物,難以在近30年後的今天再掀起多大轟動——所謂高概念的記憶移植梗早在《月球》《遺落戰境》《銀翼殺手2049》……演過一遍又一遍,又怎麼能要求觀眾為這種懶惰的高概念時間剝削買單呢?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喋血戰士》,過時的品味除外


當然坦率地講,鍋也不能只甩給過時的故事,範·迪塞爾的演出同樣把電影拖入了萬劫不復。作為在21世紀領銜無數IP系列電影的動作明星,範·迪塞爾除了《速度與激情》系列以外幾乎可以算是全線撲街。《最後的巫師獵人》、《極限特工》、《星際傳奇》幾部下來,當範·迪塞爾真的因為沉迷於漫畫世界而把自己當成人形格魯特,面無表情乾巴巴耍酷的同時,他還會想到自己剛剛踏進好萊塢時曾經可是被斯皮爾伯格看重的獨立電影製作人嗎?就算不給我們漫畫書裡把日本國旗印在胸前的cult殺神,最起碼也不能是一隻臉上寫滿了恰飯的白胖吳克吧。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喋血戰士》,過時的品味除外


主角不給力,配角當然更沒戲了。好不容易等來愛莎·岡薩雷斯接演新片,等來的就是一個比花瓶更花瓶的角色——你能想到她費勁巴拉介紹的呼吸系統改裝只為服務不到十秒的潛入劇情?太久沒有見到的蓋·皮爾斯又完成了一次《鋼鐵俠3》的克隆角色——反正你們文化人有了超能力就學壞!後面那些低配“阿麗塔”就更不用說了,章魚博士泉下有知不知道會笑還是會搖頭。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喋血戰士》,過時的品味除外


好吧,雖然《喋血戰士》的槽點數不勝數,但是同它的票房大暴死相比,它仍然值得B級動作片愛好者在上面殺殺時間——最起碼你會像看2017年的《新木乃伊》一樣,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