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視角:5G技術如何真正改變生活?其實不少人都存在誤解

導語:目前,大家對於5G網絡應該不陌生。但是,對於“5G如何改變我們未來生活”這個問題,我們似乎是一知半解。如今,“5G將會催生VR、大視頻、物聯網、自動駕駛、雲遊戲等”言論絡繹不絕,甚至妖魔化5G將會產生巨大社會改變。且不論這些最終能否實現,但問問自己,我們日常生活真的很需要這些嗎?

全新視角:5G技術如何真正改變生活?其實不少人都存在誤解

單純從技術預測的角度來說,5G的大寬帶、低時延、大連接的確有助於VR、大視頻、物聯網等落地生根。但是,這只是預測出了未來的技術,卻並不能說明5G會創造出何種未來生活。這時候,有人或許要問,預測了技術的未來,難道不就等於能夠預測未來嗎?

其實,還真不是!原因很簡單,先進的技術很多,但是最終改變我們生活的技術其實真的不多。

“預測技術”≠“預測未來”

1993年,美國AT&T電信公司曾經拍攝了一段廣為流傳的傳媒廣告“你的未來”,旨在描述遙遠的未來。廣告裡有車載GPS、平板電腦、網絡會議、點播視頻等,其中有一句“你有沒有嘗試不帶地圖走遍美國?這是屬於你的未來,而誰能帶給你未來?AT&T!”的宣傳語。

全新視角:5G技術如何真正改變生活?其實不少人都存在誤解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感覺AT&T似乎擁有一個可以預測未來的水晶球。但是,儘管AT&T絲毫不差地預測到了未來的技術,但其它並沒有將這其中的任何一項帶到我們的生活。只能說AT&T非常擅長預測技術最終的用武之地,但是對於預測未來方面就表現得一塌糊塗。

這裡涉及到一個問題,如何把握時機並將未來為自己所用!

從AT&T這個例子,我們也能看出,預測技術相對容易。但是我們足足等了將近20年,才看到有實際的行動來支持這些技術的廣泛運用。有人認為出現這種問題是因為技術發展水平還不夠成熟,但是從“1993年發行的蘋果牛頓掌上電腦(Newton PD A)最終難逃夭折”的事實可以看出,技術還真不應該為這種問題而買單。

即使AT&T預測的技術在當時推出,很有可能和蘋果牛頓掌上電腦是一樣的結局。

全新視角:5G技術如何真正改變生活?其實不少人都存在誤解

技術是實實在在、確定無疑而且可預測。在過去這幾十年中,技術發展的道路基本上是完全遵循摩爾定律。即使到現在,摩爾定律對於存儲能力、計算成本以及功率等的預測都是非常準確。我們目前還並沒有迎來“物理極限”的時刻,單位硅片上還是可以繼續增加晶體管,存儲空間仍然還是是有效。

真到極限時刻,現有的計算理論或許都會被打破。但到目前,我們還是能夠清晰預測未來技術的發展,包括5G、6G甚至是nG。可是,我們還是不能很好做好預測未來新技術的新應用。根本原因,在於我們目前還不知道如何預測用戶需求以及創造出新的需求。

比如說,5G能夠解決VR因網絡延時而帶來的眩暈問題,但是“未來添加VR功能的手機會是主流嗎?”、“VR除了遊戲還能帶給我們那些新的用戶內容體驗?”等諸如此類問題,我們目前都是沒有辦法去預測。這類問題,按照我們目前大數據、小數據的數據分析方法是根本找不出答案。

因為,我們對未來技術背後的行為是缺乏認知的!

4G時代,我們並沒有成功預測到什麼?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發布了3張4G牌照,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4G商用元年。同樣,面對全新的4G網絡新技術,很多人開始預測4G時代,將會帶給我們生活那些變化。為此,我將搜索時間設定在2013年到2014年。

全新視角:5G技術如何真正改變生活?其實不少人都存在誤解

結果發現,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下載一部1G大小的電影只需要3分鐘”、“今後,物聯網、智能家居、雲遊戲、高清視頻、3D導航等都將在4G時代大放光彩”、“3G與4G將會長期並駕前驅”。

看到這些,大家是不是感到眼熟,幾乎和目前5G時代的預測幾乎是異曲同工,唯一可能的區別就是視頻更加清晰、雲端遊戲更加逼真、物聯網連接更為廣泛。

通過百度指數搜索搜索2013年到2020年間“4G、高清視頻、物聯網、智能家居、5G”關鍵詞的搜索指數,我們會發現,除了4G、5G這兩個關鍵詞出現了較大的熱度,其他關鍵詞均表現平平。足可見,高清視頻、物聯網、智能家居、雲遊戲這些概念並不是5G時代專有。4G時代來臨前,它們早已出現。

全新視角:5G技術如何真正改變生活?其實不少人都存在誤解

可是,物聯網、雲遊戲、高清視頻這些並沒有真正意義上成為4G時代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關鍵利器。反而是,微信、支付寶、抖音、滴滴這類應用軟件真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這時需要我們反思,之前預測的應用場景,為什麼在4G時代並沒有火起來?我認為主要是技術有瓶頸非必需兩個方面的原因。

技術有瓶頸是因為4G只是解決了帶寬網速問題,但應用的智能化水平不夠,還是停留在自動化水平。例如智能開燈策略很難確定,即使到現在,也依然無法很好解決何時何種場景下智能開燈。而且,物聯網、智能家居產品的軟硬件標準眾多不統一,大範圍推廣自然是困難重重。

非必需則是說這些應用並沒有真正觸及到我們的衣食住行中的痛點。比如,智能開燈並沒有比手動開燈多很多吸引力,4K高清視頻的逐步出現也不意味著720P和1080P的視頻就無法接受。但是,微信解決了人與人鏈接的現實需求、支付寶解決人購買商品的現實需求,抖音解決了人獲取消息的現實需求,滴滴解決了人出行的現實需求。

全新視角:5G技術如何真正改變生活?其實不少人都存在誤解

當然,這些應用沒有4G技術的支持,是不可能應運而生。反之,也正是因為這些應用的大規模爆發,才促使4G技術的發展更加成熟、穩定和可靠。因此,技術的發展必定是與解決用戶實際需求相輔相成。

4G時代如此,5G時代同樣如此!那麼,5G時代,我們又能預測到什麼?

未來5G時代,我們又能預測到什麼?

4G時代,沒有打開的物聯網、智能家居等市場,5G時代真的就能蓬勃發展?我想未必!

4G網絡,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都可以用“一部手機”搞定,但是並有真正意義上創造出新的需求。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可以看出,2012到2013年,中國網絡對各種互聯網應用的使用和現在基本一致,甚至是沒有差別。足可見,很多4G時代的互聯網應用其實在3G時代已經開始流行。

全新視角:5G技術如何真正改變生活?其實不少人都存在誤解

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唯一的區別在於,4G時代將人們從不太普及的桌面電腦時代帶來了人手一部的手機移動互聯網時代,促使中國互聯網網民數量和互聯網滲透率快速增長,致使很多互聯網應用在4G時代得到井噴式爆發。

因此,我認為4G時代繁榮的核心原因在於移動互聯網的爆發促使很多互聯網應用得到普及,使得一些弱需求變成一種強需求,比如社交需求、網購需求。比這3G快10多倍的4G網速進一步促使互聯網應用下載、運行的用戶體驗更佳,進一步加劇互聯網應用的流行程度。

也正是因為這種流行,才產生了4G時代特有的移動社交、移動支付、移動位置等。

總結起來,4G時代的繁榮核心在於人們接觸互聯網的載體發生變化,導致中國網民數量急劇擴張,致使一些3G時代已經存在、用戶體驗更好的應用需求得到快速擴張,從而真正意義上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

反觀5G時代,我們又能夠預測什麼?

鑑於未來我國人口不太可能會出現暴增,人手一部的手機致使我國網民數量幾乎接近飽和,“流量催生新發展”的模式幾乎不可能。因此,想要分析預測5G網絡如何改變生活,我認為應該從互聯網載體和用戶需求這兩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我認為5G時代,大眾接入互聯網的方式會逐步從手機轉向依託固定5G無線網的大屏幕。

全新視角:5G技術如何真正改變生活?其實不少人都存在誤解

5G手機已經逐步走到我們視野中,但是,未來的5G應用的主流載體應該不是手機。原因一,手機屏幕大小會大幅限制4K以上的高清視頻、VR等應用的用戶體驗,急需更大屏幕來展示5G應用。原因二,大眾進行影視、資訊、娛樂消費的場景相對固定(家、休閒區域),適合固定5G無線網絡架設。

過去電視機無法滿足“多人個性化”服務,使得大眾紛紛轉向手機。而在5G時代,我認為,邊緣計算、雲計算、切片的技術支撐,使得家庭等固定場所可以鋪設多塊不具備或具備較弱運算能力、價格便宜、便攜式的大屏幕來滿足不同成員之間的個性化需求。而手機則會進一步縮小,甚至成為智能穿戴設備,再次迴歸與人溝通交流的本質屬性。

真正讓人從手機中解放出來,迎接更多豐富、更加個性化的5G大屏生活、工作、娛樂時代。

第二,我認為5G時代,網速進一步提升之前互聯網應用的體驗的時候,會有新全新的方式解決用戶需求。

我們應該都聽過一句話,“打敗方便麵的不是同行,而是外賣”。在過去,人們很難想到方便麵和外賣能成為競對,但是,這已經成為實實在在發生的事。從用戶需求的角度來說,其實方便麵和外賣都是解決沒時間、不願意做飯的深層痛點,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而且,外賣比方便麵的服務種類、用戶體驗更加豐富。

全新視角:5G技術如何真正改變生活?其實不少人都存在誤解

那麼,我認為,在5G時代,將會出現全新的方式來解決我們之前就已經存在的用戶需求,並使得用戶體驗更加豐富。以出行為例,用戶的需求仍然是更加便捷、舒適、快捷到達辦公場所或者其他目的地,那麼5G時代,真的會大規模出現高級自動駕駛嗎?我認為可能不會。很可能最先走到我們眼中的是,專用軌道運行著安全但軌跡固定的自動共享駕駛汽車,甚至是空中軌道。

這樣,能夠進一步緩解交通壓力的同時,給用戶以更加舒適的出行體驗。而不至於等著高級自動駕駛來解決出行問題,因為高級自動駕駛,技術盲點還有很多。

結論

本文從反思5G網絡會如何影響我們未來生活的問題出發,引出“技術的發展軌跡容易預測,但是技術爆發背後的行為難以預測”的話題,從而得出“預測技術”≠“預測未來”的結論。

為了更好預測5G網絡能夠帶給我們生活哪些變化,本文從對比4G時代的預測和現實結果入手,發現以前人們認為“物聯網、自動駕駛、雲遊戲”等將在4G時代大爆發的預測並沒有出現,反而是4G網絡因手機這個載體而讓之前3G時代都已經出現的用戶需求得到大爆發,進而推動4G時代的移動支付、移動社交、移動位置等大繁榮。

4G時代發展,我認為核心還是在互聯網載體的變化導致互聯網用戶流量的劇增,進而推動4G時代各種針對用戶需求的移動應用得到快速發展。

如今,5G時代,人們同樣預測會帶來“物聯網、自動駕駛、雲遊戲”等。可是這些應用在4G時代沒有發展起來,在5G時代也同樣未必會發展起來。原因在於,過去這種流量經濟已經基本趨於飽和以及這些應用並沒有真正解決用戶痛點或者創造新的用戶需求。

那麼,5G時代,我們能夠預測什麼?我認為應該從互聯網載體和用戶需求兩個角度出發,提出“大眾接入互聯網的方式會逐步從手機轉向依託固定5G無線網的大屏幕”以及“網速進一步提升之前互聯網應用的體驗的時候,會有新全新的方式解決用戶需求”的觀點。

未來,5G時代必然會超出我們想象,但是我認為真正爆發的可能並不是所謂高大上的應用,反而是一些能夠儘快、且全新的方式來解決現實用戶痛點的應用,特別是衣食住行社交教育醫療這些方面。


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價值,

歡迎大家關注靜心科技,靜心科技為您提供不一樣的靜心視角。

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

歡迎在下方留言板留下您的意見建議

文:靜心科技,科技研發工作者,榮獲十幾篇頭條科技領域青雲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