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但也普遍通用漢字。壯族人能歌善舞,每年均會定期舉行唱歌會,青年男女對歌助興,場面熱鬧。
人口分佈
壯族人口約有1617.8萬,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少數分佈在廣東、湖南、貴州以及四川等省,一般都住在山區地帶。
族源歷史
壯族是由古代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它與周秦時期百越中的西甌和駱越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歷史上有布壯、布土、布儂、布沙和布越等多種自稱,由宋後始稱為“僮”。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僮”改為“壯”。
語言文字·文化藝術
壯族人用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有南部和北部兩種方言。南宋時已出現用方塊漢字組成的土俗字。土俗字使用面不廣,會使用的人也不多,多用於書寫地名、編山歌和記事,普遍通用漢字。50年代中期,中國政府為壯族創制了一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82年,再對壯文作了修訂,改換了幾個非拉丁字母,廣泛推廣壯文。
服飾裝束
居住在不同地區的壯族人,其服裝各具特色。以廣西西北部為例,這裡的老年壯族婦女多穿無領、繡花滾邊的衣服,而褲子亦會滾邊並多為寬腳的款式,腰間束繡花圍腰,喜戴銀器首飾;廣西西南部龍州和憑祥一帶的婦女,穿無領的黑色上衣,包方塊形狀的黑頭巾,穿黑色寬腳褲子。男子多穿唐裝。衣料過去多用手織的土布,現多用機織布縫製衣服。過去的壯族人有文身習俗,充滿男士魅力之餘,亦是吸引異性的方法之一,如今此種習俗已經淡化。
銅鼓文化
壯族的先民有濮人的成分,濮在周代便有相當的地位,可等爵稱子,與楚同一等級。濮人是流行於中國西南各民族的“銅鼓文化”最早創造者。從今天仍然存世銅鼓精品上,我們可以看到迄今2000年精湛的青銅鑄造工藝和美妙的藝術造型,顯示出壯族先民較高的工藝水平。
在古代,銅鼓多用於祭神、征戰和喜慶活動。在祭神時,它是神聖的法器;在節8裡是最激動人心的打樂器;征戰時,又成為號令軍隊和振作士氣的軍樂器。
時移世易,壯族人對銅鼓的依賴和崇拜雖然大為改變,但在他們今天的民俗中仍能找到銅鼓文化的影子。銅鼓上常見的太陽紋、青蛙、羽人舞姿、龍舟競渡等花紋、雕飾,也可以一一在壯族的現實生活中找到相應的形態。壯族人崇拜太陽,敬蛙神,過崇拜青蛙的“螞(壯人對青蛙的俗稱)節”,節慶仍會敲起銅鼓;而龍舟競渡更是各地壯族人大規模開展的活動。
板鞋舞及高腳球
在壯族的文體技藝中,最妙趣橫生的就是像軍隊般有威有勢的“板鞋競技”和“板鞋舞”。板鞋競技舞以幾個人為一隊,大家同穿一對長板鞋賽跑;參加者必須步調一致,同心協力,誰要是一個不小心,就會令全隊人仰馬翻。
相傳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間,壯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領廣西俍兵赴浙江抗擊倭寇,她用3人縛腿賽跑的方法訓練俍兵,使得軍紀嚴明,同心協力。後來便演變成這種有趣的舞蹈。
壯族的“高腳球”亦很有趣,玩法類似足球,把球踢入對方的龍門便得分。不過踩著高蹺來踢,無論奔跑、拼搶踢球都只能用“義肢”。過去的“高腳球”踢的是柚子,因為早在南宋時,廣西南丹縣人就有踢柚子的遊戲;每逢中秋還要舉行踢柚子比賽,近代發展為踩高蹺踢柚子,更是別開生面。如今的高腳球使用的已是足球了。
節慶活動
四月初八牛魂節
壯族人敬牛、愛牛的傳統,在每年過牛魂節時表露無遺。壯族人認為四月初八是牛王的生日。牛魂節一到,人放犁,牛脫軛,主人家要用親自釀製的甜酒和用植物汁液染成的五色糯米飯來喂牛。這一天,要清掃牛欄,給牛洗刷身體;牛兒沐浴時,還要敲鼓助興。當然,這一天是絕對不能打牛的,壯族人認為如果打了牛,就會把牛魂驚跑,對農事大為不利。到了午間,家家都要舉行敬牛儀式。這時,全家坐在擺滿酒席的桌邊,由家長牽牛繞桌一週,同時唱起敬牛歌,喂牛吃五色飯。最後,全家站起來撫摸牛背,表示對牛的祝福。
三月三歌墟
壯族人的能歌善唱是舉世聞名的,他們以歌來講述事情、表露情感和渲洩情緒,自古以來就有以歌會友、賽歌選賢能、以歌傳情擇偶以及賽歌擇婿等風俗,逐漸形成了“歌墟”這種以歌為主的節日盛會。每到農曆三月初三,壯鄉處處成了歌的海洋。盛裝打扮的人們向“歌墟”湧去,他們帶著節前已做好的五色糯飯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劉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賜予歌才。劉三姐是壯族人心目中美與愛,智慧與才能的化身,據說“歌墟”便是為紀念劉三姐而興起的。
閱讀更多 小鹿與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