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和批判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懷疑和批判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水水牛舍的 今天

​​懷疑和批判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懷疑是人的天性之一,是人類理性思維的表現,是發現缺陷、謬誤,尋找真相的必經之路,也是人類共同認可的探索、修正、糾正錯誤的一條必經路徑。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從懷疑開始的。對前人認定的,或是對官方所言一概認可,一味盲從輕信,時代就難以再進一步,真相就不易最終浮出水面和最終確認。


懷疑,是指心中存疑。只有滿含好奇心的人才敢於懷疑,只有懷疑才能引起質疑,只有質疑才能發現缺陷和謬誤,才能澄清真相,才有可能糾正錯誤,探求真相、真知。與懷疑相關的還有多疑和質疑兩個詞。多疑是指多疑惑,疑心重。質疑是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在當今社會中,這三個詞的合理順序應當是多疑——懷疑——質疑這樣的次序,具備多疑心,方有懷疑的動機和慾望,有了懷疑並有了疑點方能質疑。


陳寅恪的一個讀書原則是,不惟書,敢質疑。在某些社會環境中,多疑被認為是不正常的、病態的,然而在一個虛假肆虐的社會中,面對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十全十美高大全式的“先進英雄”能被輕易地一概認可麼?處於假貨層出不窮騙局密佈的環境中,睜大雙目還落入圈套者比比皆是,難道多疑是多餘的麼?

今天不是社會中的人都有疑心病,而是社會的一些現象把人逼成這樣。那麼多違背常理的東西,難道當時就沒人懷疑它的真實性嗎?當然不是,而是人們有疑而不敢言。沒有懷疑就沒有真實和真相,更談不上真知。懷疑是一種極其難得的優秀品質,甚至是保護自己正當權益,維護良知正義的必備素質。


質疑是在懷疑的基礎之上,經過理性分析發現疑點,繼而提出質疑要求疑難解惑。懷疑精神推動著人類文明進步,沒有懷疑就沒有質疑,就沒有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思維的每一次突破,都離不開對固有“權威”的懷疑和隨之產生的質疑。在科技領域尤其如此。


拉瓦錫質疑“燃素說”,由此發現了氧氣和燃燒的原理;愛因斯坦質疑牛頓的經典力學理論不適合高速運動,由此發現了描述空間扭曲的相對論;熊彼特質疑“剩餘價值”學說,由此奠定了一百多年的企業家精神理論,促成了美國經濟持久的繁榮……


質疑是人正常思維和理性認識分析事物的思想反應,而非有意挑刺兒找茬兒唱反調。質疑過後的英雄更經得起歷史檢驗,事情真相經過審核甄別,是真是偽更加清晰明瞭。質疑是分辨對錯真偽的試金石。


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只有假貨才會害怕質疑。虛假的理論如同堆砌的雪人,見不得陽光,走不動路,熾熱的陽光一照射,多高的雪人都會千瘡百孔,化為烏有。是否真實真相,拉出來見見陽光走兩步溜溜就行,無需多費口舌。


真實真相不在於吹鼓手如何美言,更無需權力如何費勁包裝宣傳,經得起千錘百煉,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優秀的思想、正確的理論,一定是從相互質疑、反覆較量的自由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正是有了不斷的質疑,社會才能充滿真實,社會才能進步,社會才能走向真正的法治和文明。


多疑,是充滿懷疑精神的一種狀態,在非正常狀態下尤其必不可少。在這種環境中,人們每遇見一個人或事,就要先在心裡多問幾個為什麼,不能一聽就信,更不能迷信權威,應當時刻保持審慎,仔細對比甄別,努力挖掘事實真相。所以,多疑怎麼能成為一種罪過呢?多疑不是罪過,而是一種有效的思維方式。難得糊塗,得過且過,才是罪過和病態。

在一個安全感和是非觀缺失的社會,一個沒有契約精神的社會,多疑是最正常不過的心態,質疑是實現自己權益的必要手段。要祛除人們的多疑心態,就必須建立一個健全的法治社會,也只有這樣人們的疑慮方可漸漸消退,社會的誠信才能一步步建立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