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機器人提升人體極限!「鐵甲鋼拳」獲千萬元 Pre-A輪融資

近日,柔性機械外骨骼機器人研發商「鐵甲鋼拳」宣佈完成一千萬元Pre-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物種起源領投,遠望資本及迅雷創始人程浩個人跟投。

鐵甲鋼拳創始人王潮表示,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

提到機械外骨骼,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提起鋼鐵俠的鋼鐵戰甲大家一定都能很熟悉。其中,讓託尼·史塔克從普通人瞬間擁有“超能力”,且戰鬥力爆棚的,就是的鋼鐵鋼鐵衣就是機械外骨骼。

據瞭解,外骨骼機器人最一開始出現是為了滿足軍方訓練士兵的需要。1965年,通用電氣公司與康奈爾大學在美國國防部的支持下合作研發的可穿戴式機械樣機Hardiman,就是助力型外骨骼機器人先河之作。之後,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均針對外骨骼機器人展開大量研究工作。

所以如今的現實生活中,部分商家開始生產製造機械外骨骼,以此來提高人的力量和耐力,從而提升人的工作效率,保護人的身體。

而此次完成融資的「鐵甲鋼拳」,就是其中之一。它就開發了一款腰部助力外骨骼機器人「CEXO-E03」,這套外骨骼自重5.6kg,尺寸為33X10x55(cm),使用了碳纖維,鈦合金和航空鋁等材料,可以提供30kg的助力,純電力驅動,沒有氣線限制,續航時間達8小時。

這套外骨骼主要功能是增加工人的腰部力量,針對搬運等重體力勞動場景,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外骨骼機器人提升人體極限!「鐵甲鋼拳」獲千萬元 Pre-A輪融資

目前,已經在物流行業落地,公司客戶有京東物流、德邦、施耐德物流等,在實倉測試中,已經驗證了鐵甲鋼拳外骨骼可以有效提升50%以上的搬運效率。

外骨骼助力的工作原理簡單來說就是首先通過傳感器來收集使用者的活動信息,然後這些信息會被傳遞又會給信息處理器進行處理,最後控制器發指令啟動相應的機械部件來輸出能量,為人體提供助力。傳感器方面,鐵甲鋼拳使用了角辨向器、肌電傳感器、肌肉壓力傳感器等等,可以實現位姿感應,檢測運動趨勢,從電機感應到輸出最大扭矩的反應速度為1/1000秒,可實時感知並控制使用者姿態和動作。

易用性方面,該產品設計了一個開關按鈕和助力調控轉盤,穿戴者只需兩步就可以開機、自行調節助力值後開始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鐵甲鋼拳還自主開發了配套外骨骼使用的自適應算法,此款設備帶有自主學習功能,能夠更精準地判斷不同穿戴者的運動習慣。

“人們穿上我們的外骨骼,只需要5分鐘,它就能自主學習到用戶的行動習慣,適應他的工作習慣。”王潮說。

王潮表示,如今外骨骼主要是用功率密度來衡量性能,即單位重量的外骨骼能夠提供的單位助力的比值,而外骨骼使用的電機、減速器、控制器、材料都直接影響它的性能。由於目前市面上,能夠適用於外骨骼的減速器、控制器都比較有限,所以這類核心機械元件都是鐵甲鋼拳自己設計定做的。也因此,鐵甲鋼拳可以更好地控制產品成本,據王潮介紹,該產品價格只有松下同類型產品的1/5左右,物流公司購買鐵甲鋼拳的外骨骼產品,只需要3個月即可回本。

除了物流領域的應用以外,之後,鐵甲鋼拳還計劃開拓在工業和農業領域的市場並進軍海外市場。

團隊方面,公司CTOBerny,碩士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學院,主修機械工程,曾在多家公司擔任高機機械仿真工程師;機械工程師Shawn,畢業於天津大學生物醫學專業,曾任美國GE高級電氣工程師。軟件算法工程師Lei,博士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

目前海外市場主要的商業化公司有日本公司Cyberdyne、以色列公司ReWalk以及美國公司Ekso Bionics。

而我國外骨骼機器人發展還處在初步階段。商業化方面,研發公司也多從醫療或工業領域入手開發外骨骼機器人產品。主要的公司包括有大艾機器人、邁步機器人、傅里葉、布法羅機器人、英漢思機器人、鐵甲鋼拳、傲鯊智能等。

《2019東莞國際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展覽會》重磅來襲!!

來跟IAM機器人一起去看展吧~

外骨骼機器人提升人體極限!「鐵甲鋼拳」獲千萬元 Pre-A輪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