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了大半輩子了,到底該不該“離婚”?

夫妻之間,吵吵鬧鬧是正常現象,可是如果吵鬧的忍一輩子了,到底該不該“離婚”呢?

有人說:離,堅決離!大半輩子我都忍受了,現在孩子長大成人了,不想再忍了。

也有人說:離了!再找也難啊!湊活過吧!

那麼面對生活了三四十年的夫妻,到底該不該“離”?

忍耐了大半輩子了,到底該不該“離婚”?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老張大哥和我愛人是好朋友,今年54歲,是一個不太善於表達、但善解人意、憨厚朴實的男人,平日裡不捨得吃、不捨得花,努力賺錢養家。在親人面前是一個懂事、能夠辦事的老大哥;在朋友面前,是一個講究、夠義氣的好哥們。但在那日,兩夫妻倆吵架了,鬧到離婚。並且妻子被氣得住進了醫院。

我去探望住院的妻子時,妻子躺在床上默默流著淚,跟我講起了她心中的委屈。

”幾十年了,我沒黑沒白的伺候孩子,每天加班到很晚,還要回來洗衣做飯。他一輩子沒進過廚房,沒有給我洗過一件衣服。別看他對外人有說有笑的,可對我那是動不動就來個“冷處理”,一生氣就好幾天不開晴!“

”家裡水龍頭壞了,從來都是我修,廚房下水道漏水,也是我的事。就連大米都等著我抗。現在孩子都大了,我也沒什麼牽掛了,堅決和他離婚!“

氣氛的張嫂不停的數落著老張大哥的缺點,似乎要把憋在心裡的委屈一股腦的倒出來。看著平日裡也算恩愛的老夫妻吵成這樣,我心裡也非常埋怨老張大哥,內心堅決支持張嫂離婚。

另一頭,老張大哥也牢騷滿滿的數落張嫂的不是,表示已經鐵了心和妻子離婚。

忍耐了大半輩子了,到底該不該“離婚”?

後半夜,我們忽然被老張大哥的電話吵醒,只聽電話那頭老張大哥哽咽的說:“兄弟,來幫幫忙吧,你嫂子進搶救室了”。我倆立刻起身趕往醫院。

當我們趕到醫院時,老張大哥在醫院幽暗的燈光下,雙手把妻子的外衣緊緊的抱在懷裡,焦急的站在搶救室門口,眼裡含著淚,一直在嘆息。好在搶救及時,病房裡老張大哥守著昏迷的妻子,一步都不離開。

看到老張大哥的模樣,我不禁迷茫了,剛剛還信誓旦旦離婚的男人,為什麼現在又願意守在病床前?這樣的婚姻到底該不該“離婚”?

忍耐了大半輩子了,到底該不該“離婚”?

作為女性來說,看著張嫂一輩子受苦受累,一輩子伺候丈夫,還得不到丈夫起碼的疼愛,我也很替張嫂惋惜。真離了,反而會更輕鬆些,就再也不用去伺候他了。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或許“離婚”是最好的解脫方法。可在即將去失去的時候,卻展露出內心最最真誠的一面。

其實,對於大多數夫妻來說,戀愛時熱情似火的“愛情”,隨著時間的消磨都會變成中年時的“親情”。兩人共同生活幾十年後,對對方的脾氣秉性、興趣愛好、心理特點都瞭如指掌。兩人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看待事務的觀點、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會越來越接近。知道怎樣做對方會生氣、會高興,甚至舉手投足間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忍耐了大半輩子了,到底該不該“離婚”?

或許這種沒有“激情“的生活對於年輕人來說是沒有”味道“。可是更換了就會有生活的味道嗎? 我也曾給張嫂做過各種設想:

離婚!自己過,再也不用給他洗衣做飯、只管照顧好自己,想玩就出去玩玩,可一旦走不動了,獨自在家,將面對”孤單“,連生氣吵架的人都沒有。60、70歲生病時,連一口熱乎飯都吃不上。

再找一個老伴。兩個人臨時組合生活在一起,生活習慣、食物口味也許會快融合在一起。可性格脾氣,對方都不會了解,也會像”新夫妻“一樣,吵吵鬧鬧、逐漸融合,可身體已經經不起各種折騰了。再加上雙方子女的問題,餘下的生活想過一個平靜的日子,恐怕會更難了。

忍耐了大半輩子了,到底該不該“離婚”?

其實,忍受了一輩子的夫妻,不一定沒有“愛”,只是彼此間愛的方式不同,彼此珍惜、相互包容,才是夫妻相伴到老的唯一法寶。

忍耐了大半輩子了,到底該不該“離婚”?

當你老了,你會丟掉沒有“味道”的妻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