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作為盜墓題材的開山鼻祖,《鬼吹燈》的影視化一直令人心心念念。

這部《龍嶺迷窟》剛剛開播,就第一時間去看。

一口氣刷完六集,至今欲罷不能,第一印象就兩個字:過癮。

開播就8.4,如今口碑趨於平穩,卻也有8.3的高分。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僅從這一點來說,已是整個系列的NO.1。

為什麼《鬼吹燈》系列迄今為止最令人滿意的,會是《龍嶺迷窟》呢?

從主創來看就不一般,

執掌導筒的費振翔是《鬼吹燈》系列《怒晴湘西》的導演,

亦是管虎導演的徒弟,師徒兩人一起合作了很多作品,也算是一對黃金搭檔。

本劇的監製依然是管虎,眾所周知,其尤為擅長男人戲。

代表作如《老炮兒》《廚子戲子痞子》《殺生》無不如此。

所以,他們這個團隊拍起網劇來也注重電影質感。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看《龍嶺迷窟》時也能深有體會,格局、場面、節奏,都是大片該有的氣質。

從《怒晴湘西》再到《龍嶺迷窟》,明顯感到導演的漸入佳境。

從原著小說到富有電影質感的鏡頭,始終離不開兩個世界的構建。

一個是我們相對親切的真實世界。

如第一集一上來,一口純正的京片兒,加上老胡同的年代感。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北京,朝我們迎面撲來。

真正堪稱一絕還要數對於西北即黃土高原的環境展示。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秦嶺的大好風光,關中形勝之地的氣勢磅礴,以及黃土地的乾燥,一氣呵成。

來到黃河渡口的胡八一,眼見恢弘景象,忍不住開口唱秦腔。

而一路顛簸的長途汽車,又讓久違的年代感呼之欲出。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始終如一的黃土地色調,使得特色的鄉土氣息濃郁而又完整。

開頭當地人起棺木時,也能感受到色調的有意識運用。

黃土地的暖黃,不就是這方水土的底色嗎?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另一個,是神秘而又陌生的地下世界。

它最初建立在天下霸唱的草蛇灰線伏筆千里,如今在導演的鏡頭裡。

細節上,一個又一個伏筆的引出,誘惑著我們探索這個世界。

比如胡八一和胖子背上的鬼眼詛咒,比如出土的繡花鞋。

再比如,神出鬼沒而又高深莫測的陳瞎子,語出驚人。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還有那座孤零零的魚骨廟,怎麼就建在溝壑叢生的山嶺之中呢?

渡河時遇到的可叫天空變顏色的鐵頭龍王,又是何方神聖?

由真實的世界慢慢引入想象的世界,伴隨代入感的加深,越發覺得不可思議。

虛實之間,黑白混沌,引人入勝,這是《鬼吹燈》系列的超凡魅力。

光有神秘的宏大世界自然不夠,敘事的飽滿不可或缺。

導演在這方面的著力點,在於主線敘事的節奏感非常強烈。

總共就18集,每集核心就30分鐘,篇幅來看相當緊湊。

從北京出發,到黃土高原,再到龍嶺迷窟,沒有多餘的情節。

無論是險象環生的黃河,還是馬大膽等人的追逐戲。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既有劫後餘生的幽默感,又烘托出固有的神秘氣氛。

也讓主線劇情能夠較快地推進到龍嶺迷窟的地下世界。

本來,《龍嶺迷窟》作為系列第二部,氣氛的營造堪稱一絕。

說來道去,《龍嶺迷窟》的落點就是在於一個“迷”字。

從第一集到第六集,到處都是亟待揭開的謎底,困惑紛至沓來。

特別是深入迷窟腹地則更是如此。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嗜血的蝙蝠一望無際,人臉蜘蛛在未知的角落,真是毛骨悚然。

胖子所謂的總是有人在盯著自己,又讓恐懼感油然而生。

未知的恐懼在洞窟的更深處,等待著他們。

導演敘事手法的步步為營,伏筆的此起彼伏,漸漸就有了步步驚心的快感。

也恰恰是通過對人物的成功塑造,層次感和代入感才會愈加明顯。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說到人物塑造,靈魂人物胡八一這次由演技派潘粵明飾演。

早在《白夜追兇》時,潘粵明的演技就已爐火純青。

之前在《怒晴湘西》扮演的陳玉樓,同樣叫人過目不忘。

正是因為延續了《怒晴湘西》的製作班底,潘粵明從陳玉樓變成了胡八一。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胡八一的勇氣和痞氣,極好融合於潘粵明成熟的演技中。

再說了,陳玉樓珠玉在前,更是令胡八一有了相對完整的延續性。

某種程度上,80年代的胡八一,不就是民國時期的陳玉樓嗎?

老潘這一次沒得挑,本月的劇王沒準兒又是這位戲骨。

除此之外還有姜超、佟磊、胡明、周曉鷗等實力演員加盟,演技肯定是放心的。

王胖子的貪和幽默,大金牙的市儈之氣,在選角上表演上也都相當成功。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無論是原著粉還是普通觀眾,都還比較滿意。

說實話,導演和主創團隊此番選角上的滿意度和完成度還是比較令人欣慰的。

他們的共性在於什麼呢?義氣二字。

因為義氣,他們一路冒險,始終相依為命,屢屢化險為夷。

性格的個性,和義氣帶來的共性,無疑會讓人物的刻畫具有豐富的層次感。

這一點,就連配角戲都同樣出彩。

高深莫測的陳瞎子毋庸置疑,老農李春來的塑造,倒是眼前一亮。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既有黃土高原當地人的體貌特徵,看似憨厚,其實並不缺乏生存智慧。

僅用一隻繡花鞋就將胡八一等人請君入甕,說得上大智若愚。

至於馬大膽等人的窮兇極惡,又有江湖草莽氣息。

即便是群演,也能自帶三秦之地的氣息,皸裂的皮膚和嘴唇太接地氣。

所以說,鏡頭下的《龍嶺迷窟》,是富有層次感的世界。

主線立竿見影,情節跌宕起伏,人物血肉豐滿,氛圍扣人心絃。

導演帶著主創團隊在高度還原原著的同時,又打造出氣勢磅礴的電影質感。

豆瓣8.3,這部《鬼吹燈》的口碑,為何是系列NO.1?

至此,不僅是《鬼吹燈》系列上了一個臺階。

就連我們的網劇,也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一部國產精品劇該有的氣象,《龍嶺迷窟》已是神形兼備。

用《鬼吹燈》裡的話來說,這就叫正宗摸金範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