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收到公司降薪20%的通知,幸運的事:被裁員的是同事

復工!收到公司降薪20%的通知,幸運的事:被裁員的是同事

因為病毒許多公司推遲上班。然而現在疫情的控制一些公司也相繼開始上班,畢竟我們還要為生活而掙錢,不少企業在復工的時候都會提前對辦公室進行消毒,當然家裡也得需要消毒,我的朋友就到58同城上安排了58到家精選推出的全屋消毒服務,將家裡也消毒的徹徹底底,保潔員的個人健康以及服務衛生也是相當嚴謹。

復工!收到公司降薪20%的通知,幸運的事:被裁員的是同事

自復工以來,疫情成了工作的攔路虎,很多職場人士在返崗復工的第一天就被告知要降薪,甚至還有被裁員的。

在這個特殊時期,降薪、裁員開始不可避免的出現;

理性地看待這個現象,其實也是能夠理解,但不可避免地還是為切身利益與職場未來的擔憂;

與其在被降薪中迷茫無助,倒不如好好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走。

一、降薪是特殊時期的臨時措施

復工!收到公司降薪20%的通知,幸運的事:被裁員的是同事

儘管疫情還沒有過去,但多數企業都已經開始復工復產,而身體無恙的員工們也紛紛重返企業,然而降薪毫無預兆的發生,來勢使復工的員工措手不及。

我便是其中不幸的一員,然而還有更不幸的,那便是還沒有來上班就被通知裁員的一些同事們。雖然相較之下,我至少還能堅持下來,但也感到一種無形的手扼住了我的咽喉。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我自然是懂得,同時也知道企業也是承受著巨大壓力,其中有些部門的業務更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但當我們作為企業一份子去“共患難”時,自然也會被波及到。

領導告知我們,雖然企業做出了一系列降薪、裁員的處理,也是萬不得已而為之,希望員工們可以理解,挺過這一陣兒便好。

降薪是特殊時期的臨時措施,但減得也是真金白銀,日常同等市場的勞動所獲得的報酬因故減少,雖說情理上是理解企業的決定,但難免會有負面情緒。

加上我們部門辦公室裡的員工,有些甚至是通知突然都沒來得及搬走自己的東西,原來滿滿的辦公室裡一下少了三分之一的人,難免工作狀態會受到影響。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企業曾是創辦極早,曾撐過2003年的非典,相信這次也一定能生存下去,短期的降薪我還是較能接受的。

二、被降薪後的情緒百感交集

復工!收到公司降薪20%的通知,幸運的事:被裁員的是同事

作為企業的一份子,在這樣的關頭,若能與企業同生共死過,未來也將會有更深的聯結與羈絆,然而,畢竟切身利益的損失,帶來的必然是切膚之痛,很多職場人士也開始思考未來的前景。

在一天之後,壓抑沉重的辦公室中,充斥著惶惶然的呼吸和心跳,工作效率也大不如前。

午餐的時候,有聽到幾個員工正在討論,要不要物色一個新工作,其實確實如此,“柴米油鹽醬醋茶”無不是要靠錢維繫,尤其是經過了一個過於漫長的春節假期,在疫情當前的如今,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存款還能頂多久。

挺過這個毒魔肆虐之時,未來又將導向何處呢?

很多職場人士都有這樣的疑惑,如若企業在這之後未能重新恢復,那我們是否又要早一點做出新的規劃。

企業需要收束資金流,以將“好鋼用在刀刃上”,維持住我們企業的核心領域,如果它被這次浪潮給顛覆掉,那麼我們企業的命脈便斷絕於此,無論如何也不再有翻身的可能。

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這些與企業、領導都有千絲萬縷聯繫的普通員工,可能平日裡談不上多有歸屬感,但在如此危機中也是樂於為企業做出一些犧牲。

降薪本身並不那麼難以接受,比起這種短期的委屈,我們更為擔心的是我們這艘航船,是否會在這次巨浪之後搏得生機。

三、“非常之年”裡的非常之選

復工!收到公司降薪20%的通知,幸運的事:被裁員的是同事

疫情當前,2020年註定會是一個“非常之年”,企業一直在待遇福利、人文關懷上做得很不錯,有著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這次裁員無疑是無奈中的無奈之選。

在做出降薪、裁員的決定後,企業也向大家許諾會在未來給夠充足的補償,下一個季度乃至年底一定要讓企業重新正常運轉,將員工的生活引入正軌。

而裁員的員工,企業也予以了安撫,並提供了推薦信等,幫助他們更快地找到新工作。

在這個“非常之年”裡,我們或將只有非常之選,平日裡降薪幅度到今天的程度,想必都可以要找找下家了,但如今的情況自然例外。

騎驢找馬、尋找下家在往日或許可行,但在如今要想在這樣的宏觀環境下,其實工作也並不好找。疫情無情,但有“危”就有“機”,企業只要能夠在疫情之後初步恢復生產,開始創造收益,在疫情將結束的時刻抓好反彈的機會,企業依舊可以回到過去的模樣。

根據復工證明模板、復工防疫守則和復工就餐防疫指南順利復工,其實就是重要的第一步。在疫情的影響下,企業對員工降薪也是僅限於降薪,在社保等費用上還是有所保證,沒有逼我們走的意思,也沒有給出停薪留職之類的意見。

在這個層面上,我還是相信企業的誠意,也相信我們終將排除萬難、挺過災厄,恢復往日生活。

在疫情這樣特殊的時期,給員工降薪成為了眾多復工企業的選擇,然而對企業、員工而言,其實都是“非常之年”裡的非常之選。

為了收束資金流以度過難關,企業同樣也並不容易,員工被降薪之後或許積極性會不高,但考慮宏觀環境也很難找到更好的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