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家裡有春筍,有排骨,有鹹肉。於是做了一份醃篤鮮,真是鮮掉眉毛。搭配一碗蛙稻米飯,只需要一點湯水,便唇齒不捨。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家裡的小朋友覺得好吃到不行,對食物的喜愛轉移到老母親身上。問他要不要吃點肉,他說,不用。又加了一句:媽媽,你好漂亮。媽媽覺得這碗湯讓你喝醉了。

說起來,春筍在春節期間就已經上市了。印象深刻,因為疫情不能出門,又逢在德清的朋友,家裡山頭上春筍冒出來了,便請她快遞了一些過來。那會也沒有覺得這麼好吃。經歷了驚蟄,雨水,馬上清明,食物越釀越美味。原來都是需要時間。需要時間的等待。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醃篤鮮為什麼這麼鮮?

春筍是當季食材,凝結著當下的天地之氣。如此鮮美,可見天地的精氣,也是鮮美的。作為最具靈氣的生物,人類,是不是也體驗到了一股新生的活力?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另外,鹹肉也起到了重要的提鮮作用。鹹與鮮,本是一味。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告訴小朋友,好好吃,過了這個季節,就沒有這道菜了。

他問,冬筍呢?

冬筍是立冬前後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莖(竹鞭)側芽發育而成的筍芽。味甘、性微寒,歸胃、肺經。

而春筍在春分前後當市,因其各個部位鮮嫩程度不同,可分檔食用。

底部

筍肉偏白,可以煮、蒸、煨以及同豬肉、雞肉等一起煲湯,吸收了肉湯的精華,味道肥美。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中間部分筍節緊密,顏色偏嫩黃,則口感脆,可以切片或切絲,拿來炒肉絲、臘肉或作為菜餚的配料都很不錯。

最精華的是頭部筍尖,最為鮮嫩,拿來炒蛋,清甜味鮮,作為肉丸、餡心的配料則清脆可口。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小時候,老媽總是剁一點筍尖,蒸蛋,非常美味。又因為出生在春天,每次過生日,她和舅舅總會煮筍絲豬肉麵條,留下深深的記憶。

這個季節,還有不少野菜上市。比如枸杞頭。這個菜,去年也寫過。只是今年大家都把春天擋在門外,尤其掛念出去走走。老媽給我快遞了一些野菜過來,其中就有枸杞頭。

我想著,要是我出門去找,能不能找到這些傢伙。應該會認錯。在鄉下,挑野菜都是阿婆們做的事。挑一點,拿去市場賣。由於菜輕,滿滿一藍,也賣不了多少錢。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可是,這些老人家就是喜歡做這個事情。其實小時候也跟姐姐一起去地裡挑過薺菜,馬蘭頭。在那個娛樂活動匱乏的年代,這也是件重要的事,堪比女孩子玩的跳橡皮筋,織手套。

老媽只是告訴我,枸杞頭吃了好。要多吃。我想,這應該是口口相傳下來的吧。枸杞頭性味苦寒,可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的功效。

《日華子本草》記載:“除煩益志,補五癆七傷,壯心氣,去皮膚骨節間風,消熱毒,散瘡腫。”

我猜想,有老人發現吃這個野菜可以有這樣的功效,就傳開了。在農村裡,中風,熱毒,長腫瘡,都是不記得要去醫院看的。田間有什麼中草藥就會採摘來用。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家裡一個阿婆曾經在河邊採過一種草藥,治咳嗽特別管用。我也曾經親自試驗過。可惜她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中華無閒草,就是這麼神奇。

吃當令時蔬的意義,隨著年齡的增長,體會得也越來越深刻。我們生活在這個時空中。時間過了,空間也沒有了。所以我們要好好地活著,就要跟著時間一起變化,進入一個新的空間。

現今,清明又在眼前。春季的節氣,真是一個變化就是一個世界。當初的不毛大地,如今滿目繁華。

桃花盛開,草木繁盛,清明要吃青團。經歷了這個假期,每個人都升級為大廚。今年一定要親自做下青團。

可好?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加入中醫學習

學一種受益終生的生活方式

▽▽▽

百草箱 國醫三年班 十班

學制三年,系統性地學習中醫理論,以四大經典為基礎,學習期間還將安排與課程相結合的健康養生營、草藥遊學、藥房體驗、臨床跟診實習等實踐內容。


所學內容迴歸經典,迴歸傳統中醫,理解並實踐中醫的系統觀與整體觀,為將來有臨床學習需求及深入學習中醫文化的學人打下堅實基礎。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真味| 清明在眼前 春日要嚐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