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樂不思蜀,不一定是錯的做法,你覺得呢?

學能秘密書訪


公元263年,司馬昭滅蜀,蜀後主劉禪投降後,被送到洛陽。晉王司馬昭宴請劉禪,已蜀國舞蹈助興。蜀國大臣想起亡國之痛,都低頭流淚,只有後主劉禪泰然自若,面帶笑容。司馬昭問:思蜀否?劉禪回答:此間樂,不思蜀也。成就了樂不思蜀的劉後主。

歷史上的劉禪真的這麼軟弱無能嘛?公元221年先主劉備建立蜀國,223年劉備舉傾國之兵攻打東吳被東吳陸遜打敗,70萬大軍灰飛煙滅,蜀國遭遇重創,蜀國統一全國的夢想也隨之破滅。劉禪16歲繼位,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內有南蠻作亂,外有魏國發動五路大軍伐蜀。劉禪在諸葛亮的輔助下,經過幾年辛苦奮鬥,終於消除內憂外患。也有人說,這些都是諸葛亮做的,沒劉禪什麼事,但是即使大臣再有能力,沒有君主的扶持也是不能成功的。由此看來劉禪並不是那麼昏庸。再說諸葛亮、姜維的北伐戰爭,劉禪從一開始就表明自己的態度,北伐艱難,不易成功,蜀國更應自守,以待天時。但是在諸葛亮、姜維15次北伐的過程中,劉禪還是支持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劉禪自己也清楚,如果不同意北伐,勢必造成君臣之間的矛盾,矛盾一旦激化,別說北伐,魏國都容易伐蜀了,所以雖然劉禪反對北伐,但實際還是支持諸葛亮、姜維的北伐戰爭的。劉禪還是有作為君主的大局意識的。

我們再說回樂不思蜀,劉禪真的樂不思蜀嘛?我覺得這更是一種韜光養晦的韜略。世人都知司馬昭之心,魏國皇帝都被司馬昭弒君了,更別說一個蜀後主了,如果真思蜀了,想回蜀國,司馬昭早就殺了他了,對比一下吳國的末代國君孫皓被司馬炎抓到洛陽的情形吧,孫皓保持了一個君主的所謂威嚴,但是卻在一年後悄然離世。所以劉禪的樂不思蜀更像一種策略,而不是軟弱無能,一個軟弱無能的君主又怎麼能在這三國鼎立的時代維持了蜀國40年的統治呢。


歷史裡的女人


我覺得,作為一國帝王,要麼就寧死不降,就像明朝的崇禎皇帝那樣,這樣肯定能夠保全尊嚴,不會受到羞辱。

如果怕死,捨不得榮華富貴,那就要做好苟且偷生的準備。

如果又投降,又想保全尊嚴,受到一點委屈就哭哭啼啼,悲悲慼慼,動不動就流露出思念故國之情,那就是既當婊子,又立牌坊,屬於沒活明白——比如南唐後主李煜。這種人,最終都難免一杯毒酒了結此生。

所以,不管是本性使然,還是韜光養晦,劉禪用樂不思蜀的方式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都是一種大智慧的表現。

面對自己打敗的對手,一般人都是懷有兩種情緒的。

第一種,是恐懼。害怕他東山再起,反敗為勝,幹掉自己。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放虎歸山,而是斬草除根,把一起可能性都扼殺掉——即便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第二種,是快感。是征服的快感。就像一隻貓抓住一隻老鼠,不是迅速吃掉,而是要玩耍一番一樣,這就是體會征服的快感。貓尤如此,人更其甚。

司馬昭為何喜歡宴請劉禪,就是要體會征服的快感。

那麼,站在劉禪的立場,他要想活命,應該怎麼做呢?

應該是最大限度降低司馬昭的恐懼,最大限度提高司馬昭的征服快感。

劉禪做出的樂不思蜀的模樣,讓司馬昭從心底瞧不起劉禪,因此對他徹底放心,覺得他不可能東山再起。從而不再恐懼。

而劉禪的呆傻模樣,讓司馬昭頻頻體會著征服者的快感。沒和他見一次面,這種快感就會重現一次。

所以,司馬昭留著劉禪,劉禪也因此長壽(65歲),善終。

當然,有人 可能 依然會說,這就是窩囊,不管如何,應該保持著東山再起的志向。

這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哪那麼容易?

漢獻帝這種人,在自己 的地盤上,都被曹操捏得死死的。何況是劉禪這種人生地不熟的籠中鳥?

在哪裡摔倒,就在哪裡躺會兒 ,有時候也不乏是一種豁達。


趣談國史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無月我覺得劉禪並不是一個像大家說的那樣的員外家的傻兒子。

無月我覺得劉禪應該是一個大智若愚的胖子,他應該是個胖子吧。

在劉禪的在位期間,蜀漢並沒有內亂,照理說,劉禪這麼個既懦弱又貪玩還沒有什麼頭腦的人,在劉備死後,應該馬上被取而代之才對。

但是劉禪並沒有。

其實認真去看三國曆史,你就會發現,後三國時代,是一個快速打破平衡且三國各自內部開始紛爭消耗的時代。

照道理,蜀漢是最容易被野心家顛覆的。

但事實證明,最先顛覆的反而是能人輩出的曹氏。

有人會說,因為有諸葛亮,所以不會亂。

話不能這麼所,其實諸葛亮在那時候也是陷入了政治鬥爭之中,最終憑藉自己的強硬手腕,在蜀漢的朝堂上站穩了腳跟,並按自己的想法推進北伐。

劉禪在這時候的表現就很微妙,一方面他很尊敬這個亞父,總是畢恭畢敬,另一方面,他表現的很貪玩,不問政事,他身邊的佞臣開始跋扈,與諸葛亮產生摩擦。

自始至終,劉禪都沒有將自己捲進去,他對誰都和和氣氣,像極了一個老實人。

他不管朝政,還玩耍,卻照樣坐在那個位子上。

蜀漢滅亡後,他落入多疑的司馬氏手中,居然還安享晚年。

這難道不是劉禪深諳生存之道嗎?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一個英明的主君,這對一個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劉禪自認為沒有這樣的能力,但是他的命運也不是他自己能決定的,所以,他採用了一種非常妙的辦法,劉禪知道什麼叫順勢而為。

劉禪自己沒能力,就採用無為而治的方法,讓肱骨大臣分成幾派,既互相牽制,又能盡力辦事。

朝堂覆滅淪為階下囚之後,劉禪又認清形勢,不存復國幻想,只求一身平安。

劉禪,是一個智者,他絕不愚蠢。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樂不思蜀,不一定是錯的做法,你覺得呢?

蜀國後主劉禪,之所以在大眾面前形象是:平庸,懦弱,無絕斷!是因為《三國演義》深入人心所至!那麼世人口中扶不起的劉禪,在亡國後說出“樂不思蜀”,其實那不是他的本意!因為在人家的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得不說違心話!否則,大禍臨頭!

為什麼呢?



一,蜀國的滅亡,緣於劉禪不決斷,聽從譙周之言。但是國之以王,唯有仰人鼻息,方保平安!

公元263年,魏將鄧艾在綿州擊敗蜀國大將諸葛瞻,在成都的蜀主劉禪聽從誰周之言,舉國而降!

蜀國滅亡後,劉禪移居魏國當時的都城洛陽,被封為安縣公。

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特別一批舞女編排了以前劉禪在成都時最喜歡看的舞蹈!俄兒,司馬昭走到劉禪面前故意問:思念蜀地嗎?

劉禪幾乎沒抬眼皮:在這裡過得很快樂,不思念了!

這就是成語“樂不思蜀”的由來!

試想,司馬昭看似無心的問,其實大有緣由!

如果劉禪說思念蜀地,說明他沒忘記自己的身份,有可能尋找機會反撲,那麼司馬昭會馬上殺了他!

現在司馬昭聽他說這裡很快樂,早已不想蜀地了,說明很多已經放下了!所以劉禪得以善終!



二,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劉禪不是傻瓜,他明白!

自己的蜀國滅亡了,現在住在洛陽,已是別人的屋簷下!

既然是亡國之君,當然仰人鼻息!

就算劉禪再思念蜀地又如何?又可以改變什麼?只會授人以柄!

不是傻瓜的劉禪當然明白!

面對司馬昭的試問,劉禪想活命,就只有把自己以前的身份放下,老老實實,再也不想蜀地了!

司馬昭聽到了非常的高興!既然沒反撲鬥志的劉禪就被留下來了!

公元271年,劉禪去世!也就是劉禪在洛陽生活了整整八年!



由此可見:面對司馬昭別有用心的問話,劉禪的違心和裝聾扮傻,也可以說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媚之夭夭


我們至今無法考證的一件事情就是,關於史書,到底有幾分是真的,幾分是假的。

《史記》開了中國紀傳體書寫歷史的先河,往後才有了《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乃至於近代的《清史稿》,不管是官方修訂還是私人所寫,說到底,都是人寫的,寫完之後呈報朝廷,朝廷再讓有關部門審查紕漏稍作調整,這一來二去之間,不免加入了統治階級的主觀意識在裡面,等到符合當局者的意思了,再出版發行,全國上架。我們後人看到的史書,大都是這麼來的。

到了三國的時候,各個國家也都是有負責編纂各自歷史的部門存在的,那時候統稱史官。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私人的歷史愛好者,在私下裡寫本記、寫列傳,比如蜀漢的陳壽,曹魏的夏侯湛。而這些人當中寫的足夠出色,達到被官方認可的級別的,只有陳壽,《三國志》就這樣寫出來了。寫完之後上報司馬昭,司馬昭一看,嘖嘖稱奇,表示不錯不錯,於是,正史又多了一部。樂不思蜀這個被我們現代人所熟悉的成語,典故就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陳壽其人

說到陳壽,他本來是蜀漢的臣子,魏景元四年(263年)伐蜀之役,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諸葛亮之子)被殺,劉禪投降,他也跟著後主一塊兒,去了洛陽,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然而後世很多人都說陳壽是晉臣,這又是為甚麼呢?親晉而遠漢的身份定位,對於他寫《三國志》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1-《晉書·陳壽傳》記載:

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kūn),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

說的是陳壽的父親(名字不詳,史書無記載)在馬謖手底下擔任參軍之職,等到後來馬謖失街亭被殺之後,陳壽的父親被一併受罰,髡刑,就是剃去男子頭髮的一種刑罰,而諸葛瞻這個人一直以來也看不起陳壽,以至於陳壽後來在寫他們二人的傳記時,加上了一些貶低的成分。

以上可知,陳壽與諸葛亮父子的樑子,早就結下了。馬謖失街亭是228年春天的事兒,陳壽出生是在233年,他出生時,距他父親受刑已過了5年,但是這種恥辱是會跟隨人一輩子的,也就是說,打小,陳壽一家就對蜀漢有怨言,但也只能委屈求全,畢竟身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2-蜀漢劉禪後期,宦官黃皓專橫弄權,陳壽不黨於黃皓,屢次被貶,仕途多舛

陳壽剛開始的時候,在姜維部下任職,先後任主簿,東觀、秘書郎,散騎、黃門侍郎,觀閣令史。到了後期,劉禪因為寵信黃皓,導致其在朝中權力與日俱增,以至於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僚都依附在黃皓門下,以求得庇護,為仕途升遷帶來好運。然而陳壽因為其家族的經歷帶來的對蜀漢的不滿,使得他始終不願意歸附於黃皓,最後招致貶官。

可以看出,不管是青年時期,還是成年之後,陳壽在蜀漢的經歷都是很不順利的,這種不順利也直接導致了蜀漢滅亡後、陳壽在晉朝仕宦期間書寫《三國志》時,對於蜀漢的已故人物傳記,帶有明顯的輕蔑色彩,摻雜了過多的個人情感因素在裡邊。由此,我們在看待劉禪樂不思蜀這件歷史事件時,也不得不更加謹慎,以求客觀。

樂不思蜀

這件事情大概是發生在264年。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劉禪在司馬昭的宴會上,面對司馬昭的提問時,說出的‘此間樂,不思蜀’被後世的很多的史家學者認為是大智若愚,是為了保全自己和投降過來的蜀漢群臣,不得不做出的一個自損之舉。

誠然,劉禪這麼回答,確實能夠打消司馬昭的疑慮,為自己和群臣在晉國生存贏得機會和空間。然而這種回答背後,是不是也有劉禪主觀上的懦弱、無情、不思故國、殫於享樂、胸無大志呢?

劉禪生平

劉禪生於建安十二年(207年),次年九月,劉備在長坂坡被曹操擊敗,率張飛、關羽捨棄妻子逃跑了,只留下甘夫人(劉備正室)和尚處在襁褓之中的劉禪在秋風中瑟瑟發抖,後來幸得趙雲相救,得以生還,打小就這麼不幸;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禪的繼母孫尚香返回東吳時,想順帶著把劉禪也帶走(居心叵測),被關羽和張飛攔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封劉禪為王太子,此時的劉禪,年滿12歲;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劉禪進為皇太子;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去世,劉禪繼位,諸葛亮輔政,事無鉅細,皆由諸葛亮決斷,同年,劉禪冊封張飛之女為皇后;

建興十二年(234年)八月,諸葛亮病逝,劉禪任命蔣琬為尚書令,總理國家事務;

建興十五年(237年),張皇后逝世,時年劉禪30歲;

延熙九年(246年),蔣琬去世,劉禪年近40;

縱觀劉禪的前半生將近40年的時間,少時經歷些許苦楚,繼位之後,前期有諸葛亮,後有蔣琬,劉禪之於蜀漢,更多的像是傀儡一般的存在,雖然他得到了這些功勳大臣的敬重和支持,但是不管是軍事還是政事,他基本上都很少參與,宛如一枝長在溫室裡的花朵,有陽光普照,有雨水滋潤,但缺少了獨自面對三國時期狂風暴雨洗禮的經歷,這也導致了他性格中偏軟弱的一面,對於一個君王所必備的果敢、沉穩、堅毅、泰山壓頂而不行於色等等這些氣質,他似乎一個也不沾邊,也許他習慣和想要的,就只是安安穩穩的度過一生。

也是基於這樣的性格,在鄧艾263年奇襲陰平攻取成都,姜維尚在劍門關與鍾會僵持,朝中尚且有軍事力量(劉禪的兒子劉諶請戰,被劉禪拒絕,於亡國當日自殺殉國)可派遣時,劉禪苟且的選擇了投降。

綜上來看,劉禪說出樂不思蜀,似乎也是情理之中。它也許只是劉禪當下的一個正常反應,背後並沒有什麼考量和想法,因為他自始至終,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甚至於連陳壽,都不想在史書中再貶低他了。


不知周禮


單純講“樂不思蜀”的話,劉禪做得並沒有什麼問題。諸葛亮稱劉禪“天資仁敏,愛德下士”,雖然不能說劉禪有多聰明,但是至少說明劉禪並不傻。

蜀漢亡國那一年,劉禪已經五十六歲了,並不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該玩的該樂的該享受的,劉禪自然也都享受過了,總不至於魏國的經濟比蜀國強,魏國給的福利待遇比當初的一國之君也強吧?


司馬昭給劉禪的封號是“安樂公”,當然是希望他能安安心心地享樂,劉禪不安心享樂,第一個保不住的就是他的命,進而受威脅的也就是他的那些漢臣、妃子等等。劉禪的安樂公做了差不多八年的時間,魏國都已經變成晉國了,皇帝也從曹奐變成了司馬炎,但是安樂公劉禪依舊,是不是恰恰說明安樂公的做法沒有什麼問題呢?


根據《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記載,劉禪的子孫在晉朝做官、封侯的達五十餘人之多,其餘降魏的大臣也都有所封賞。

子孫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尚書令樊建、侍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秘書令郤正、殿中督張通並封列侯。公泰始七年薨於洛陽。

雖然作為蜀國的君主,劉禪沒有能守住劉備打下的基業,這其中他自然要承擔最重的職責,但是作為一個亡國之君,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成為“安樂公”,讓子孫能夠開枝散葉,大臣能夠重新找到工作,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都應該算是正確的選擇了。

想當年,曹操大軍壓境之際,魯肅勸孫權之時,也是認為東吳投降曹操,自己可以當個小官,孫權則很難保住自己。所以當司馬昭問劉禪“安樂公思念蜀國否?”劉禪答一句“此間樂,不思蜀”不正是恰到好處麼?


水一白聊歷史


在國破家亡之後,要想讓自己存活下去,當然是像劉禪一樣樂不思蜀才好。只有不想回蜀國的劉禪才是沒有威脅和安全的,這樣司馬昭才不會對劉禪有殺心。劉禪也因此保住小命,並且使得自己的後代得以延續。


好嗨喲讀歷史


對於用姓名學上分析劉禪這個名字,天、地、人、格都佔大吉,都是有貴人相助的興家、興業的好名字,尤其是總格,很是寓意了權貴顯達之相!這也就是說他佔盡了天時、地利,只是三才相配在一起,就是大凶,大吉變三才大破,就會造成領域多變,易受部下反逆,變成短壽喪生之兆。



九穀君


看到這個問題,就讓我想起了前天回答的一個問題,其實我在那個問題當中也提到過,其實劉禪樂不思蜀也是一種聰明的行為。只不過那個問題重點不在這,所以我就一帶而過了。接下來我就站在個人角度分析一下。

說劉禪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誰。那麼如果我們說阿斗,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甚至後人用阿斗這兩個字來形容沒有出息的人。眾人對劉禪的印象都是那個對蜀國毫無作為,還沒有開戰就已經投降了,後又樂不思蜀的劉禪。

世人給劉禪最多的評價就是沒有主見、不懂政事、沒有理想、毫無作為、活活的葬送了蜀國。總之是人給他的評價都不是特別的好。

在《三國演義》中將蜀後主劉禪描述成了一個軟弱無能,甚至智商都不在線的昏庸之主,‘樂不思蜀’是人們譏諷他的口頭禪。然而在《三國志》裡他不僅聰明仁厚,還是要善於韜晦隱忍,‘樂不思蜀’的典故看起來是他的人生汙點,實則是他顧全大局的表現。

劉禪又名阿斗,即蜀漢懷帝,字公嗣。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趙烈皇后甘氏。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223年,繼位為帝,改元建興,拜諸葛亮為相父,後期寵信宦官黃浩,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劉禪受封為安樂公,271年,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諡號思公。

在歷史上,雖然大部分人都說劉禪是一個庸主,但是圍繞在他身上的爭議也頗多,古人並非清一色的認為他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相反還有許多人對劉禪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比如諸葛亮曾經兩次對劉禪做出過評價,一次是他在劉備面前誇獎劉禪,而劉備又將諸葛亮的話轉述給了他“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優!”而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又在一封書信中這樣評價劉禪“年方十八,天之仁敏,愛德下士。”在諸葛亮的眼中,劉禪既聰明又仁德,是賢君的苗子。

後人說劉禪沒有主見,任何事都聽諸葛亮的。其實不然,劉備臨終之前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說的有些莫名其妙,因為被後人多次提及,但是從後來的執行情況來看,諸諸葛亮卻走了第三條路,他既沒有“自取”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輔之”,而是選擇了“代政”,並且長期讓自己帶著軍隊在外面。說實話,這是歷代君臣之大忌,但從結果來說劉禪和諸葛亮,對這種不尋常的關係處理的都還是不錯的。尤其是作為帝王的劉禪,其所作所為更是可圈可點。劉禪的這種行為並不是不作為,或者是沒有自己的主見,而是劉禪為了避免朝堂之中內戰的發生。在諸葛亮死後沒多久劉禪便廢棄了相位,由此可見也並不能說劉禪他沒有頭腦而是他知道避其鋒芒,避免朝廷動亂。身為一國之主,還必須老老實實聽著老相父的話,對於一個國家最高的權力者來說,能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畢竟從個人的角度來說這是比較窩囊的,但是劉禪知道他還是一國之君,為了整個蜀漢。有些委屈是必須要承受的。不得不說劉禪在與諸葛亮的相處上選擇了剋制,也是顧全了大局。

再說人們頗有爭議的事件“樂不思蜀”究竟是愚不可及,還是一時急智,總會有兩個極端。大明此番不做評說,僅陳述一個事實而已。

很多人說劉禪不戰而降,苟且偷安,但是在對抗曹魏的時候,劉禪也可以逞一時之能,但是對於百姓和士兵來說定然傷亡巨大。劉禪的投降換來了百姓的安居樂業,自己卻背上背上了亡國之名。投降後樂不思蜀,裝瘋賣傻的保全性命。往小的說可以說是為了保全自己,往大了說,可以說是為了他身後百姓以及身後的降臣的命運。況且劉禪降魏時,提出了條件是准許他每年回蜀地祭祖,可見“此間樂,不思蜀”並不一定出自真心,一出樂不思蜀其實就是其父劉備的‘煮酒論英雄’的翻版。對於投降的君王,如果你還是那樣以一國之君的趾高氣昂來身居,那麼司馬昭也不會留你,甚至會牽扯到身後的群臣和無辜的百姓,而劉禪不僅消除了司馬昭的殺心,更是讓魏帝封了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的稱號。曾經一代君王,在別的過來投降做了臣,還能做到進退得當,實乃不易。

劉禪從公元223年登基本至公元263年降魏下臺。稱帝在位40年,是三國時期諸國君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要知道,在這40年中諸葛亮僅僅執政了11年,劉禪親自執政可是長達29年。因此很難說全是諸葛亮的功勞。

個人認為雖然劉禪這個人做不到屏黜奸讒,但也不是什麼弱智,他能明白事兒,只是缺乏大的理想與熱情,但能夠剋制自己的權力慾,不會不懂裝懂顯示存在感。劉禪既不是神君聖主,也絕對不是扶不起的阿斗。相反,他為蜀國做出的貢獻和犧牲都是巨大的。


大明說歷史


劉禪實際是大智慧之人。想自劉禪登基以來,雖貴為蜀王,表面上看是一國之君,乃承其父劉備的恩澤,自己確沒幹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缺少威信,難以領導蜀國群臣。

當時的權力中心在相父諸葛亮那裡。諸葛亮雖沒挾天子以令群臣,然而當時的局面全由諸葛控制。諸葛說北伐就北伐,劉禪稍有異議,便二次上書,必要北伐。實際劉禪已看出北伐消耗國力,入不敷出。奈何諸葛村夫非要在有生之年,實現一統大業。打死也要北伐。劉禪無奈只得聽從,每日只以飲酒取樂為事,全不把朝政當回事,然而他是無權啊,自己說了不算,只能韜光養晦,玩鳥遛狗。這是他高明之處,你諸葛不是想北伐嗎,去吧,我樂的清閒,懶於操心。

及至蜀國兵敗,獻城投降,即知大勢已去,投降是唯一出路,即保全了百姓,自己還可活命,也是無奈之舉。這叫審時度勢,是個明白人!

及至被押解到司馬昭那,司馬昭席間以蜀樂試探劉禪,劉禪回以此間樂,不思蜀也。我認為任何一國之君,作為階下囚,能說出此話,表演成分極大。後旁邊一臣提醒其,應說:父輩之墓在川,日夜思之,夢寐難安。這樣有可能放你歸川。劉禪聽完後,不加思索,又照直說了。司馬昭哈哈一笑,原來蜀主是個這樣的蠢才,怪道人言扶不起的阿斗,所言非虛。從此放鬆了警惕。然以我看來是君臣二人演的雙簧,故意裝傻充愣,矇混過關。

正因為這樣出色的演技,才保全了性命,殊不知劉禪在位四十年,在諸葛亮去世後,又帶領蜀國前進了三十年,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然而缺少能臣良將,因此滅亡。最後以一位亡國之君,性命絲毫沒受到威脅,在洛陽病去,享年64,不可不說劉禪不僅有大智慧而且演技高超。若生在當下,給頒個最佳男主角獎,也肯定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