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童夢築起我的播音生涯:修聲而修心,做生活美學家

我出生在徐州的一個美麗的小鄉村,那裡風景秀麗,空氣格外清新,現在已經是四美鄉村了,“青草荷塘處處蛙”是我童年記憶裡最深刻的印象,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在我家門前的荷塘裡捉些小魚小蝦,在庭院裡種些花花草草,我還養了一隻小花貓,也許正是這些童年趣事吧,讓我有了嚮往田園生活最初的萌動。

田園童夢築起我的播音生涯:修聲而修心,做生活美學家

小時候我跟外界唯一的接觸就是聽收音機,每每收聽,我都特別幻想有一天我也可以像收音機的主持人一樣,發出自己的聲音,給父母親朋點首歌,給需要幫助的人出出力,然後就會有很多人聽到我的聲音,喜歡上我。(現在想想那時的我真的是挺天真稚氣的)就是從那時候,一個播音主持的夢想紮根進我的心裡,在以後成長的日子裡,不時遇到一些事情,一次次催發我心中的那一顆小小的夢想種子。

田園童夢築起我的播音生涯:修聲而修心,做生活美學家

讀大學的時候,我參加過很多演講比賽,畢業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了地方電臺主持人,她說我的聲音特別好聽,很適合做播音員,這句話又重新點燃了我心中的夢想,我開始重新思考人生,思考自己的優勢在哪裡,開始接觸網絡電臺,做了兩年的網絡電臺主播,也算是初圓了童年的夢想。

田園童夢築起我的播音生涯:修聲而修心,做生活美學家

後來自媒體開始蓬勃發展起來,走進了大眾生活的視野,我也機緣巧合碰到了一個招募優秀主播合作的公司,合作的項目就是讀詩歌,經過層層篩選,我正式加入這家公司,開始了讀詩的播音生涯,轉眼間已經四年了。

田園童夢築起我的播音生涯:修聲而修心,做生活美學家

詩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文化,在讀詩的過程中,我逐漸由一個詩歌小白變得越來越對詩歌有興趣,真切感受到:讀詩不是讀,而是在用心去體悟那份空靈曼妙與共鳴震撼,讓自己沉浸在作者所描繪的意境之中,讓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呼吸著詩中世界的氣息,讓每一次感受都有新的發現,新的不同,新的美妙,心靈上的衝擊給人一種安寧和強大的力量。

田園童夢築起我的播音生涯:修聲而修心,做生活美學家

線上有時我會在微信群或直播間裡面幫一些禪修老師或者作家書法家來主持一場正能量的分享會,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榜樣的力量,線下我經常參加一些比如幫助新生兒患者的社會募捐活動,一個人發出聲音力所能幫的過程,就是自我修煉的過程,我稱之為“修聲而後修身”。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就是,一個人力量再微小,他也可以散發光芒,影響到周邊的人,這便是成功。

田園童夢築起我的播音生涯:修聲而修心,做生活美學家

如果說童年讓我有了嚮往田園生活的萌芽,那長久以來的讀詩經歷,更加堅定了我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嚮往那種舒心順暢、閒情逸致的生活,畢竟田園生活是詩歌創作一個必不可少的時代背景,家國的飄搖,現實的孤寂,無疑造就了吟遊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美好憧憬,我在讀詩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中自然就受到了這種生活的薰陶神往。

田園童夢築起我的播音生涯:修聲而修心,做生活美學家

如果說服裝是穿在身上的文化符號,那詩歌則是慰藉心靈最好的載體,我希望用自己的聲音讓更多的人從詩歌中汲取到一些審美的力量,希望能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我們不僅要通過漂亮的服飾來美化我們的心靈,更要通過聲音來修行我們的內心,做到內外兼修。


最後,如果要放一個稱謂或者標籤在自己的身上,我希望自己將來可以做一個生活美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