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過清明節

我們為什麼要過清明節

公號ID:lahen0923


我們知道,人生而必死。

就像在曠野裡行走,你遲早會碰到一座牆,這牆上下無限高,左右無限寬,這就是死亡


死亡是一個沉痛的字眼,它代表著最徹底地分別,從時間裡走出,在空間裡消逝。

從30萬年前的智人時代,追溯到2011年的現代社會,地球上累積生活過的人類數量大約為1000億。

2011年世界人口總和約70億,曾經有930億人在地球上生存過,流連過,然後先後離世。

如果人長生不死,這1000億人將塞滿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生物的本能是繁殖和生存,而繁殖的優先級別高於生存。

繁衍的本質是基因的延續,個體即使死亡,基因仍會因為血緣傳承在群體中存在。死亡騰讓了生存資源,群體因此而受益。

死亡只是個體的死亡,人類卻因此而壯大,死亡是物種進化的選擇結果。

死亡賦予生命最絕對的平等和尊嚴,死神邁著同樣的步伐去叩響茅屋的柴扉和王宮的殿門。

死亡同時給我們的一生劃定了最後期限,真正意義上的deadline,逼迫我們在滴答聲裡做出一些有價值的事情。

人之必死,才能最大程度地喚起生的價值,這是死亡的最大意義。

2017年底最火的電影《尋夢環遊記》裡,描述了兩種死亡的方式,一種是肉體的死亡,另一種死亡是在他人記憶裡死去。

每個人的肉體必死,但死亡並不意味著永久的消失。

死後若有人還記得他,那便不算真正地死去,至少他還活在一些人心裡。

總有一些人,即使肉身去了,他的某些遺物,比如思想、文字、事蹟或者觀念,會一直薪火相傳。

我們相信相對論,我們痴迷命運交響曲,我們給孩子朗誦《靜夜思》,於是,愛因斯坦、貝多芬和李白始終還活著。

當逝者遺忘在活人的世界裡,無人掛念時,那才是真正的死亡。

於是,我們會選擇在某個特定的日子裡,憑弔逝者,祭祀先人,以示他們並沒有徹底地離開我們,還在我們意念中長存。

對於逝者的掛念,是清明節的第一層意義。

《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跟少林寺方丈有一段對話。

張無忌問空聞,方丈,在下有一事不明,要向方丈請教。人死之後,是否真有鬼魂?

空聞沉思半晌,道,幽冥之事,實所難言。

張無忌道,然則方丈何以虔誠行法,超度幽魂?

空聞道,善哉,善哉!幽魂不須超度。人死業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佛家行法,乃在求生人心之所安,超度的乃是活人。

清明節紀念先祖,給先人燒上一些紙錢,跟兒女分享他們的故事。孩子們跟著大人一起祭祖,長大後自己繼續這些儀式,綿延不絕。

清明節的祭祀活動成為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傳承方式,亡者不滅,孝道流傳,則香火愈盛,家祚興昌。

《倫語》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祀之目的並不全是告祭逝者,更多的是慰藉和團結生者。

清明節的另一層意義,是為了提醒活著的人好好生活。

如果我們再樂觀一些,將清明節看作一個節日,這個節日有著踏青、出遊、祓禊、寒食和蹴鞠,各種頗有儀式感的活動。

我們常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原因在於儀式感賦予一件事情、一個日子以特殊意義,一種心理上的痕跡,真實的生活感覺。

充滿儀式感的活動,可以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生命的存在感:我曾在某個時刻做了一件標誌性的事情

某一天,我們回首過往經歷,這些或大或小充滿儀式感、里程碑的事件,便組成了自己豐富多彩的人生。

清明節是一個極有充滿儀式感的節日,它給我們帶來一個強烈的心理暗示,這個日子不同於別的日子,這是一個值得銘刻在記憶裡的日子。

生活有了儀式感,便不覺得人生平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