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唐朝書法如此興盛?——僅有李世民的推崇是遠遠不夠的

上一期我們談到唐代書法的繁榮是空前絕後的,詳細情況可以點擊這個鏈接:

現在我們主要談談為何唐代書法那麼繁榮。

唐代書法的繁榮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為何唐以後的朝代也沒能超越唐代呢?這就不禁讓人感到震驚,唐到底有何獨特優勢?

我們仍站在由秦到清2000多年的歷史全局來分析為何唯獨唐朝如此興盛書法?

為何唐朝書法如此興盛?——僅有李世民的推崇是遠遠不夠的

李世民

為何唐朝書法如此興盛?

經過多方查找資料,筆者具體總結如下:

一、帝王正確推崇——書法興盛的根本原因

唐代推崇書法的皇帝有很多,諸如唐太宗、唐高宗、唐睿宗、武則天、唐玄宗等,都大力提倡書法,並且自己也勤於寫字,書法甚好,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最愛書法,王羲之的地位在李世民的推崇下達到巔峰。

《武平—徐氏法書記》記載:“太宗於右軍之書,特留睿賞,貞觀初下詔購求,殆盡遺逸,萬機之暇,倍加執玩,《蘭亭》、《樂毅》尤聞寶重。”

記載了唐太宗下重金求購王羲之書法,並且得到後,在閒暇之餘,倍加把玩,可以看出皇帝對書法是多麼的重視。據統計,唐朝有21位皇帝,有16位書法較好,佔比達76%,足見李氏家族對書法的重視程度。

上行下效,帝王喜愛,下必從之,書法必興。

但是皇帝重視書法並不能說明唐朝書法為何興盛,這樣的說法欠妥。

因為同樣皇帝重視書法的宋朝、清朝,並沒有出現唐朝一樣的輝煌,如清朝,康熙、乾隆皇帝都喜歡書法,重視書法,但並未讓書法大發興盛,反而是皇帝不喜歡的“碑學”書法興起了,當然整個清朝無法同唐朝相提並論。

為何唐朝書法如此興盛?——僅有李世民的推崇是遠遠不夠的

究其原因就在於“正確”二字,唐朝皇帝推崇的是正統的二王書法,也就是魏晉書風,是正確的書法路子,而清朝皇帝卻偏愛館閣書風,無論是皇帝,還是下面的考官,都喜歡漂亮的小楷書,並且以趙孟頫、董其昌的標準化、勻稱化字體為大力提倡的對象,從本質上講,清朝皇帝的書法審美觀念是俗氣的,沒有唐朝皇帝那樣高雅正統,提倡的書風不對,故而康熙乾隆之輩的書法也是俗氣的。

所以,唐朝書法的興盛不僅僅是皇帝重視,而且皇帝提倡的書法是高雅正統的,是正確的學書風氣。帝王正確的推崇重視書法是其興盛的根本原因。

二、以書取仕的有效執行——書法興盛的關鍵

在唐代,將書法納入科舉制度中,寫出一手漂亮的楷書是求得功名的必要條件。

《新唐書》記載了科舉制度對書法的要求:“凡擇人之法有四:一曰身,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辯正;三曰書,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優長。”

其中楷法遒美就是科舉制度的要求。

唐朝有很多書法官職,諸如教書法、抄書經等,都為人們提供進入官僚系統的途徑,是人們謀求功名利祿的一種手段,很多人因為善書法,而加官進爵,如褚遂良、歐陽詢就是因為書法高超而被李世民重用。

在這一強大的功名利祿誘因下,學習書法的人自然增多,這是書法興盛的直接原因。

但是“以書取仕”並不能真正讓唐朝書法走向輝煌,這樣的理解仍然是欠妥的。

唐以後的王朝都能以書取仕,但卻未能走向繁榮,為何?

為何唐朝書法如此興盛?——僅有李世民的推崇是遠遠不夠的

拿宋朝來說,宋代是一個懦弱的王朝,一心只為求得生存,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卻偏安一隅,不思進取,皇帝重視書法,也重視書法教育和選拔書法人才,奸相蔡京就是因為書法好才被宋徽宗招進宮內,這種情況只是比較少而已。

其原因在於“有效執行”,宋朝以書取仕制度的不能有效執行,很多古代書法名作落入了王宮貴族手了裡,成為藏品,使得多數學者無法窺探古人真跡,而且因為戰亂,很多古人真跡已經遺失,能夠目睹古人真跡的人是非常少的。米芾當年為了得到王羲之真跡,花“十五萬錢”重金求購,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在社會上流行的是翻刻的淳化閣帖刻本,這種石碑上的刻本已經失去了原本的魏晉風韻,筆法蕩然無存,學書困難重重,致使無法“有效”學書,就算學書,也看不到古人優秀的書法真跡。

再加上宋朝多數官員極度的腐敗,以書取仕更無法有效“執行”,就算執行了,也學不到真正的本事,那都是為了迎合時風的投機需要,形成“驅時貴書”的不良風氣,宋朝當然不會出現書法繁榮的景象。

所以,有效的執行以書取仕的制度是書法興盛的關鍵。

三、開放的文化背景——書法全面興盛的決定性因素

在帝王的提倡下,並設置以書取仕的社會制度,是書法興盛的必然條件,而真正讓唐朝書法呈現出多元化、全面化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開放的文化背景。

想必大家肯定對唐朝文化的開放程度有所耳聞,眾所周知,唐朝是一個全面開放的王朝,政治、經濟、文化全面開放包容。

服裝上,唐朝衣著非常暴露,流行薄紗輕薄的服裝;對於妓女的態度也不再看不起,妓女也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道德倫理也經常錯亂,比如唐高宗的妻子武則天是自己老爸的的老婆;唐朝也經常出現外國人的身影,國內外文化交流頻繁。另外唐朝實行“三教並行”的制度,即儒教、佛教、道教並行(又稱為儒、釋、道三教),這意味著唐朝實現了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的文化背景。

為何唐朝書法如此興盛?——僅有李世民的推崇是遠遠不夠的

如此開放、包容、自由的唐朝,書法當然也會毫無拘束髮展繁榮,各種書體、各種風格、各種思想相互碰撞,形成篆、隸、楷、行、草五體皆有書法大家的局面。

反觀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上臺後,對文化進行管束,藝術被用來當做歌頌功德、粉飾太平的工具,南宋院體再次被明朝皇帝的喜好左右,社會形成的書風都是為了迎合帝王的口胃,臺閣體應運而生,這種對文化思想禁錮的現象直到明末才得以放鬆,明末的個性解放思潮得以出現傅山、王鐸這樣的人物。

可見開放、包容的文化背景對書法發展是多麼的重要。

因此,開放的文化背景是書法全面興盛的決定性因素,不開放的文化思想就意味著無法多元化發展書法藝術。

結語

唐朝有了帝王的正確推崇,使書法朝著正道發展,前景光明,又通過以書取仕制度的利益驅動,並且有效地執行這一制度,讓人們對書法的追求有了物質保障,增強了人們對書法的重視和普及,再加上開放的文化背景,書法呈現多元化發展道路,唐朝書法如此繁榮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何唐朝書法如此興盛?——僅有李世民的推崇是遠遠不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