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黃金,曾經流通於世界長達數千年的貨幣之王,當之無愧的貨幣界扛把子,在當今波詭雲譎的世界金融體系內,被美元囚禁於牢籠,高高供於神龕之上,不再是流通中的金錢,而是異化為金錢追逐的標的。這是怎麼回事?黃金還有王者回歸的可能嗎?

比特幣,新技術驅動下數字貨幣的靈魂代表,在2017年創下每枚20089美元的價格新高,全球為之瘋狂。這個數字技術加持的後起之秀,又會不會成為貨幣界的新霸主呢?

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沿著貨幣的演化脈絡才能看得清。


貨幣進化簡史

人類社會從石器時代進化到青銅時代用了漫長的250萬年,而從青銅時代邁入當代則只有區別5000年,18世紀工業革命的爆發,又促使此後人類社會以更大的加速度不斷進行迭代。這背後的邏輯也很簡單,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鏈接在持續強化和深化。這種鏈接表現為勞動分工、社會協作、知識分享、貿易往來等形式,而金錢,正是這種鏈接的強紐帶。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錢是什麼?人人愛錢,卻未必知其本質。錢是香車寶馬愛馬仕嗎?NONONO,這只是表象。錢,本質上講,是調配社會資源的資源。貫穿整個漫長的人類發展史,錢的本質從未變過,只不過其呈現形式在不斷迭代。

早在公元3200年前,位於底格里斯河與幼法拉底河(兩河流域)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考古挖掘出古巴比倫王朝時代的契形文字泥板,上面記錄有交易信息,這揭示出人與人之間相當早期的鏈接與協作。

隨著人與人之間鏈接與協作一點一滴的積累和提升,人類社會步入青銅時代。沒錯,青銅本身,也是人與人協作之下的產物。在青銅時代,生產力大幅提升,社會分工也就更細,張三釣魚,李四養雞,你可以種菜,他可以織衣,然後大家互通有無,這便是物物交換。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這也是錢

隨著協作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商品的種類更加繁雜,物物交換的弊端開始顯現,於是一般等價物登陸上舞臺,如貝殼、珍珠、布匹、糧食、鐵等。這個一般等價物就是古典意義上的貨幣,也就是錢,其定義為:已經存在的、具有穩定價值的、便於交換商品的特殊商品。

經過長期的實踐,人們逐步達成共識,最好的一般等價物應具備如下特徵:數量有限,容易計量,便於交換,不易偽造,市場公認,可以長期保存。黃金,完美地符合以上全部特徵!此後事實也證明,歷史上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文明都不約而同地將黃金作為硬通貨。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最早的金幣:呂底亞金幣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流通用的金幣

儘管黃金從自然屬性上看確是非常完美,但是應用中卻也有弊端。特別是在16世紀航海大發現之後,隨著人與人之間的鏈接開始深入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黃金作為貨幣使用的弊端越發明顯:與遠程交易對應的是黃金攜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問題,與高頻交易對應的是黃金的磨損和劣幣驅逐良幣問題。

在這不可調和的矛盾之下,貨幣的形態開始脫實向虛,向著更高級的形式進化。此後貨幣的進化路徑並不複雜,也容易理解:人們把黃金存入銀行,銀行開出憑證,這個憑證對應的是從銀行提取黃金的權利,於是所有商品交易便可以用這個憑證進行。這便是金本位紙幣。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可兌換黃金的美元

1944年,美國憑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積累的高達全球75%的黃金儲備家底在世界範圍內強力構建佈雷頓森林體系,即:持有美元可以隨時在美國銀行兌換出黃金,比價為35美元/盎司黃金;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即金匯兌本位——一種變相的金本位。不管如何,彼時持有任何主權國家發行的紙幣,即代表著間接地持有黃金。所以,那時候,美元還叫美金!隨著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全球進入金本位紙幣時代。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不可兌換黃金的美元

但是好景不長,1961年美國深陷越南戰爭泥潭,美元開始無節制增發,持有美元外匯儲備的各國央行一看勢頭不對,開始從美國擠兌黃金回國,美國黃金儲備逐年下滑。1971年,美國已無力承兌,只好強行切斷美元與黃金關聯,至此,在全球建立起金本位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全面瓦解。結果是紙幣與黃金的紐帶被割斷,貨幣的形態再次進行躍遷,全球步入法幣時代。所謂法幣,即法律強行規定使用的貨幣,本身並無與之對應的價值。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馬克恩在資本論中說: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這是因為貨幣的四大核心屬性黃金都有,故而能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長期承擔著貨幣的角色。但如今,全球已經進入法幣時代,脫實向虛後的法幣,失去了貨幣本身應該有的商品屬性,也就是沒有了價值尺度和財富儲藏功能。缺失了價值之錨,法幣就會存在一個天然的缺陷,這便是通貨膨脹。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貨幣的四大核心職能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馬克恩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美元再次毫無節制地濫發,也就是所謂的量化寬鬆,因全球經濟與美元已高度綁定,故而此舉最終引起全球範圍內的通貨膨脹,特別是一些嚴重依賴美元的發展中國家更是叫苦不迭。在這種大背景之下,基於密碼學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構想被一個叫中本聰的神秘極客提出,希望創造一個沒有缺陷的完美貨幣形態。數月後,比特幣橫空出世,此後數年幾經浮沉終於獲得世人認可,更是一舉成為數字貨幣界的一哥。但讓人唏噓的是,比特幣因為2100萬枚上限的原始設定,使其跟黃金一樣成為了稀缺資源,最終的命運是變成資本追捧狂炒的標的,其作為貨幣支付使用的初心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沒了。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未來的路徑

在為時27年的佈雷頓森林體系(1944-1971年)崩盤之後,失去價值之錨的美元很快找到了另一個替代品——石油。在美國超級霸權之下,黃金美元完成了向黑金美元的華麗轉身:國際石油交易必須採用美元結算,美元成為國際貿易結算的主流貨幣。於是當今世界各大經濟體,依然是與美元這套法幣體系深度綁定。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中國曆年外匯儲備

當今美元這套貨幣體系雖然已持續了近半個世紀,但它的確並不完美,甚至還很脆弱。幾乎所有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動盪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美元體系上來。現在我們回到開頭的問題:如果在不久的將來,全球貨幣體系重新洗牌,黃金會迴歸重新成為貨幣之王嗎?又或者讓比特幣肩負起建立全球新貨幣體系的責任?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答案是不會,邏輯也很簡單:貨幣即主權!貨幣即政治!2019年,Facebook發佈天秤幣白皮書,欲建立一個無國界的數字貨幣為全球約27億用戶提供金融服務,結果受到各國央行強烈警告和抵制,這就是明證。

我們還可以腦洞一下,即使全球各國同意拋棄現有的法幣體系,那麼黃金和比特幣能不能從美元手裡接過接力棒?答案是也很難,法幣的癥結在於通脹,而黃金與比特幣,一個擁有自然產量的上限,一個擁有原始設定的上限,故而都不能與不斷增長的經濟同步,可以預期的結果必然是通縮。這與法幣相比,似乎是從一個極端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一問全劇終:黃金還是貨幣之王嗎?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新霸主?

目前,整個世界金融體系可謂波詭雲譎,未來貨幣的進化路徑當下並不明朗。但我們依稀可以看出幾點主脈絡,不妨在這裡先行寫下,以待時間驗證:

1、貨幣數字化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但數字貨幣仍將由各國政府主導,貨幣發行權不會從政府手裡移交給企業。故而它不可能是一種純粹的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

2、這種貨幣擁有彈性的增長機制,以保證與經濟增長的同步,它不會象黃金和比特幣因為有產量上限導致通縮,也不會同法幣一樣存在濫發問題導致通脹。

3、未來貨幣不只是在數字技術上的純粹創新,它一定與現實中存在的價值之錨相鏈接,問題只在於,這個價值之錨是什麼?這個價值之錨很有可能會是一攬子的價值實體,這個一攬子價值實體也有可能會包含有黃金與比特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