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沸騰,科創板“寶劍出鞘” 把穩節奏迎利好!

市場沸騰,科創板“寶劍出鞘” 把穩節奏迎利好!

11月5日, 科創板的消息一出來,市場立刻沸騰了。等到下午證監會的相關具體解釋出來,我直覺就兩個字:穩了。但是下午證監會的具體解釋出來後,創業板指數市場強勢翻紅。

今天,新聞報道說,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上午之所以市場這麼緊張,是因為當前羸弱的市場環境。上午看到新聞,又是科創板,又是註冊制試點。大家立刻聯想到的是擴容二字。

這個解釋一出來,可以說,市場疑慮煙消雲散。首先,科創板從長期看,是資本市場的重大制度性利好。因為A股這些年看起來指數很弱,在根本上,並不是中國經濟沒有增長。而且很多新興產業公司沒在國內上市。從而沒有給指數帶來貢獻。

騰訊從2008年底至今,漲幅起碼三五十倍。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雖然上市時間不一。但是憑直覺去想,這些公司最近十年,都是十倍以上的增長。如果互聯網新興企業,全部是在A股上市,即便是給他們20%的指數權重。那估計我們的上證指數也許都到達4000-5000點了。

其實業內也一直呼籲,要給那些真正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公司,上市的機會。不能被傳統的上市門檻卡住。這個時點推出科創板和註冊制時點,我感覺出發點是讓好企業上市,而不是為了降低門檻大擴容。

市場沸騰,科創板“寶劍出鞘” 把穩節奏迎利好!


按照之前情況推斷,盈利門檻相對寬鬆,保證優秀新興產業公司上市,可能是科創板的一個最大特點。所以這個事情,本身,是一件非常正面的事情。

節奏把握好了,則不必擔憂。投資者擔心的擴容,本質上擔心的是,在如果羸弱的市場環境下,市場資金分流的問題。但資金分流的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度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證監會說的很清楚,會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其實在市場環境比較好的環境下,歷史經驗表明,市場並不怕擴容。相反,高成長企業,能夠推動市場進一步走好。2013年-2015年後的牛市行情,就是新設置的創業板主導的。

目前,市場面臨的一個主要矛盾是股權質押問題,相信相關部分肯定能平衡好,這個度的問題。合理的擴容,在讓好公司上市,同時也是吸引了更多的場外資金入市。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一個市場全是爛公司,就算幾年不擴容,場外的資金也未必會進來。

所以擴容本身既有資金分流的性質,也有吸引場外資金的性質。關鍵,要讓好公司成為擴容對象。另外,這幾年的小盤股邊緣化的行情,本質上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特殊階段決定的。最近幾年,高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行業,已經進入了巨頭寡頭時代,贏家通吃的特徵明顯。這種產業格局,在很多行業都比較明顯。這也決定了這個階段,大盤股更強勁。

如果未來出現新的產業浪潮,小公司在產業高速增長中的速度仍然會很快,小盤股也未必會比藍籌股差。另外,小盤股的活躍往往跟貨幣寬鬆程度有關。2015年底之後,美國開始收縮貨幣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也開始收緊。a股和港股的小盤股也開始疲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