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閃電》:二戰前夕的奧運會充滿歧視,黑人小夥卻獨攬4金牌

《奧林匹克憲章》中有這樣一段話:

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並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這被稱為現代奧林匹克精神。

奧運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現如今有206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奧運會無關政治,只講體育競技,象徵著公平和和平的偉大精神。然而歷史上有這樣的一屆奧運會,淪為了政治的陰謀,成為了德國納粹對準世界的一把“槍”,那就是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

《黑色閃電》:二戰前夕的奧運會充滿歧視,黑人小夥卻獨攬4金牌

1932年國際奧委會將會址選在柏林,當時納粹尚未登臺,但已蠢蠢欲動,納粹分子十分仇視和反對奧運會,認為這是“猶太人”和和平主義者搞的花樣。但在1933年希特勒奪取了德國政權後,態度來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他們積極籌備奧運會,開始醞釀一場無恥的陰謀。

《黑色閃電》這部體育題材的電影講述了美國黑人運動員傑西·歐文斯,在種族歧視的世界大背景下,如何化身為一道黑色的閃電,打破人類身體極限,在奧運會上贏得了4枚金牌,刷新了世界個人獲得金牌的記錄,從而粉碎了納粹宣揚“人種優越性”的陰謀。

《黑色閃電》:二戰前夕的奧運會充滿歧視,黑人小夥卻獨攬4金牌

種族歧視的時代

美國黑人地位低下

影片中有一個詞叫“有色人種”,指的是非白人的人種(主要指黑人),他們只能坐在公交車的後排、只能使用帶有“有色人種”標牌的廁所和餐廳,即使和白人上了同一所大學,黑人的地位也遠低於白人。

影片開頭出現一個場景,傑西和好友在運動後準備使用浴室,幾個白人橄欖球運動員攔住了他們的去路,輕蔑地說道:你們來幹嘛?想使用浴室必須要等我們使用完。說完其他人附和到,黑人竟然敢和我們使用同一間浴室,簡直難以置信。

《黑色閃電》:二戰前夕的奧運會充滿歧視,黑人小夥卻獨攬4金牌

聽見這樣的言論,傑西的好友戴夫怒氣衝衝,想要用武力來反抗這種不公平的“歧視”,傑西卻攔下了他,說了一句更為現實的話,如果你這麼做,那麼就馬上會被開除。

黑人是天生好鬥的民族,影片中這個場景故意讓傑西和戴夫裸露上半身,你能從他們健壯的身體中感受到他們與生俱來的力量,但即使如此,在面對“歧視”的時候也只能選擇忍耐,這體現了一種種族的無力感

納粹的人種優越論

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上臺後,就開始宣揚“人種優越論”,迫害猶太人。美國奧利匹克協會收到消息,納粹黨將拒絕猶太人和黑人參加奧運會,於是派出代表艾弗裡·布倫戴奇到柏林實地考察。

《黑色閃電》:二戰前夕的奧運會充滿歧視,黑人小夥卻獨攬4金牌

鏡頭帶領我們走進80多年前的柏林,納粹黨旗掛滿全城,猶太人頻頻被捕。我們能看到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後城市重新的崛起,也能感受到籠罩在城市上空不安的氛圍。

“奧運會無關政治,只講體育競技”,這句話成了雙刃劍,艾弗裡認為美國不該對德國的政治指手畫腳,而應該就體育賽事本身就事論事,加上他成功說服納粹黨取消猶太人和黑人不能參加的決定,最終美國如期參加,而美國的參加也帶領了大批成員國的參加。

在充滿“歧視”視角下的影片,讓人感到壓抑和憤懣。毛澤東說過,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當納粹企圖利用奧運會的時候,奧林匹克的體育精神激勵著像傑西·歐文斯那樣熱愛的體育競技的人,他們對超越身體極限的渴望、對勝利的追求都形成了一股力量,這股力量沒有傷害到任何人,卻給了壓迫者重重的一擊。

《黑色閃電》:二戰前夕的奧運會充滿歧視,黑人小夥卻獨攬4金牌

最有力量的反抗往往是無聲

傑西·歐文斯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他的成功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他的教練L·斯尼特爾。

當傑西自認為自己天賦異稟的時候,他說不努力的人擁有再大的天賦也沒有用,因為成功靠的是人的思想,而不是身體。當傑西因為是黑人而遭遇不公平待遇時,他說這個世界上有人喜歡你,就有人討厭你,你得學會屏蔽這些惡言惡語,勇敢做自己。

他的教導和支持讓傑西從意識上覺醒,面對“歧視”不再自卑,而是勇敢面對,用自己的努力來證明自己。

《黑色閃電》:二戰前夕的奧運會充滿歧視,黑人小夥卻獨攬4金牌

影片中,黑人作為受到歧視壓迫的一方,有兩種不同的反抗心態。一種是用憤恨的態度來表達,一種是用積極的態度來表達。

在奧運會前夕,黑人議員來到傑西的家中,他代表著“憤恨”的一方,希望傑西考慮黑人和猶太人的立場,選擇退賽。傑西一家很吃驚,無法理解馬上要拿獎牌的人竟然被要求退賽。傑西思考良久對議員說出了一番直擊人心的話。

傑西說:當槍聲響起,我就會變得勢不可擋,膚色、金錢、恐懼或是仇恨在一刻都不重要了,在賽場上沒有白人、黑人之分,只有跑得快與慢的區別,就在那十秒你是完全自由的。這就是傑西的競技精神。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得最高榮譽,從而捍衛自己和自己種族的尊嚴。

《黑色閃電》:二戰前夕的奧運會充滿歧視,黑人小夥卻獨攬4金牌

在傑西登上賽場的那一剎,他不只代表他的膚色,還代表著美國,在那一刻,美國政府的榮譽和他的榮譽牽連到了一起。還有世界上期盼德國納粹失敗的那些人,都期盼著傑西的勝利。

當看見傑西勢不可擋的衝破終線,無數人在心中為他歡呼,他成為了美國奧運史上的第一人,成為了“英雄”。傑西用自己的努力為自己,為族人,為美國帶來榮譽,用積極的勝利給予那些歧視者以反擊。最有力量的反抗,從來不是用打架解決,而是用實力告訴那些人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

平等是一代又一代人爭取而來的

影片結尾用嘲諷的手法把“英雄情結”迴歸現實,黑人依舊是黑人,一人之力不足以撼動大環境。

傑西夫婦和教練斯尼特兒盛裝出席為傑西舉辦的慶功會,當走到豪華的酒店門前,卻被服務員攔下,他說:對不起,黑人只能從服務員通道進入會場。

《黑色閃電》:二戰前夕的奧運會充滿歧視,黑人小夥卻獨攬4金牌

多麼的諷刺!宴會里無數的白人在等待著這位“英雄”,而“英雄”卻不能夠享有應有的尊重和公平的對待。

如此骯髒的一刻,傑西夫婦再一次選擇忍耐,他們微笑著相擁著走近酒店的後門。那種微笑自信又從容,飽含力量,此時無聲勝有聲。

影片最高的立意是在這一幕,一名白人小孩索要傑西的簽名,這一意味在新生一代人的心中“歧視”在消失,而推動這一切改變的是正是傑西。傑西夫婦從容的接受了小男孩的請求,他們從容因為內心擁有力量,因為擁有力量,所以期盼,他們知道遲早有一天,黑人會得到應有的一切待遇。

所謂“民主”意味著“平等和自由”,黑人最終能夠獲得平等待遇,是一代人又一代人不懈努力得到的,像曼德拉、馬金路德·金等黑人領袖,他們用他們傑出的思想爭取權益,正如片中所說,勝利靠的是思想而不是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