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斑村來歷

一園斑竹描新景

十里天橋換俊顏

相傳秦時,戶縣城南八九里地就有斑竹。

明朝中後期,這裡以北,斑竹碧綠茂盛連成片,湖泉星羅棋佈,這時已有南北兩個斑竹園村。在南斑以西南(現稱中斑)遍佈荒野灘。到清朝後期戶縣城東區很多村莊發生數年荒災,韓村,周北方悟村朱家堡和羅什等村的居民向南斑竹園西南遷移,組成自然村落,習慣稱為上斑竹園,該村有何朱許周李薛等姓為主。他們勤勞聰惠,和睦相鄰。何朱許王四大姓家業興旺,而何姓更是百里以內很有名望,田產數百數,村西南一里地的何家祠堂僱用護靈衛就有幾戶人家,人稱何家墳(現稱新民莊或新西村)

因他們不斷開懇,發展農業,移民不斷溶入,村容龐大。僅建繁華寺廟有四處之多,於是在光緒八年(1892年)將上斑村命為南斑竹園,原南斑竹園改為中斑竹園。

麗日竹林上

珍珠綠葉中

南斑竹園在解放前後,協同國民黨參議員陳崑山辦三月十五物資交流會(1947年)。1950年至2O00年南斑主辦交流會數十年,為農村市場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77年建成方圓數百里聞名的戲樓,和劇場,劇場估價如今在百萬元以上。可昔被無知的書記趙武村長周行軍,在2010年將劇場拆除。

南斑村村西400米處1950年以建萬豬廠在70年後改農場,主搞良種雜交與推廣。現村有人口1500餘人,原竹園20餘畝。現僅存4畝,有村民周紅子承包。如今村容整潔,道路寬敞,幾乎是無糧村。該村主要發展葡萄產業和村民務工。

該村雖有123年的發展史,建村雖短暫,發展很快,是十里天橋北界一顆閃耀的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