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客至》,把淪落日子活成世外桃源,向杜甫學習好心態!

760年,結束了漫長躲避戰亂的流離失所,杜甫終於在成都安居,在草堂時期,一直靠朋友們接濟度日。下面是一組有的……有的……的造句。表弟和好友嚴武為他建造了房子,朋友們有的拿來果樹苗種,有的送鍋碗瓢盆,有的送來柴米油鹽醬醋茶,有的為他的牆壁畫畫,在三月份,草堂順利落成。

《客至》這首詩作於761年,草堂落成的第二年。“客至”就是客人來到我家,據考證,這位客人是當地縣令,縣令大人來看望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古詩《客至》,把淪落日子活成世外桃源,向杜甫學習好心態!

首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今天的杜甫草堂成為了旅遊景點,杜甫當時的草堂很偏僻荒涼,處於一個只有幾戶人家的村子。“舍南舍北皆春水”,他的草堂被浣花溪環繞,這裡專門用了個“春”字來突出這裡的生機勃勃。

“但見群鷗日日來”,“但”說明只有鳥來,言外之意是沒有人來,如白居易詩中的“門前冷落鞍馬稀少”,“鷗”是沙鷗,杜甫這裡用了《列子·黃帝篇》中“鷗鷺忘機”的典故,杜甫藉此表達自己遠離喧囂的悠然自得。彷佛在說,俺過得神仙般生活哦!

古詩《客至》,把淪落日子活成世外桃源,向杜甫學習好心態!

頷聯: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花徑不曾緣客掃”,客人來到,杜甫居然不打掃衛生?這也太懶惰了吧。“花徑”,杜甫在這裡有小得意的感覺,杜甫在說,看看俺家這裡,到處是花兒,俺可捨不得打掃掉。

“蓬門”是蓬草編制的門,這裡主要是表達它的簡陋,因為杜甫自己深居簡出,自己從來也不出門,今天第一次為客人打開,也說明這裡很少有人來,還是在表達自己的怡然自得。不得不佩服,詩聖這拐彎抹角的含蓄。

頸聯: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盤飧”是飯,而且多少還有點肉的意思,我沒有兩道菜,只能給你端一道菜。在古代,沒有今天這樣的物質豐富,也沒有今天的鋪張浪費,用一道菜待客是常見的事情,所以杜甫這裡並不是說明自己很窮苦,是在表達一道菜足夠請客了,很知足了!後面的酒也是如此,沒有新釀造的酒,只有存儲下這點捨不得喝的酒,有酒有肉,這裡沒有自卑,只有悠然自得。

古詩《客至》,把淪落日子活成世外桃源,向杜甫學習好心態!

尾聯: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肯與鄰翁相對飲”,以前交往的都是達官貴人,今天他和鄉親們打成了一片,經常和隔壁李大爺一起喝酒,相處得很融洽,“隔籬”是杜甫故意用的兩個字,自己和鄰居的院子只隔了簡單的籬笆,表明自己生活得很舒服。

杜甫是一個特別真誠的人,特別真實的一個人,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很多做人的功夫,做人的境界。草堂時期也是這樣,在他的詩當中,草堂浣花溪一帶簡直就像是世外桃源,像天堂一樣得美好。這個時期,杜甫靠高適、嚴武按月給他寄銀子,就靠這個生存。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是淪落到底,但是好在遠離戰爭,遠離戰亂和逃亡,所以他特別珍惜這段時間。這個時候,其實仍然是處於逆境之中,但是杜甫有一個良好得心態,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