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小时卖断货,家居巨头宜家的电商“处女秀“为何给了小程序?

——你买宜家家居是通过什么方式?

——到线下门店购买。

如果你的城市没有宜家呢?

近日,宜家就用小程序开了一家“快闪店”,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宜家商品,不但可以买给自己,还能送给好友。


24个小时卖断货,家居巨头宜家的电商“处女秀“为何给了小程序?

这是宜家和微信首次合作推出全球首款电商小程序----“IKEA宜家”, “快闪店”一上线就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从27日上午10点到28日下午3点,一共有226万访问量,共有2895个订单,售出2952个套装(除取消的订单),其中45%订单来自目前没有宜家商场的城市和地区,55%订单来自有宜家商场的城市和地区。

“这个数据是让我们很惊喜的。” 宜家的对外沟通经理殷丽芳说。

不用开线下店

就能把宜家卖到149个城市

宜家拥有25个线下店,想要突破线下店的局限容易,用电商的形式即可。但如何让没有体验过宜家家居理念的消费者直接感受并容易接受,就需要更值得信任的传播土壤和绝佳的用户体验。

微信月活用户已达10.58亿,小程序日活用户则达2亿。关键点是,微信是熟人关系,更值得信赖,而小程序无论从转发、显示、转化体验都会更加直观,崇尚用户体验的特性与宜家的价值观非常一致。

就这样,“快闪店”支持全国149个城市和地区的销售和物流,突破了原先20个城市25个商场的局限。上线首日,45%订单就来自目前没有宜家商场的城市和地区。

作为一家看重品牌的企业,宜家的“快闪店”小程序需要具有自己的品牌感和独立性。

和微信团队沟通后,宜家了解到小程序能够帮助其实现品牌独立自主性。小程序属于品牌自身的服务体系,其产生的商品和会员数据都由宜家自己掌握,属于品牌自有渠道。

此外,宜家使用小程序的功能,还省去了自行开发不同版本的适配问题。

24个小时卖断货

宜家的“快闪”怎么玩的?

“快闪店”小程序的搭建是基础,但如何搭建场景、创造话题、产生优质裂变?宜家用了几招完成了这次的“处女秀”。

宜家官方公众号共有1500万粉丝,宜家于8月25日推文告知,并提醒粉丝预约“开售提醒”,并于8月27日宜家家居快闪店上线当日,又一次公众号推文提示。仅用一天,“一吻上墙和“FIKA时刻”两个套装全部售完。

“快闪”的新鲜度可迅速引爆话题

为了创造话题,宜家选择了“快闪”的形式,选择限定的商品和数量,并将活动时间限定为两周。

之所以选择“快闪”的形式和给用户创造新鲜感有关:“快闪”的速度更快,更讲究效率,非常容易在封闭而庞大的微信生态中传播,可迅速产生话题反应。

之所以选择“快闪”,是因为速度快、效率高,非常容易在封闭而庞大的微信生态中传播,可迅速产生话题反应。

对于后端而言,“快闪店”可以说是一次短平快的尝试,对人力、精力要求并不高,能给企业留有足够时间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也为下一次活动打好基础。

产品搭配具有社交场景

价格设定要更利于转化

上线商品同样需要花心思,在宜家看来,小程序是场景化的,那产品也可以包装成场景化、故事化。

宜家家居小程序把销售的产品包装成五个家居场景切入,这五个场景分别是:

“白色放映厅”、“FIKA时刻”、“一吻上墙”、“自定义浴室” 、“好味即存”,可以看出,这些场景都具备几个特点:

1、家居常见场景,利于产生共鸣。

2、向往优质生活,刺激购买和分享。

这些产品都是美好的,代表宜家对于家居口味和生活方式选择的商品。

24个小时卖断货,家居巨头宜家的电商“处女秀“为何给了小程序?

这些场景里的商品都是以套装组成,帮助消费者省去了线下挑选和搭配的环节。为了让小程序的产品更具“独家性”,虽然套装里的单品可以在线下店购买到,但套装仅限在小程序上发售。

从价格来看,产品基本定位在百元以下,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并且转化,其次,收纳盒、挂扣、抱枕、咖啡壶这类小件商品,不管从安全还是成本上,更容易做物流配送。

“送礼”玩法形成第二轮裂变

为了更进一步刺激分享,宜家小程序还提供好友赠礼服务,用“传情”的方式让用户随时随地共享家居灵感。

用户可在快闪店内选购主题概念套装,付款后可直接分享小程序“礼物”链接至好友微信,受赠者在链接中填写地址后,即可等待“礼物”上门。收到礼物的朋友,还可以直接转发到朋友圈,形成裂变式爆光。

24个小时卖断货,家居巨头宜家的电商“处女秀“为何给了小程序?

下一步,宜家会用小程序“打前站”,提前了解到未开线下店城市用户的需求并做好前期品牌知名度提升,据了解,宜家将在2019财年新开设六个商场。

除此以外,宜家还基于小程序能力推出宜家会员中心、宜家家居指南等功能,更多线下合作体验如虚拟购物袋等也已在开发中。

相信宜家和小程序的化学反应将会越来越精彩。

“不用开线下店”,这一新的零售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商户接受并应用起来,这和近期大众听到的新制造是一个发展趋势,新制造是利用好社交互联网下的依据大数据的按需制造,利用好的企业不会出现像以前货物生产过剩和产品过度积压的情形,生产制造企业利用大数据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上也会控制的很好,以前的粗狂式盲目式发展的企业及未利用好社交电商的企业大部分很难再持续下去...新制造正在向互联网制造(解决人与物链接问题)、区块链制造(解决从生产到消费者产品质量问题)、大数据制造(解决货物积压、过剩及成本控制问题)等高新尖的方向快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