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為什麼總是喜歡宅在宿舍?

寶貝BigFat


現如今,“放假就想家裡蹲,朋友只在微信裡,家人許久不聯繫,娛樂主要靠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的常態,大學生總宅在宿舍也就見怪不怪了。這背後的原因,除了大家所說的“窮”之外,還可能是出於他們的自主選擇。

那麼,為什麼大學生都不愛出門了呢?

1.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

互聯網服務業的發展,比如,淘寶、外賣等送貨上門的服務使得大學生可以一整天都在宿舍睡覺、刷劇、打遊戲,讓足不出戶成為了可能。

而且,豐富的線上社交讓大學生在獨自一人的情況下, 也會產生“我不是一個人”的錯覺,彷彿獲得了社交的滿足感。但值得注意的是,網絡社交無法成為面對面社交的替代品,有心理學研究發現,面對面的人際交往對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而線上社交卻不具備這樣的功能,過多的線上社交甚至會有反效果。

2. 出門社交對許多大學生而言成為了額外的負擔

大學中流行著一句話——“績點、社交、睡眠你只能選兩樣”。

在如今這個高焦慮的社會,即使是在象牙塔中的大學生也無法倖免,選擇了績點社交睡眠三樣的大學生可能每天都處於飽和且疲憊的狀態。而另外一些大學生,為了尋求生活的平衡,或者說更輕鬆的生活狀態,則選擇了放棄社交的部分,將“宅在宿舍”作為一種調節、放鬆的方式。

3. “喪”文化的流行

近年來,“喪”文化開始流行,這也使得更多人選擇了“宅”。大家不再說著正能量的雞湯,相反地,“葛優癱”“我想做個廢人”反倒成為了潮流。“吃飯”、“睡覺”和“宅”都變成了可以被接受的興趣愛好,甚至有時一本正經地說自己旅行的人,反而會被嫌棄“假文青”或是“小清新”。有的大學生認為自己需要歸屬於當下這種“喪”的流行文化,不願意成為異類,因而選擇宅在宿舍。

4. “自我”以及“個人主義”的盛行

現在的年輕人其實是很“自我”的,過去的集體主義思想在當代大學生身上的體現越來越弱了。

可是,在走出宿舍,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人們不得不遇到一些需要妥協的時候,甚至要做些違心的事。現在的年輕人更不願意去妥協或者讓步,不想因為他人而委屈了自己,也不願承擔社交中可能產生的一些責任和義務。這也促使他們選擇了“宅在宿舍”。

你也是喜歡“宅”的人嗎?留言告訴我們你的原因吧~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3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知我心理學


說穿了還不是因為懶。

宅在宿舍裡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情:

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困了睡覺,醒了叫外賣,肥宅快樂嘛,一天就這麼輕鬆地就打發掉了。

更何況,在宿舍裡還有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大家一起叫外賣,開黑打遊戲,簡直美滋滋啊!

但是我真的不建議大學生總是宅在宿舍裡。

如果一名大學生的日常就是呆在宿舍裡吃外賣打遊戲,那簡直是太糟糕了:

不學無術,玩物喪志,天長日久,人就真的廢了。

有人說,我可以在宿舍讀書學習啊。

這倒也沒錯。

但問題是宿舍還真不是學習的好地方。

宿舍是什麼地方?

說白了就是休息和玩耍的地方唄。

身邊就是床,眼前是電腦,身邊可能有一群正在打遊戲和閒聊的舍友,不時還會從其他地方傳來外賣和方便麵的香味——

你確定你能學得進去?

這就是很多人寧願跑腿上自習室和圖書館也不願意呆在宿舍裡學習的原因:

宿舍裡,干擾學習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因此,大學生還是多應該在圖書館、自習室、操場上去學習、運動,老是宅在宿舍裡,真的不是一個事兒。

對於大學生而言,應該要有一顆進取心,千萬不要蹉跎而無所作為啊。


吳清緣老師


縱觀大學生活,我發現很多大學生沒事的時候,總喜歡待在宿舍,即使放幾天假,她們最多出去買點東西,吃個飯就立刻回來了,這個我還是深有感觸的,至於待在宿舍裡幹嘛,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但他們為什麼喜歡待在宿舍裡呢?不外乎有這幾個原因。


1、想休息


大學生活,課雖不像高中那樣多,但事情比較多,很多人加入了自己喜愛的社團,或組織,他們的團隊分工任務明確,很多人除了自己的事情要處理,還有許多其他的事情要做,所以忙起來還是比較累的,於是寢室便成了他們的選擇。


2、尋找樂趣


比起去外面,很多人更喜歡待在宿舍,對於女生來說,她們可以淘寶,追劇,刷抖音啊,這些對於她們來說可是永遠不會膩的,而男生呢,他們一般待在寢室,就是“王者農藥”哈哈,一群人在寢室裡開黑,似乎外界的一切跟他們無關,雷打不動啊。


3、學習


說到學習,確實有一些學生在寢室搞學習,她們認真地做自己的作業,大量地刷題,為了拿到自己想要的證書,一鼓作氣買了很多資料,每天堅持做一些,比起去外面浪,不如多花點時間鑽研問題,提升自己。


4、窮


窮,確實是這樣的,畢竟大學生的錢都來自父母,一個月基本一兩千吧,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外,她們還喜歡買東西,你看,又開始淘寶了,然後就“剁手”了,哈哈,我不該買那麼多的,但已經退不回來了。


5、單身狗


待在寢室的基本都是單身狗,別人情侶早出去了,巴不得一天24個小時待在一起,也不怕膩的,他們到處遊玩,或四周走走,逛逛街,然後買點小吃吧,反正情侶在一起,做什麼都是開心的,只要有你陪著就好。


總之呢,待在宿舍的人,都有自己的安排,他們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或娛樂,或學習都行,畢竟外面也沒啥好玩的,或許剛來到學校的時候,還有點新鮮感,但久了,發現宿舍才是最舒服的地方。


——END——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這種情況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評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一、大學管理自由.

高中生的話,在學校裡面有來自於家長和老師的監督。當這些學生進入大學以後,他們會發現大學的生活和高中的生活有太大的差異了,在大學裡面有相當多的時間是沒有課程的,而這些時間基本上是學生自己安排的,所以大學生們在大學期間就沒有像以前高中時候那麼大的學習壓力了,更是遠離了家長的監督。

就是因為大學生們在大學裡面的學習和生活上比較自由,這就導致很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過得相當頹廢和墮落,對於那些自制力不是很強的學生,很容易在大學期間沉迷於各種娛樂活動而不能自拔,特別是各種各樣的網絡遊戲。



二、沒有樹立堅定的目標.

那個高中生在高中期間還有一個比較堅定的目標,就是通過高考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

這些學生們在進入大學以後,沒有來自家長和教師的監督,沒有學校和社會給他們高中時候考大學的明確目標。如果這是吃雞的大學生,沒有在大學裡面給自己設定一個堅定的目標的話,難免就會陷入迷茫之中,如果長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目標,那麼這些大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轉入遊戲和娛樂之中,最後慢慢的接受宿舍的安逸生活,一步步的成為宿舍裡面的宅男宅女。


三、沉迷於遊戲、視頻.

那些經常宅在宿舍的大學生,主要沉迷的是網絡遊戲和各種各樣的視頻。

這些學生在高中時期就喜歡玩遊戲,但是那個時候迫於升學的壓力以及來自於教師家長的監督,他們的遊戲時間就比較少,也限制了他們玩遊戲的慾望。這些學生一旦進入大學以後,大學本身就會提他們提供了比較自由的管理環境,再加上他們以前就有的那種遊戲慾望,他們在宿舍裡面玩遊戲的慾望得到了很大的釋放,慢慢的就會沉迷於網絡遊戲;而有的大學生在宿舍裡面主要就是看各種各樣的電視劇和電影。


四、性格因素.

有不少的學生進入大學以後,因為她們的性格比較沉悶,喜歡宅在宿舍,這樣的大學生不喜歡社交和娛樂活動,更喜歡一個人獨處和安靜,這時候的大學宿舍恰恰為這種性格的學生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環境,所以這部分學生就喜歡宅在宿舍裡面。


饕餮視聽


一是沒錢,有想浪之心卻無能浪資本;二是身體好,好吃懶做卻不胖;三是沒有那麼大的心理壓力需要釋放。

上大學最直觀的問題就是錢少!由於自己不能賺錢,花的每一分都是父母的辛苦錢。支撐一個大學生上學的花費已經夠多了,再出門去還得增加各種花費。不如宅家,省錢省事。

其次,上大學時候其實不僅懶得出門還懶得動,連跑操場都不想跑,基本上都是窩宿舍睡覺。這主要是人的身體在巔峰,無需保養就可以過得很好。不像老頭老媽子,一天不動就沒食慾。

而最關鍵一點則是,大學生活其實挺豐富多彩的。並沒有很大壓力需要去散心。對於其他工作一族,工作壓力大了則需要去釋放。


優己


作為一個二流大學二年級的大學生,我覺得根本原因在於懶惰和貧窮。

我也喜歡宅在寢室,我的內心每時每刻都在抗拒者學習,但是有的時候又不得不去學習,因為我有慾望,我想要拿獎學金。

或許有些人不屑於區區一點獎學金,可能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吧!

再來說一說,為什麼我們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去學習呢?總是上課玩手機?本質上還是因為不想勞動,因為現在學習的一切都是為了以後的生存。

總有普通的人終其一生的努力生存。


這個柚子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新聞報道或者是雜誌期刊中,經常能夠看到當今大學生的那種懶散生活狀態,其中最顯著的代表就“足不出戶”,睡覺睡到天昏地暗和徹夜通宵的打遊戲等等,其共同特點就是喜歡宅在宿舍,很多的大學都出現了“宅男”和“宅女”,尤其不喜歡社交和外出活動,那麼為什麼大學生會這麼喜歡宅在宿舍呢?

我覺得可能有下列幾點原因

NO.1 自由的大學生活導致的過度娛樂

大學的生活和學習相較於以前的高中有著很大差異的,大學沒有以往高中學習的壓力,更遠離了家長的監督,同時大學給予學生很高程度的自由,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基本上沒有以前高中所強加給學生的各方面的要求,所以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是比較鍛鍊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學習能力。但是這樣自由的管理方式也會盡最大可能的釋放學生頹廢與墮落。對於自制力不強的學生來說,是很容易沉迷於大學的娛樂生活中的。慢慢的便集中於宿舍的娛樂中無法自拔。

NO.2 沒有在大學樹立一個堅定的目標

大學在賦予學生自由的同時也讓很多學生陷入了無盡的迷茫,這樣的感覺相信很多剛入學的大學新生在接觸大學生活之後都會有這樣的感觸。沒有來自家長和老師的監督,更沒有學校和社會更加給予你一個像高考那樣堅定的目標。那麼在這時候如果沒有自行樹立一個支撐自己學習的堅定目標,難免就會陷入迷茫中,如果長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目標,那麼很自然的就會將自己轉入遊戲和娛樂中,最後便慢慢的依賴並且享受宿舍的安逸,一步步變成大學生中的“宅男”和“宅女”

NO.3 沉迷於網絡遊戲

在那些“足不出戶”的大學生宅男中主要佔大比例是“沉迷於網絡遊戲”,只有小部分的宅男或者宅女沉迷於電視劇和手機。至於其中的原因想必也是很簡單的,因為以前在高中時期就已經喜歡玩遊戲,但是迫於高考的壓力和家長的監督,極大的壓縮自己的遊戲時間用於高考複習工作,同時也限制自己的遊戲慾望。但是一旦進入大學,大學本身就為學生提供這樣自由管理的條件,再加之以前所積累下的遊戲慾望,必然會在大學這樣“肥沃的環境”下得到最大的釋放,其程度可以說是“肆無忌憚的瘋狂”,一步步淪為遊戲的奴隸,也慢慢的變成“足不出戶”的宅男或宅女

NO.4 性格比較沉靜,比較不喜歡交流

這樣一種性格很多宅在宿舍玩遊戲學生都會這樣的特徵,只是前者是因為玩遊戲而喜歡宅在宿舍,後者是因為性格沉悶而喜歡宅在宿舍這種學生比較不喜歡社交和娛樂活動,更多的是喜歡一個人的獨處和安靜。而這時大學宿舍恰恰為這類性格的學生提供了一個適合的環境,所以自然就會喜歡宅在宿舍。但是這類型的學生還是比較少的


對於大學生"宅在宿舍“的現象在每一所大學都是會存在的,只是比例大小的問題,但是一般來說檔次越高的大學,這樣的比例越小。但是還是應該提醒大家,大學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利用這些時間去學習知識或者增長見識對自己以後工作有很大的作用,如果現在選擇了安逸,那麼以後進入社會必然要為現在的這種安逸犧牲和付出的更多。

宿舍是墮落的開始,希望大家能夠多走出宿舍,可以去圖書館看書學習,相信我,這其中獲得的價值一定會比電腦遊戲更飽滿和有趣。


感謝你在無數篇回答中閱讀到這篇回答,可能是處於一種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識即是一種緣分,祝你每天擁抱好心情,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骨子裡的謙卑


現在大學生普遍都宅在宿舍,在宿舍的時間可以貫穿整個四年,對於為何宅在宿舍,我認為有多方面原因:

1,上了大學,課程相對來說很少,有很多業餘時間來自由安排,大學生都是從高中苦學過來的,突然這麼放鬆,又無人管束,自然就隨著自己的想法來了,想宅在宿舍就宅著,多久也沒人管。



2,宅在宿舍並不表示沒事幹,現在手機電腦人手一個,只要有了手機,一天都有事做,玩玩遊戲,看看視頻,聊聊段子,一天也過的很充實。而且大學宿舍是個多人群體,不必擔心說自己一個人只玩手機會孤單,玩手機玩累的大家一塊聊會天,或者一塊開黑玩遊戲,不會孤獨的。



3,現在一切都可以在宿舍完成,外賣送到宿舍門口,吃喝拉撒可以一步式完成,時間長了大學生只會越來越不想動,越來越宅。你可以想象一下自身,自從外賣興起,你是不是感覺出門買飯的次數更少了?



4,出去玩耍是要錢的,沒錢你去哪😳?頂多在本市內轉轉,再好的景色看四年也看夠了,但要走出這個城市,又需要錢,學生時代除了土豪,哪有那麼多錢?考慮到花銷太大,還是宅在宿舍吧,反正手機也很好玩,舍友也很很好聊天!

5,也是現在大學裡的課餘文化活動很少,大學是個散養模式,不強制,大部分大學很少舉辦啥全校性的活動,說實話我認為強制學生參加一些活動是好的,不然全靠每個人自願參與,那能有幾個人,久而久之,各項活動也就無法進行了。



6,大學宿舍是墮落的溫床,我也是從大學過來的,宿舍一共6個人,只要有一個人開始宅,開始成天手機電腦不離手,時間一長,宿舍其他人準受影響,準會被拉下水,但如果宿舍有一個愛學習的,卻很難帶動別人去學習😊,而且最後很大可能也被拉下水了,這真的是個未解之謎!


世事時光


我是學醫學的,就拿我同學來說,宅宿舍的原因真的,挺五花八門的,也挺無奈的

1.有錢嗎?

有錢就出門,沒錢還想去浪?月初清明才放假去浪了,三月三又去浪?月底還有五一假期呢,到時候又不知道去哪浪。直接這一點就難倒一批人

2.天氣好嗎?

我在桂林,這裡的天氣真的很詭異,很煩,比如每到上體育課,如果是下午上體育課,上午下雨,那中午就會雨停,然後開始颳大風,把地板吹乾,下午繼續正常上體育課。這個死循環循環了我整個大一的生活,現在大二仍然還在繼續。我這週五上午體育課,週六放假,週日補週五的課,週六下了一天的雨,週五上午地板又幹了,又要去上體育課。

而且還有一個很難受的就是南風天,地板溼的難受的要死,衣服常年等著幹不了。

所以天氣這麼差,都不想出門,只想在宿舍睡大覺睡醒就去吃飯。

3.有人陪嗎?有對象嗎?

一個人去玩多沒意思嗎,想想一個人的電影,一個人的火鍋,一個人壓馬路,一個人吃烤魚,沒人和你一起那有啥意思嘛。沒有對象,沒有人陪,出去幹嘛?宿舍多舒服啊,睡醒就起來打遊戲想幹嘛幹嘛

4.你有實驗嗎?

我是學醫的額,常年有實驗,有課題要做。有時候我同學暑假都還要留校,盯著他們自己養的小白鼠啊,細胞什麼的,一步都不能走,一走了細胞什麼白鼠什麼的死了,那就要重新買,又是一筆大花銷,還會給老師批一頓,難受的一批。

5.你有考試嗎?

學醫的都能理解吧,病理、生理、病生、局解、系解、毒理、藥理、分生、細生、普生、免疫。。。。等等等等學到你想吐,一本書五六百頁,翻到哪裡都是重點,你還想出門浪?還想去別的城市快活?是學得太好了,還是想掛科了?

所以哪裡是我們不想出門啊,出門都冒著多大的風險啊,簡直難受,想哭


叫我小羅就行


大學生現在的生活可以說是四點一線了,早上起床發現已經十一點了,臉不洗牙不刷,磨蹭磨蹭就到了下午,心裡想在睡會一下就到了下午五點,於是乎才發現自己在床上癱了一天,這才想著出去買點飯。

當然這並不是說大學生對生活沒有追求,只是他們對於生活沒有了新鮮感而已,當時剛來大學的時候可能是各種憧憬,想象著自己以後怎麼學習,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做幾個兼職掙點錢,但是後來都化作了宅在宿舍。

宅在宿舍說明宿舍有比外面更吸引他們的地方,譬如說有的同學打遊戲幾乎可以一天一夜都不睡,就坐在床上,在宿舍一呆就是一天,甚至連上廁所都嫌煩,飯都是靠同學帶來的。

另外一種就是懶了,他們一般就是夜子型的,晚上熬到很晚,其實他們只是在無聊的刷著手機,逛個淘寶,然後早上就一直貪睡在床上不肯起來。

最後一點恐怕最慘的就是他們是單身狗了,因為沒有女朋友,很少逛街,所以就乾脆宅在宿舍,不願意看到外面虐狗的畫面,說實話也挺心疼他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