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總是馬虎丟分,有什麼好的辦法能避免呢?

梁景發


很多孩子成績不理想,都被老師和家長歸類為馬虎和粗心。每次考試前,父母就抓著娃像馬景濤附體一樣搖:崽啊,認真點啊,細心點啊,保證不要為了粗心丟分啊!然後孩子就像瓊瑤女主小白花一樣委委屈屈地說:我保證!

最後考完了卷子發下來一看,父母又氣了個倒仰,各種抄錯,漏看題,還是因為粗心扣了分。其實孩子也很納悶,我也不想的,我明明仔細看了,為什麼還這樣?

其實我們都誤解了粗心。如果單靠一句簡單的“細心點”就能改變,那粗心就不會成為一個困擾大家這麼久的問題。粗心,其實和個性有關。不信你去看,粗心的小孩,無論是寫作業、考試、整理書包、做事情,他是全方位的粗心。

粗心是性格問題

美國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家傑羅姆·卡根根據知覺和思維方式把人分為衝動型和思慮型兩種。

衝動型

這就是那種反應敏捷、迅速、提筆就做題的學生,但是他們往往考慮不周,學得快但是錯誤也多。他們上課很愛舉手,但是答案常常會有漏洞。他們的思維特點是非常跳躍,容易產生聯想,看到A就想到B。生活中那種反應奇快,特別會接話的人多屬於這一種。

思慮型

思慮型的特點就是想問題深思熟慮。如果做選擇題,他一定會把四個選項都看完才選。反應比較慢,學東西也會慢一點,但是準確率高。思慮型就是那種認真的性格,他們上課不愛舉手。因為衝動型的同學舉手的時候,他們還沒考慮好。而他們一旦想好了,舉手的時候,多半答案都是對的。

有的孩子屬於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不算太快,會有一些小錯。

還有的孩子是這兩種都不屬於。一種是天才,又快準確率又高。牛蛙,清北的材料。還有一種是又慢準確率又低的。這兩種其實都比較少見。

其實家長多半心裡都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哪一種。其實我和我女兒都屬於衝動型的。我就是思維特別跳躍,看到A想到B,提起C想到D的那種人,反應很快,但不仔細。這對我寫文章當然是一個好事,我能想到很多別人想不到的點。但是思維太活絡了有時候自己都管不住。我自己也知道經常會寫錯別字。即便檢查一遍都不一定能查得出來。因為思維比較快,看一行字就掃過去了。真的不是故意寫錯別字。我之前給阿里妙讀供稿的時候,都是一萬字的文章讀三遍才敢交稿,就怕有錯別字。

我孩子也是,跟她說話經常偏離主題,你說東她想到西。教她一個什麼東西,你還沒講完,她就懂了懂了,會了會了。一到紙面就不行。考試經常漏看題,沒寫單位,數字抄錯,加法變減法等。

這都是因為性格使然。如果父母還有不清楚的,可以對照這個自測表。

天生粗心如何破解

其實也沒有特別好的破解方法,下面介紹兩種方法,都需要長期鍛鍊。

方法一:默唸題目

研究發現衝動型的孩子,可能因為太快了,他拿到題目就匆匆瀏覽一遍,不會認認真真在心裡讀上一遍。所以呢,在做題的時候他僅僅使用了視覺通道,而沒有使用聽覺通道。這裡說明一下,當人在默讀的時候,其實有用到聽覺通道。

換句話說,思慮型的孩子除了用眼看一遍題目,人家還默讀了一遍題目。而衝動型的孩子就用眼睛掃了一遍就下筆了。這樣就會造成信息疏漏。

所以要破除因為性格造成的粗心,就要強制要求孩子再做多一步,默唸題目。這樣就相當於對視覺和聽覺進行了雙重編碼,同時寫答案的時候也默唸一遍。就不容易抄錯、抄漏、少看條件了。

方法二:思維出聲

把孩子錯的題找出來,讓他一邊做一邊把思考過程說出來。這一過程叫做出聲思維。認知心理學認為,出聲思維能降低信息加工速度。這是心理學家鄧克爾在1945年提出的認知方法。這個法子對改善衝動型的認知模式有奇效。而且家長也可以通過出聲思維來掌握孩子思維的全過程。

這樣他能瞭解到,在哪一個思考環節,自己是跳步驟的,導致答案出錯。這比單純的製作錯題集,或者由家長告訴他,你把題目抄錯了效果要好得多。

其他影響粗心的因素

注意力缺失

粗心的孩子大都有一個毛病,就是抗干擾能力弱。就是一有風吹草動他立馬就分心。比如教室進來個人啦,監考老師走過去啦,同學說了一句話啦,前排同學筆掉地上啦,就是一點響動,他的注意力就過去了。等到回過神,因為注意力中斷過,解題思路不連貫,就容易造成粗心,漏題,抄錯的問題。

這種也不是很好解決。兩個辦法。

第一就是讓孩子去快餐廳寫作業,寫完了才準吃。鍛鍊一下抗干擾能力。很多偉人都有在鬧市寫作、學習的經歷,這個挺鍛鍊人的。

第二個就是用番茄工作法,讓孩子學會保持20分鐘專注,無論外界發生什麼都不要受影響。

環境不要太安靜,可以開著電視,放著音樂,人為搞一點雜音出來。家長在旁監督。如果孩子走神,不要出聲,拍拍他的肩膀就可以了。每次練習完,統計一下走神的次數,如果有進步,就要對孩子進行表揚。

字跡潦草

字跡潦草也是導致粗心的元兇之一。什麼q抄到後面變成9了,都是因為字跡不端正。所以要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一定要督促他書寫端正。考試卷面潦草的孩子,粗心的概率非常大。所以平時就要養成書寫端正的好習慣,不能說平時隨便寫寫,考試的時候認真,這是做不到的。

態度不端正

最後一種粗心的原因,是學習態度不端正。孩子打從心眼裡就不想學,那能學得好嗎?動機決定了結果。這種是最令人頭大的。有的孩子很聰明,就是考試成績不好。這就要注意孩子到底是性格衝動,毛毛糙糙,還是對學習本身產生了厭惡。

如果是後者,就不要再抓住粗心不放了,粗心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了,要趕緊想辦法提高學習動力。歸根結底,只有內驅力強的孩子才能讀得好書,只有擁有強烈的內驅力,他才會動腦筋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家長幫他找到了方法,他才會有動力去實施。

總結:

粗心和馬虎,很大程度上說是性格原因。那些學習特別快,但是沒辦法沉澱下來好好思考的孩子,就是粗心的種子選手。要改善這種情況必須讓孩子養成默唸題目的習慣,同時通過出聲思維,讓他自己找到容易粗心的步驟。如果粗心是因為注意力缺失、字跡潦草,態度不端正等原因造成的。那麼就要對症下藥,根據孩子的實際表現一項一項地解決問題。


亦君說書


孩子考試總是馬虎丟分,有什麼好的辦法能避免呢?我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考試是考對不對,不是考會不會,而且考試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除了檢驗知識點是否掌握,還檢驗你對它們是否熟練,像1+1這樣的題很少會有人出錯吧!就是因為大家對這個太熟練了,那麼在考試的時候如果都像這樣熟練的話,那麼大概會很少出錯吧!

就數學而言,我要求學生有三類題是不能出錯的。

一類是計算題,計算的提高就是在掌握了計算規則的前提條件下,反覆訓練。就好比乒乓球羽毛球專業運動員,一天要經過成千上萬次的練習。不能說他們會打球了,掌握住打球的規則,不用練習就能打很好。在熟練規則的情況下,再掌握一些技巧。不能上來就說技巧,要走捷徑。其實,腳踏實地才是任何事情的捷徑。量變才能達到質變。

一類是做過的題,我要求學生寫作業都要獨立完成,每一道題都要有所得,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的想法,把過程寫在旁邊。把存在的問題也要記下來,這樣久而久之解決的問題多了,就沒有什麼問題了。所以做過的題都是經過自己深思熟慮後得到的結果,不能依靠別人或者是其他的解決題目的工具來完成,那是別人完成的,不是你自己獨立完成的。所以做過的題在考試的時候就不要出錯。

一類是會做的題,會做的題在考試當中不能出錯,有很多同學都眼高手低,老師留一些作業一看會做就不做了,我要求的學生必須得把一道題完整的做出結果,做出答案。這樣要求的目的就是,這道題你不僅會做,還達到了熟悉的練習。這樣你就能更有時間去思考後面比較有難度的題。而比別的和你水平差不多的同學更有競爭力。

都說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可能有點誇張,但是現實卻是如此,分數決定了每個學生的命運。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會考試的學生,讓每一分都不要白白的丟掉,儘可能的,多掙一分。可能周圍的同學會有這樣的疑惑,明明這個同學平時還沒我學的好,經常都是我給他講題,為什麼一到考試的時候他卻比我考得高,那麼可能這個同學就比較會考試,所以我希望每個同學都做一個會考試的孩子。把會的全都能做對,而且不會的,也能根據考試的規則,寫一些步驟讓老師儘可能的多給一兩分。

祝每個學生在考試中都取得好成績!


包頭初中數學輔導


考試的時候,難題會做,簡單的題目卻出錯。試卷一發下來,孩子馬上就能把錯誤的題目改正過來。唉,本來數學可以考90多分,卻偏偏考出來的成績是80分上下。

如果這樣的孩子考試時可以更加細心,認真地檢查,他們的成績將會非常的喜人呢。那麼,如何培養他們良好的考試習慣了?

考試馬虎的孩子,不僅考試時粗心大意,平時完成作業時也會丟三落四的。所以,我們第一步要要求他們靜心完成作業,寫完作業後自覺地檢查答案是否正確。

從老師的角度來說,我們老師要嚴肅課堂練習時的紀律,要求學生安靜、認真地完成作業。對於這些完成作業迅速但馬虎的孩子,我們應要求他們檢查答案是否正確。當然,要使學生寫完作業後有效地進行作業的檢查,我們老師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解決數學問題後檢驗的過程;另一方面,根據不同的題目,與學生一起歸納總結檢查答案正確與否的方法。

從家長的角度而言,家長們要讓學生養成一回到家放下書包就做作業的習慣,並且保證孩子完成家庭作業時學習環境的安靜,如,不要在孩子寫家庭作業時,家長在一旁玩手機。此外,可以讓孩子把那些因為粗心而做錯的題目,給家長講一遍,重點講一講做這些類型題目時應該注意什麼。

其次,考試習慣的具體指導不可缺少。每次測驗結束後,我們不僅要讓考試馬虎的孩子及時地訂正錯題,還要對他們進行考試習慣的具體指導。大家都知道,很多考試馬虎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聰明。因此,我們可以與他們一起討論、分析如何不斷地減少因為粗心而失分的現象。

我的做法是,先讓他們自己說說為什麼出錯,是因為沒有看清楚題目意思,還是把數字看錯,還是寫答案時出錯,等等。根據他們出錯的具體原因,與他們一起討論怎麼下次儘量地避免再次出錯,如應用題、計算題完成後要檢驗,數學的選擇題和判斷題可以舉例論證,數學的填空題應注意括號前後的限制條件,等等。其實,只要我們稍微引導,這些聰明的孩子們一定可以歸納出一些檢查答案對錯的好方法。

(以上觀點來源於個人的實踐經驗,歡迎朋友們評論與關注。)


弋2016


關於孩子考試馬虎丟分問題,在我看來沒必要太在意,畢竟馬虎不細心導致丟分,不是說明他不會,只是因為疏忽大意。而且我覺得但凡從小時候開始上學,真的沒有幾個在考試時謹小慎微,不出差錯的。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太驚慌。

馬虎不代表不會

對於這樣的孩子,只能是在平時的時候讓他做題儘量細心,不要慌忙,這些孩子往往都是很聰明的。在我看來,這遠遠要比那些根本沒有思路的同學要好的多,只是需要稍加引領。所以我建議,在陪伴輔導他作業的時候,每做一道題,都應該讓他知其然也得知其所以然。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他敘述這個題的解題步驟,思路等,讓他充分體會邏輯性思維。這樣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個分析思路,這樣馬虎大意的題也就少了。

對於馬虎大意的丟分,我覺得多數都是很簡單的題,而且孩子也會認為很簡單,所以重視程度就遠遠下降。本來是考完試信心百倍志在必得,結果分數下來後大失所望,悔不如初。

隨年齡增長,考試會更加謹慎,馬虎大意漸漸消失

這也是我想說的,隨著年紀的增長,自然自己的心智越來越成熟,解題的思路也會越來越鮮明,所以在考試的過程中,就會仔細審題,解題等。

因為我本人就是親身經歷,在上小學的時候。又是男孩,疏忽大意真的是常有的事。每次考試,都是信心滿滿,自認為做對的題結果試卷發下來也是目瞪口呆,經過分析明白就是自己錯在馬虎大意上,比如符號看錯,計算算錯,答案寫錯等等因素,導致分數丟的真的不值得。因為這不是自己不會,而且白白的分就給扔了。

後來,經過我自己一點點對知識的理解,融會貫通。在平時就養成了,解題思路,仔細閱讀。出錯的幾率慢慢變小。而且我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如果自己做題速度相當快,當你做完試卷的時候,千萬別覺得自己大事告成,無所事事。這個時候,一定珍惜時間,反覆查看自己做的題,一定要把自己會做的題,檢查無誤,把分得到手。縱而這樣檢查推敲,我想肯定還是會有自己發現不了的問題。但是這樣的舉動,無非是把馬虎大意降到最低,考試才算成功。

養成解題思路習慣,做題細心認真,反覆檢查試卷,日積月累,馬虎大意就會消失。


齊老師講物理


考試的時候馬馬虎虎,看錯數字看錯行,計算結果出錯,對於孩子們來講,幾乎是家常便飯。

我們這邊考試的時候,老師會要求孩子用一個不透明的紙板,或者塑料板遮住試卷,一行行的選項檢查檢查的過程中不允許反照原來答案,試圖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回答,然後比率兩個答案進行訂正或修改。

但其實即使這樣子,老師嚴格要求,大多數孩子並不能夠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通常我們會看到考場上孩子考完試之後,試卷就放在桌面上,認認真真的檢查,但其實一目十行,根本就沒有檢查,甚至我們已經明確知道的答案,也不可能夠檢查出來任何問題,因為第一印象實在太重要了。

如何徹底讓孩子形成一個細心的行為習慣的,我想最主要的方案還是加強訓練,把基礎知識完全鞏固好,所謂的馬馬虎虎,大多數是知識不紮實造成的。

有一些外在的原因是因為孩子的閱讀能力造成的,這種情形在考試的時候也有發生,之所以出錯是因為孩子的理解力。

總之,發現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還是和孩子一起來分析一下吧。不要用自己的眼光來看待所有的問題,有的時候,孩子的視角,能夠更真實的反映出來。


義誠老師


人生是好習慣與壞習慣的拉鋸戰。如果認識到考試的重要性,自然不馬虎。

粗心大意就是馬虎,馬虎就是壞習慣造成的。壞習慣不但會丟分,也會影響人的一生走向。糾偏要趁早!

孩子嘛,年齡在那兒,貪玩是他們的天性。不具備像大人那樣強的責任心,肯定態度也不是很好,顧及不到結果意味什麼。

首先,要重視。認真總比馬虎好,考好了,有面子,掌握的不錯;考砸了,也能知道自身的不足。一定是盡了最大的努力才行,不要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

其次,是專一。一切勞動成果,莫過於無上的用心。拿起題目,先易後難,回頭慢讀細審餘下,有了方法,事半功倍。跟平時上課一樣,重複地運用它。檢查三遍,自我確認。做到這些步驟,想馬虎都難。

最後,告訴Ta,學習是為了自己。不吃苦,哪來甜呢?不是“小馬虎”,專當“得分王”,堅持住,你是好樣的!

祝孩子成長快樂!



九州同2020


孩子丟分這現象很普遍,就是平時那句話,一問全會,考試不對。老師和家長最頭痛這樣的娃娃。下面是自己個人的一些建議:

1. 這類孩子的性格是屬於馬虎型的娃娃,平時做事也會是這樣的,做事不踏實,不認真。總認為自己什麼都會,你問,你考,都會對答如流,從不出錯。所以就會養成一種習慣,小看一切,不會仔細推敲。

2.上課表現積極,老師的問題基本不會難住孩子,所以就更讓孩子的滿足感十足。更加不細心,因為老師課上講的都是基礎知識,所以知識結構很簡單,難度也不會太大。

3.難題治病,這類孩子的習慣往往是知難而上,鑽研精神十足。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給孩子找一些難度稍微大一些的習題,挫挫孩子的銳氣,當孩子在難題上栽跟頭時,就會主動思考,如果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解析思路,引導貫穿更好。如果家長沒有時間輔導,那就交給專業人士來幫孩子解疑答惑,這樣也可以提高孩子的知識綜合能力,更能慢慢培養孩子細心的習慣。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點小小建議,如果覺得有用,你就動動手指給個小小的紅心吧!😇😇😇








鮑勃英文秀


小編很高興就這個問題分析一下個人的看法。

考試作為一種檢測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的一個手段,是很常見的呢。相較於平時的習題,作業,考試更加正式。考試有大型的考場,考生是打亂的,還有專門的監考老師。 學生要做到考試時不馬虎 ,這個就要在平時做有針對性的訓練。比如時間的把控,如何高效得分 等。 大家都知道,考試時是有時間限制的。學生如何在限定時間內最大程度的把分數拿到手上,是有規律性的呢 ,不是直接橫衝直撞,打爛仗的。那麼如何有效的利用考試時間的呢?

平時有意識的訓練。平時的時候做習題或者模擬試卷的時候,定一下做題的時間。要把平時做題當做考試來對待,有意識的記錄自己平時攻克試題的時間,並多做多看多問,把同一類型的試題搞懂,找到最佳的解題方法,多加練習,縮短解題的時間。這樣真的到 考試了 才會不慌不忙,沉著冷靜。

如何高效得分,小編以為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1,平時當考試,考試當平時,考試時要平復心情,不要過於焦慮。好的心情,考試時大腦更活躍,思路更清晰,這個時候解題個更輕鬆;2,養成良好的習慣,試卷拿到手裡面,先大致瀏覽一遍,做到心中有數,解題從前到後,先易後難,打草稿要清晰。分配好每個題的答題時間,預留好檢查的時間。答題時越是容易的題,越要認真解答,做到不失分,一般難度的題做到80%得分,難題做到多得分,一些小步驟得分。

以上是小編的分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蓑羽鶴之歌


我覺得首先是要確定他的基礎知識是不是足夠紮實,題目到底是因為馬虎丟分,還是因為他有部分知識點存在問題導致的丟分。

如果他的知識方面沒有問題,那就是孩子的注意力和認真程度的問題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立下一個獎懲制度,考得好怎麼獎勵,考得差怎麼懲罰,這就相當於有個外力逼著他認真起來。

更重要的是平時對孩子要有更多關注和引導,他如果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那在別的方面也會有體現的,這就需要及時發現和糾正了。


星空1657436


人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做事馬虎不得!



馬虎的本質是做事和做人的態度。如果總是馬虎是對自己和他人不負責任的表現,而且危害極大,如果不能夠及時糾正,會嚴重影響人的發展前景。

如果一個學生看起來只是在考試中表現出馬虎,但仔細觀察的話,往往在其他地方也會有所體現。

人們常說,如果在考試中能把自己會的所有題目都能做對,那麼這就是一次完美的考試發揮。然而,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可以稱之為“學霸”!

如何及時克服馬虎的習慣,至關重要!

第一,分析馬虎的原因。馬虎是一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嚴謹,甚至是態度不端正的表現。考試中出現馬虎,看起來是一種思維定勢造成的,即一種慣性思維,本質上是對事物的認識不徹底,知識掌握不牢靠的表現。

第二,探索方法,對症下藥。如果是防止考試中出現馬虎,首先審題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擾,然後答題要思路清晰,答完題後要提醒自己及時檢查,如果時間緊張的話,針對非選擇題,寫完一題立馬整體看一下,避免因馬虎導致的小錯誤。

考試以外的準備至關重要,都說馬虎本質上是學習不嚴謹,知識點理解不透徹,沒有一套科學高效的學習和答題方法。學習中,一定要準備一個錯題集,凡是自己理解上模稜兩可,容易出錯的,已經出錯的題目和知識點,摘抄和訂正到這個本子上,有時間就要翻出來看,至少保證每週都要翻一遍,做到一看到題目就能條件反射,知道陷阱在哪裡。

第三,適當懲罰,強化意識。不要對自己太寬容,而要對自己狠一點,目的就是要達到記憶深刻,具體方法因人而異,比如給自己一巴掌,敲擊幾下手心。犯錯是要付出代價,不是沒有成本的。如果不能改變自己的做事習慣,一直都是馬馬虎虎的態度,很可能這一生就很難有大作為,要持續警示自己,形成好的思維定勢,看到問題就知道陷阱,懂得如何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結束語】不要再把馬虎當藉口,只有會和不會,沒有其他,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