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生未婚,沒有兒女,為何被譽為“中國最偉大的母親”?

導語:1921年,福建女孩林巧稚考入了協和醫學院。協和醫學院是我國醫學的最高殿堂,當時協和醫學院剛剛籌建完成,林巧稚幸運的成為了第一期學生。林巧稚之前在學校教書,她對孩子有著天然的好感,便主動學起了無人問津的婦產科。8年之後,林巧稚完成了學業,她拿到了博士文憑。

  

她一生未婚,沒有兒女,為何被譽為“中國最偉大的母親”?

  林巧稚留在了北平工作,她正式加入到了救死扶傷的隊伍之中。因為戰亂,當時許多產婦嚴重匱乏營養,這讓女性的生育風險大大提升。北平城中,各大醫院一直缺少醫藥物資,每每有產婦送來,他們都不願意接診。大家只好送到林巧稚這裡。林巧稚因陋就簡地進行剖腹產手術。她巧妙地使用傳統中藥,這為廣大產婦緩解了痛苦。

  

  之後二十年,林巧稚一直辛勤的工作者,她沒有結婚,卻為北平城中無數產婦接生了。新中國成立後,老百姓親切地稱呼林巧稚為“中國最偉大的母親”。1956年,北京婦幼醫院成立,林巧稚擔任了第一任院長。此時我國的醫護人員非常缺乏,許多病人都難以得到有效救治。林巧稚主動將一些醫護學生帶入了病房。有人對學生的操作能力提出了質疑,林巧稚卻承擔了風險。

  

她一生未婚,沒有兒女,為何被譽為“中國最偉大的母親”?

  事實證明,林巧稚的看法是正確的。醫護學生們一邊上午學習理論知識,下午就來醫院參加救治工作。這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而林巧稚也帶出了一批優秀的青年才俊。1959年,林巧稚當選中國科學學部委員,這是科學同行對她的一致認可。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林巧稚漸漸隱退了。她組織中國醫學工作者代表團,她們一起前往其他國家交流訪問。在林巧稚的幫助下,我國的醫療教育事業得到了巨大提高。第三世界的兄弟國家都爭相派來留學生。1974年,林巧稚被世界衛生組織聘請為了顧問,她為全世界婦產救治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她一生未婚,沒有兒女,為何被譽為“中國最偉大的母親”?

  結語:1983年,林巧稚不幸離開了人世。臨終之前,她取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並捐獻給老家的一所小學。林巧稚一生沒有成家,也沒有生育兒女,但是她卻並不感到遺憾。值得一提的是,林巧稚去世前幾年仍舊醉心學術,她筆耕不輟,硬是完成了五十多萬字的《婦產腫瘤學》。這本書後來成為我國醫學專業的課後補充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