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介紹一下安徽茶?有何分享?

茶人張威振


安徽自古就名茶好茶迭出。其中中國十大名茶之中,出自安徽茶葉就佔了三成。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安徽天柱山大別山地區,四季變化明顯,晝夜溫差大。是著名的避暑勝地,同時也是安徽重要的茶葉生產,批發和經營集散地。安徽翠藍茶葉農產品直銷網正是植根於這塊茶文化積澱深厚的沃土上,傳承徽茶文化衣缽,努力推廣安徽大別山雲霧茶及稀有的無汙染的農副產品。著力塑造革命老區人民辛勤勞動、勤勞致富、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

關於安徽茶葉—

地位:在十大名茶中佔了三成

分類: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

茶葉生產地:安徽天柱山大別山

榮譽金質獎章: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避暑勝地:大別山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產於六安市的金安、裕安兩區,以及金寨霍山縣之間,六安瓜片在我國名茶中獨樹一幟,其採摘、板片、炒制、烘焙技術皆有獨到之處,品質也別具一格。其產製歷史雖不足百年,但就生產規模和技術精熟程度而言,則為許多名茶所無法相比。為了充分利用扳片後的鮮葉資源,金寨縣的茶葉工作者新近又將制“針把子”的芽尖,創制成一種眉形、穎秀、顯毫、翠綠、鮮潤的新名茶——“齊山翠眉”,在1989年農業部西安名優茶評比會上,被評為名優茶。六安瓜片的採摘季節較其他高級茶遲約半月以上,高山區則更遲約半月以上,高山區則更遲一些,多在穀雨至立夏之間。六安瓜片工藝獨特,長期流行手工生產的傳統採製方法,生產技術和品質風味都帶有明顯的地域性特色。這種獨特的採製工藝,形成了六安瓜片的獨特風格。

黃山毛峰

產於安徽黃山,主要分佈在桃花峰的雲谷寺、松谷庵、釣橋庵、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裡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黃山毛峰採製十分精細。製成的毛峰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黃山名茶眾多,除毛峰外,還有休寧的“屯綠”,太平的“猴魁”,歙縣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膾炙人口。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產於黃山北麓的黃山區,由於黃山低溫多溼,土質肥沃,雲霧籠罩,故而茶質別具一格。太平猴魁創制於1900年,是中國的歷史名茶。

太平猴魁其成品茶挺直,兩端略尖,扁平勻整,肥厚壯實,全身白毫,茂盛而不顯,含而不露,色澤蒼綠,葉主脈呈豬肝色,宛如橄欖,入杯沖泡,芽葉徐徐展開,舒放成朵,兩葉抱一芽,或懸或沉;茶湯清綠,香氣高爽蘊有誘人的蘭香,味醇爽口。

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產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區的祁門縣一帶。當地的茶樹品種高產質優,植於肥沃的紅黃土壤中,而且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日照適度,所以生葉柔嫩且內含水溶性物質豐富,又以8月份所採收的品質最佳。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峰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內質清芳並帶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蘊含著蘭花香(號稱“祁門香”),馥郁持久;湯色紅豔明亮,滋味甘鮮醇厚,葉底(泡過的茶渣)紅亮。清飲最能品味祁紅的雋永香氣,即使添加鮮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飲紅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適。

祁門紅茶品質特點:幹茶外形,色澤烏潤、條索緊細、有峰苗、顯毫(對緊細的理解:除了揉捻做形時吧茶葉擰緊讓其不鬆散且細條,還必須掂量感覺有分量才是好的),(對顯毫的理解:通常金豪越多等級越高),等級茶的粗細長短要均勻;

香氣:祁紅的香氣最豐富,所以人們常稱之為“祁門香”、“群芳最”、“茶中英豪”等等,比如蘭花香、蜜糖香、果香等,通常蜜糖香是祁門特有的,而蘭花香越顯的等級越高品質越好,還有就是看香氣的鮮爽及嫩度(一般新茶鮮爽度高,老茶蜜香濃郁聞著有掉入蜜罐的感覺);

湯色:紅豔、明亮,如有金圈證明茶黃素含量高品質越高;

滋味:醇、鮮、爽(要醇厚還不乏爽滑和鮮甜的祁紅肯定是極品了);

葉底:銅紅、亮、勻、嫩(從葉底也可以看出等級茶之間的差異)。

安徽花茶

安徽花茶的生產,始於南宋,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最早的加工中心是在福州,從12世紀起花茶的窨制已擴展到蘇州、杭州一帶。明代顧元慶(1564-1639)《茶譜》一雨花茶中較詳細記載了窨制花茶的香花品種和製茶方法:“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諸花開時,摘其半含半放之香氣全者,量茶葉多少,摘花為茶。花多則太香,而脫茶韻;花少則不香,而不盡美。三停茶葉,一停花始稱。”但大規模窨制花茶則始於清代咸豐年間(1851-1861),到1890年花茶生產已較普遍。花茶是中國特有的茶類。主產區為福建、浙江、安徽、江蘇等省,近年來湖北、湖南、四川、廣西、廣東、貴州等省、自治區亦有發展,而非產茶的北京、天津等地,亦從產茶區採進大量花茶毛坯,在花香旺季進行窨制加工,其產量亦在逐年增加。花茶產品,以內銷為主,從1955年起出口港澳和東南亞地區,以及東歐、西歐、非洲等地。










行者帶你看世界


如今被人們廣泛認可的中國十大名茶中,安徽茶葉就佔了三個席位,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門紅茶等著名茶葉都產自安徽。

黃山毛峰:產自安徽黃山,當地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十分適合茶葉的生長。黃山毛峰的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有白蘭花香,味醇而有回甘,因而備受茶友們的喜愛。

太平猴魁:同樣產自安徽黃山,具體在黃山北麓的黃山區。此處的環境低溫而多溼,土壤肥沃,因此所產的茶品質別具一格。太平猴魁就是在這裡產出的,幹茶的外形挺直而兩端略尖,全身有白毫,沖泡後茶湯清綠,香高而氣爽,有誘人的蘭香。

六安瓜片:近來六安瓜片也為很多茶友們所青睞,其產自阿輝六安市的金安、裕安兩區,以及金寨霍山縣之間,雖然其產製的歷史相較前者有所不足,但其生產規模與技術精熟程度卻又是許多名茶所無法與之相比的。

祁門紅茶:說到中國紅茶,甚至世界紅茶,都不能不提到祁門紅茶,可見這一安徽茶葉的影響力。其產自安徽祁門縣,當地茶樹種植於肥沃的紅黃土壤中,加之氣候溫和、雨水與日照充足,因此茶樹的品質很高。幹茶條索緊細,香氣豐富,茶湯紅豔而明亮,是不可多得的好紅茶。

安徽十大名茶指的是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屯溪綠茶、霍山黃芽、嶽西翠蘭、涇縣特尖、湧溪火青、桐城小花。

為什麼安徽有這麼多名茶?

安徽多名茶和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地形環境以及當地的人文環境有密切關聯。安徽省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屬於暖溫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區,在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亞熱溼潤季風氣候。其主要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暖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處中緯度地帶,隨季風的遞轉,降水發生明顯季節變化,是季風氣候明顯的區域之一。在這樣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下,陽光充足,溫度適宜,降水量明顯,恰好適宜茶樹的生長。

安徽的地形面貌多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尤其是皖南和皖西區域,這兩個區域正是安徽名茶集中地。山地丘陵較平地海拔高,高山茶葉之所以較平地優良,主要是因為雲霧籠罩、溼度足夠且氣壓低、日照長,使得茶芽柔嫩,芬芳物質增多,因此醇而不苦澀;另外紫外光照射多,對茶葉水色及出芽影響極大。

得天獨厚得自然條件造就了多種名茶出現,茶葉也給當地的農民帶來了經濟收入,安徽政府也是積極得將安徽名茶推廣到省外以及世界各地,企業更是在政府的鼓勵和推動下也大力發展安徽的茶業,積極參加評選競賽提高知名度。


梅西塢


安徽自古就名茶好茶迭出。其中中國十大名茶之中,出自安徽茶葉就佔了三成。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安徽天柱山大別山地區,四季變化明顯,晝夜溫差大。安徽省位於中國中東部地區,多山地丘陵,是中國最大的產茶省份之一,安徽出名茶,名茶遠名揚。很多茶友想知道安徽的名茶有哪些?小編文件就為大家盤點安徽的十大名茶。

  黃山毛峰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徽茶,屬於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每年清明穀雨,選摘良種茶樹“黃山種”、“黃山大葉種”等的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於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產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別山一帶,唐稱“廬州六安茶”,為名茶;明始稱“六安瓜片”,為上品、極品茶;清為朝廷貢茶。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在世界所有茶葉中,六安瓜片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茶葉,由單片生葉製成。去芽不僅保持單片形體,且無青草味;梗在製作過程中已木質化,剔除後,可確保茶味濃而不苦,香而不澀。六安瓜片每逢穀雨前後十天之內採摘,採摘時取二、三葉,求“壯”不求“嫩”。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中國傳統名茶,中國歷史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尖茶,產於安徽太平縣(現改為黃山市黃山區)一帶,為尖茶之極品,久享盛名。其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的美名。入杯沖泡,芽葉徐徐展開,舒放成朵,兩葉抱一芽,或懸或沉;茶湯清綠,香氣高爽。

  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茶葉原料選用當地的中葉、中生種茶樹“櫧葉種”(又名祁門種)製作,是中國歷史名茶,著名紅茶精品。由安徽茶農創制於光緒年間,但史籍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陸羽的茶經。傳統的祁門紅茶產區,包括祁門、浮樑、至德三縣,及貴池之一小部,而最為核心產區,乃是祁門。“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

  祁紅採製工藝精細,採摘一芽二、三葉的芽葉作原料,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使芽葉由綠色變成紫銅紅色,香氣透發,然後進行文火烘焙至幹。紅毛茶製成後,還須進行精製,精製工序複雜花工夫,經毛篩、抖篩、分篩、緊門、撩篩、切斷、風選、揀剔、補火、清風、拼和、裝箱而製成。

  祁門紅茶是紅茶中的極品,享有盛譽,是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高香美譽,香名遠播,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2017年4月安徽全球推薦會上,外交部部長王毅在致辭中專門點讚了安徽祁門紅茶。

  屯溪綠茶

  屯溪綠茶簡稱“屯綠”,又稱“眉茶”。屯溪綠茶的集中產區在黃山腳下休寧、歙縣、寧國、績溪四縣,以及祁門裡的東鄉等地。黃山茶鄉所產的各種綠茶由“屯溪”集散、輸出、因此,統稱“屯溪綠茶”。屯溪綠茶為我國極品名茶之一。主要產地有休寧、歙縣、施德、績溪、寧國等地。

  霍山黃芽

  霍山黃芽產於安徽省霍山縣大化坪鎮大化坪、佛子嶺鎮佛子嶺水庫上游、宋家河村等地,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該茶外形條直微展,勻齊成朵、形似雀舌、嫩綠披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濃厚回甘,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明亮。

  嶽西翠蘭

  嶽西翠蘭是一種傳統名茶,生長在大別山區的優質雲霧茶,新創名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產於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境內的二十多個鄉鎮。該地原屬陸羽《茶經》所載盛產茶葉的壽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茶園大多分佈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峽谷之中,周圍樹木蔥籠,百花溢香,雲霧瀰漫。“嶽西翠蘭”是在地方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制作技術基礎上創制的。

  涇縣特尖

  涇縣特尖是安徽省烘青綠茶中的一個特有品種,其產量最為集中。涇縣特尖具有色澤翠綠、勻潤顯毫、嫩香持久、高爽馥郁、滋味鮮醇、甘爽耐泡、湯色嫩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勻整肥壯的優異品質特徵。

  湧溪火青

  產於安徽涇縣榔橋鎮湧溪村,起源於明朝,曾為歷朝之貢茶,現為饋贈之佳品;外形獨特美觀,顆粒細嫩重實,色澤墨綠瑩潤,銀毫密披。沖泡形似蘭花舒展,湯色杏黃明亮,清香馥郁,味濃甘爽,並有特殊清香。可沖泡4~5次,以第2~3次最好。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名茶。

  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是一種產於安徽省桐城市北部山區的茶葉,明清時期,伴隨著桐城文派的崛起,桐城小花被作為貢品,特貢朝廷,屬於中國歷史名茶。“桐城小花”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採茶時山上的蘭花也開放了。花香沁入茶中,沖泡時一股香氣撲鼻而來,像沉醉如茶林之中。桐城小花的核心產地為桐城市龍眠山。


壹號綜合文章


安徽自古就是名茶主要的產地之一,在皖南地區還有專門為此開闢的茶馬古道,由此可見安徽的名茶之多,安徽十大名茶是指安徽十種出名的茶葉。安徽十大名茶指的是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屯溪綠茶、霍山黃芽、嶽西翠蘭、涇縣特尖、湧溪火青、桐城小花。


羅華昌論健康


安徽是中國最大的產茶省份之一。茶葉是安徽具有明顯優勢的農業主導產業。安徽自古就名茶好茶迭出。其中中國十大名茶之中,出自安徽茶葉就佔了三成。同時,安徽本身也有十大名茶。下面小編來詳細說說安徽十大名茶有哪些。

黃山毛峰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徽茶,屬於綠茶。產於安徽省黃山。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制。每年清明穀雨,選摘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於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採自當地特有品種,經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過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葉。“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早在唐代,《茶經》就有“廬州六安(茶)”之稱;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其著《農政全書》裡稱“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明代李東陽、蕭顯、李士實三名士在《詠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風自六安”“陸羽舊經遺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評價;“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為“貢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兩;大文學家曹雪芹曠世之作《紅樓夢》入竟有80多處提及,特別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讀來令人蕩氣迴腸;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為中央軍委特貢茶,開國總理周恩來同志臨終前還念嘮著“六安瓜片”;1971年美國前國務卿第一次訪華,“六安瓜片”還作為國家級禮品饋贈給外國友人。可見,“六安瓜片”在中國名茶史上一直佔據顯著的位置。  “六安瓜片”馳名古今中外,還得惠於其獨特的產地、工藝和品質優勢。

主產地是革命老區金寨縣,全縣地處大別山北麓,高山環抱,雲霧繚繞,氣候溫和,生態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綠色飲品。同時,“六安瓜片”的採摘也與眾不同,茶農取自茶枝嫩梢壯葉,因而,葉片肉質醇厚,營養最佳,是我國綠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六安瓜片”炒制工具是原始生鍋、芒花帚和慄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後達81次,茶葉單片不帶梗芽,色澤寶綠,起潤有霜,形成湯色澄明綠亮、香氣清高、回味悠長等特有品質。正因為如此,“六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飲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藥,更是消食、解毒、美容、去疲勞的保健佳品。

“六安片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也是綠茶系列中的一種,更在綠茶家族中佔據首要位置。據現代藥理學研究成果表明,綠茶有利於預防和抑制癌症;有利於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治療;有利於減肥和清理腸道脂肪;有利於清熱除燥、排毒養顏。總之,它帶給人們的福音是很多的。

觀形:通過察看應具備片卷順直、長短相近、粗細勻稱的條形,可見形狀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太平猴魁

中國極品名茶,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黃山區新明鄉,尤以猴坑高山茶園所採製的尖茶品質最優,特稱“猴魁”。外形兩葉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翹.不曲;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葉面色澤倉綠勻潤,葉背淺綠, 葉脈綠中藏紅;入杯沖泡,芽葉成朵,或懸或沉,懸在明澈嫩綠的茶計之中, 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杯中對你伸頭縮尾,有刀槍雲集.龍飛鳳舞的特色。其滋味鮮綠醇甘甜,香氣高爽持久,湯色清綠明淨,有爽口.潤喉.明目.提神之效。

祁門紅茶

為世界四大紅茶,常簡稱“祁紅”,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祁紅產區,自然條件優越,山地林木多,溫暖溼潤,土層深厚,雨量充沛,常有云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釀成“祁紅”特殊的芳香厚味。

祁門紅茶採製工藝精細,高檔茶以一芽二葉為主,一般均系一芽三葉及相應嫩度的對夾葉,分批多次留葉採,春茶採摘6-7批,夏茶採6批,少採或不採秋茶。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使芽葉由綠色變成紫銅紅色,香氣透發,然後進行文火烘焙至幹。紅毛茶製成後,還須進行精製,精製工序複雜,經毛篩、抖篩、分篩、緊門、撩篩、切斷、風選、揀剔、補火、清風、拼和、裝箱而成。

祁紅茶宜於清飲,但也適於加奶加糖調和飲用,腸胃不好的更要堅持喝一杯紅茶,暖胃。適合做下午茶和睡前茶。祁紅在英國倍受寵愛,讚美祁紅是“群芳最”、“王子茶”。被譽為“在中國的茶香裡,發現了春天的芬芳”。

屯溪綠茶

黃山市屯溪綠茶的簡稱,為我國極品名茶之一。主要產地有休寧、歙縣、施德、績溪、寧國等地。因歷史上在屯溪加工輸入出,故名“屯綠”。該茶條索緊密,勻正壯實,色澤綠潤,沖泡後湯色綠明,香氣清高,滋味濃厚醇和,是我國綠茶中的名品。“屯綠”屬炒青類,屯綠毛茶又稱“長炒青”。其做法起源於松羅匹茶的製法,品種有珍眉、貢熙、特針、雨茶、秀眉、綠片等6個花色18個不同級別,此外還可窖制茉莉、珠蘭、玉蘭、玳玳、桂花、玫瑰等花茶。

霍山黃芽

霍山黃芽主產於霍山縣海拔600米以上山區金竹坪、金雞山、金家灣、烏米尖、磨子潭等地,這裡山高雲霧大、雨水充沛、空氣相對溼度大、漫射光多、晝夜溫差大、土壤疏鬆、土質肥沃、PH值5.5左右,林茶並茂,生態條件良好,極適茶樹生長。

霍山黃芽的歷史悠久,唐代即有“壽州霍山之黃芽”的記載,明代王象亞的《群芳譜》亦稱“壽州霍山黃芽之佳品也。”由於金子山頭日照較短,雲霧繚繞,低溫溼潤,土質肥沃,“黃芽”在此生長,芽嫩葉肥,形成別具一格的茶葉品質。該茶條形緊密,形如雀舌,顏色金黃,白毫顯露,湯色黃綠,香醇濃郁,甜和清爽,有板栗香氣。上等“霍山黃芽”,外形緊細成條,有如蓮心;色澤黃嫩油潤,芽葉成朵,湯色澄黃而明亮,香氣清鮮。

嶽西翠蘭

嶽西翠蘭名茶是生長在大別山區的優質雲霧茶。新創名茶。產於皖西大別山腹地嶽西縣境內的主薄、頭陀、來榜區。該地原屬陸羽《茶經》所載盛產茶葉的壽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茶園大多分佈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峽谷之中,周圍樹木蔥籠,百花溢香,雲霧瀰漫。“嶽西翠蘭”是在地方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制作技術基礎上創制的。穀雨前後選採一芽二葉,用竹帚翻炒殺青,繼而手工造形,後經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優美,芽葉相連,自然舒展,酷似小蘭花;其湯翠綠明亮,香氣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

涇縣特尖

涇縣特尖具有色澤翠綠、勻潤顯毫、嫩香持久、高爽馥郁、滋味鮮醇、甘爽耐泡、湯色嫩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勻整肥壯的優異品質特徵。新創名茶,入杯沖泡,霧氣結頂,蘭花清香四溢,芽葉徐徐展開,清澈明淨,品之鮮醇爽口。

湧溪火青

產於安徽涇縣榔橋鎮湧溪村,生產歷史已有五百餘載,曾為歷朝之貢茶,現為饋贈之佳品;產地風景秀麗,層巒疊嶂,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常年雲霧繚繞,泉水潺潺。鮮茶葉如碧玉,味似花香;採摘標準,製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聲;色如墨玉,油泣顯毫;湯色杏黃明淨,滋味醇正甘甜;質優形美,耐泡持久,攜帶方便,實乃茶中之珍品。

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是一種產於安徽省桐城市北部山區的茶葉,明清時期,伴隨著桐城文派的崛起,桐城小花被作為貢品,特貢朝廷,屬於中國歷史名茶。“桐城小花”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採茶時山上的蘭花也開放了。花香沁入茶中,沖泡時一股香氣撲鼻而來,像沉醉如茶林之中。桐城小花的核心產地為桐城市龍眠山。









天睛970


安徽,簡稱皖,地跨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流域,處長江三角洲腹地,地貌呈現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種類型,土壤多為紅壤、黃壤和棕壤等,適宜茶樹生長。安徽南部的黃山和大別山山脈,土質適宜、氣候溫潤,雲霧縹緲,自然環境極為適宜茶樹生長,是安徽的主要產茶區。

安徽是傳統產茶大省,名茶輩出。中國十大名茶中,安徽茶葉就佔了三個席位,包括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

黃山毛峰產自安徽黃山,當地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十分適合茶葉的生長。黃山毛峰的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有白蘭花香,味醇而有回甘,因而備受茶友們的喜愛。

太平猴魁同樣產自安徽黃山,具體在黃山北麓的黃山區。此處的環境低溫而多溼,土壤肥沃,因此所產的茶品質別具一格。太平猴魁就是在這裡產出的,幹茶的外形挺直而兩端略尖,全身有白毫,沖泡後茶湯清綠,香高而氣爽,有誘人的蘭香。

六安瓜片。近來六安瓜片也為很多茶友們所青睞,其產自阿輝六安市的金安、裕安兩區,以及金寨霍山縣之間,雖然其產製的歷史相較前者有所不足,但其生產規模與技術精熟程度卻又是許多名茶所無法與之相比的。

除了以上三種被列入全國十大名茶的安徽茶,安徽茶也有十大名茶。安徽十大名茶指的是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屯溪綠茶、霍山黃芽、嶽西翠蘭、涇縣特尖、湧溪火青、桐城小花。前三種已介紹,接著介紹其餘七大名茶。

祁門紅茶。說到中國紅茶,甚至世界紅茶,都不能不提到祁門紅茶,可見這一安徽茶葉的影響力。其產自安徽祁門縣,當地茶樹種植於肥沃的紅黃土壤中,加之氣候溫和、雨水與日照充足,因此茶樹的品質很高。幹茶條索緊細,香氣豐富,茶湯紅豔而明亮,是不可多得的好紅茶。

屯溪綠茶。主要產地有休寧、歙縣、旌德、績溪、寧國等地。因歷史上在屯溪加工輸入出,故名“屯綠”。該茶條索緊密,勻正壯實,色澤綠潤,沖泡後湯色綠明,香氣清高,滋味濃厚醇和,是我國綠茶中的名品。“屯綠”屬炒青類,屯綠毛茶又稱“長炒青”。其做法起源於松羅匹茶的製法,品種有珍眉、貢熙、特針、雨茶、秀眉、綠片等6個花色18個不同級別,此外還可窖制茉莉、珠蘭、玉蘭、玳玳、桂花、玫瑰等花茶。

霍山黃芽。主產於霍山縣海拔600米以上山區金竹坪、金雞山、金家灣、烏米尖、磨子潭等地,這裡山高雲霧大、雨水充沛、空氣相對溼度大、漫射光多、晝夜溫差大。霍山黃芽的歷史悠久,唐代即有“壽州霍山之黃芽”的記載,明代王象亞的《群芳譜》亦稱“壽州霍山黃芽之佳品也。”由於金子山頭日照較短,雲霧繚繞,低溫溼潤,土質肥沃,“黃芽”在此生長,芽嫩葉肥,形成別具一格的茶葉品質。該茶條形緊密,形如雀舌,顏色金黃,白毫顯露,湯色黃綠,香醇濃郁,甜和清爽,有板栗香氣。上等“霍山黃芽”,外形緊細成條,有如蓮心;色澤黃嫩油潤,芽葉成朵,湯色澄黃而明亮,香氣清鮮。

嶽西翠蘭。產於皖西大別山腹地嶽西縣境內的主薄、頭陀、來榜區。該地原屬陸羽《茶經》所載盛產茶葉的壽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茶園大多分佈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峽谷之中,周圍樹木蔥籠,百花溢香,雲霧瀰漫。“嶽西翠蘭”是在地方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制作技術基礎上創制的。穀雨前後選採一芽二葉,用竹帚翻炒殺青,繼而手工造形,後經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優美,芽葉相連,自然舒展,酷似小蘭花;其湯翠綠明亮,香氣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

涇縣特尖。具有色澤翠綠、勻潤顯毫、嫩香持久、高爽馥郁、滋味鮮醇、甘爽耐泡、湯色嫩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勻整肥壯的優異品質特徵。新創名茶,入杯沖泡,霧氣結頂,蘭花清香四溢,芽葉徐徐展開,清澈明淨,品之鮮醇爽口。

湧溪火青。產於安徽涇縣榔橋鎮湧溪村,生產歷史已有五百餘載,曾為歷朝之貢茶,現為饋贈之佳品;產地風景秀麗,層巒疊嶂,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常年雲霧繚繞,泉水潺潺。鮮茶葉如碧玉,味似花香;採摘標準,製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聲;色如墨玉,油泣顯毫;湯色杏黃明淨,滋味醇正甘甜;質優形美,耐泡持久,攜帶方便,實乃茶中之珍品。

桐城小花。產於安徽省桐城市北部山區的,明清時期,伴隨著桐城文派的崛起,桐城小花被作為貢品,特貢朝廷,屬於中國歷史名茶。“桐城小花”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採茶時山上的蘭花也開放了。花香沁入茶中,沖泡時一股香氣撲鼻而來,像沉醉如茶林之中。桐城小花的核心產地為桐城市龍眠山。

除了上述十大名茶,安徽還有許多名茶。如綠茶中有:黃山綠牡丹、黃山松針、松蘿茶、屯綠、頂谷大方、紫霞貢茶、黟山雀舌、珠蘭花茶、九華毛峰、仙寓香芽、東至雲尖、金寨翠眉、貴池翠微、銅陵野雀舌、湧溪火青、金山時雨、敬亭綠雪、瑞草魁、黃花雲尖、高峰雲霧、天山真香、太極雲毫、祠山翠毫、西澗春雪、白雲春毫、舒城蘭花、華山銀毫、嶽西翠眉、天桂劍毫、天華谷尖、柳溪玉葉等。

黃茶中有:霍山黃芽、皖西黃大茶。黑茶有:安茶。


碧影悠悠


眾所周知,安徽是產茶大省,歷屆的中國十大名茶評比中,安徽茶均佔大頭。“黃山毛峰”、“祁門紅茶”、“六安瓜片”享譽海內外。而事實上,安徽的名茶遠遠不止如此,據不完全統計,安徽名茶多達七八十種,每一種名茶都有自己的特色。那麼,安徽茶葉具體有哪些品種?這些茶葉都分佈在哪裡?安徽為什麼如此盛產茶葉呢?今天,予言茶事帶您一起走進安徽茶的世界。

  安徽茶葉有哪些品種   

安徽自古以來就是產茶大省,品類眾多,有世界級名茶,有中國名茶,有安徽省名茶,還有其他的小眾名茶。有些茶葉名稱充滿詩情畫意,您一定沒有聽過。下面予言茶事一一為您列舉。

祁門紅茶:紅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安徽祁門、東至一帶,長期以來以出口為主,近年來國內暢銷。

祁門紅茶製作中

黃山毛峰:綠茶,穩妥的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歷年來任何形式的中國十大名茶評選從不落榜。產於安徽省黃山地區。

六安瓜片:綠茶,跟黃山毛峰一樣,穩妥的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安徽省六安地區,全國唯一的片茶。

太平猴魁:綠茶,產於安徽黃山區(太平縣)。“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是全國尖茶的極品。

太平猴魁

屯溪綠茶:又稱“屯綠”或“眉茶”。我國極品名茶之一。是黃山腳下休寧、歙縣、旌德、寧國、績溪以及祁門裡的東鄉等地綠茶的統稱,因在屯溪交易集散,故稱之為“屯溪綠茶”。

霍山黃芽:產於安徽霍山縣。老工藝製法為典型的黃茶。現代工藝多為綠茶。安徽名茶。

嶽西翠蘭:綠茶,產於大別山腹地嶽西縣。安徽名優茶。多次作為國賓禮茶。

嶽西翠蘭

涇縣特尖:烘青綠茶。產於安徽涇縣,安徽名優尖茶。

湧溪火青:產於安徽涇縣,炒青綠茶。典型的珠茶,外形為橢圓腰狀,“落水沉”。

桐城小花:綠茶,產於安慶的桐城市。安徽名優茶。

松蘿茶:綠茶,歷史名茶。產於安徽黃山休寧縣的松蘿山,是中國著名的藥用茶。

松蘿茶

老竹大方茶:綠茶,歷史名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市的歙縣清涼峰區域。中國扁形茶的鼻祖,西湖龍井就是在老竹大方茶的製作基礎上發展而來。

九華佛茶:綠茶,歷史名茶。產於中國佛教聖地九華山及其附近區域。

安茶:安徽唯一的一款黑茶。歷史名茶。產於安徽省祁門縣。2014年獲全國茶葉博覽會黑茶類金獎。

霧裡青:綠茶。產於安徽池州。清一色獨芽,顏值和價格擔當。

安茶

白雲春毫:綠茶,產於安徽廬江。

敬亭綠雪:綠茶,產於安徽宣城市敬亭山,屬扁形烘青綠茶,是我國綠茶珍品之一,也是我國曆史名茶之一。

汀溪蘭香:綠茶,產於安徽省涇縣,創新名優茶,形如繡剪,色澤翠綠,香似幽蘭。

皖西黃大茶:又稱霍山黃大茶,屬黃茶,歷史名茶。產於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嶽西等地。

霍山翠芽:綠茶,產於霍山縣。近幾年創制的新名茶。

舒城小蘭花:綠茶。產於安徽的舒城縣。

舒城小蘭花

茗洲茶:代表茶有黃山金毫、祁紅毛峰、祁紅香螺、茗洲炒青、茗洲毛峰、茗洲銀毫。是一個產地茶的統稱,產於安徽休寧西部流水鎮的茗洲古村。

白嶽黃芽:又名齊雲道茶,也稱齊雲毛峰。產於安徽省休寧齊雲山(又稱白嶽),地方名茶。

黃花雲尖:綠茶,創新名茶。產於宣城的寧國市。

金山時雨:原名“金山茗霧”,產於安徽省績溪縣,是綠茶珍品。

齊山翠眉:綠茶。產於安徽的金寨縣的齊雲山,又名齊山。安徽省十大名茶之一。創新名茶。

天柱劍毫:綠茶,創新名茶。產於安徽潛山縣的天柱山。

天柱劍毫

黃山綠牡丹:綠茶,產於安徽歙縣的大谷運。創新茶。

黃山銀鉤:烘青綠茶。產於黃山歙縣的大谷運鄉,是近年來用茶樹良種製成的名茶新秀。

霄坑茶:綠茶,產於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創新名茶。

石臺富硒茶:產於安徽省石臺縣。因此區域的茶硒元素高而得名。

西澗春雪:綠茶,產於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前身為南譙貢茶。屬於名茶新秀。

黃山貢菊

黃山貢菊:又稱貢菊、徽州貢菊、徽菊。盛產於安徽省黃山市。

滁菊:產於安徽滁州。

亳菊:產於安徽亳州。

安徽菊花茶中國有名,黃山貢菊、滁菊、亳菊與杭菊並稱為中國四大名菊。

滁菊

以上為安徽茶葉的主要品種,有歷史名茶,有創新名茶,還有很多沒有列舉出來的名茶新秀,品質都非常有特色。那麼,安徽為何會出現如此多的茶葉品種呢?

  安徽為什麼如此盛產茶葉? 

安徽省位於東經114.9-119.6度,北緯29.4-34.6度,屬暖溫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約佔總面積的30%,植被的垂直分佈和分層種植為茶葉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加上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水充沛,晝夜溫差大,等等氣候因素,滿足了茶樹喜溫暖、溼潤、耐陰、忌鹼的特性。除此之外,安徽土壤多為紅壤、紅棕壤及黃壤,ph值在3.0-6.0之間,而茶園土壤的最佳pH為4.0-5.5,這種酸性土壤也是茶樹生長的重要因素。

安徽歙縣蜈蚣嶺茶園

安徽省的茶葉種植,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末年,華佗在《食經》中記載:“苦茶久食,益意思”,可見其歷史之悠久。長期以來,安徽人經過不斷地傳承與發展,造就了今天安徽茶葉大省的地位。也是在此基礎上,才創制瞭如此多的茶葉種類和世界名茶。

  安徽茶葉分佈在哪裡?  

縱觀中國地形圖,秦嶺、淮河為0度南北分界線,南北地區的氣候差異也以此為界。而且皖北地形以平原為主,不適合茶樹生長。安徽的茶樹種植主要分佈在皖西、皖南,即江南的黃山、宣城、池州等地,江北的安慶、六安的等地。其中,江南種植面積佔70%,江北只佔20%。

安徽歙縣休寧茶園

從歷史上來看,安徽茶葉最初的發源地是安徽六安地區,於秦漢時期由四川地區傳入,有史料記載,當時安徽最好的茶葉種植區域在六安,隨後逐漸推廣至江南地區,“安徽祁門周圍,千里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於茶者十之七八”,就是歷史最好的佐證。到現代,安徽茶葉佔據主導地位的仍然屬於江南茶區。中國十大名茶之中,“黃山毛峰”、“祁門紅茶”均產自江南的黃山區域。

祁門紅茶

總之,安徽茶葉出現今天繁花似錦的局面,跟安徽的地理環境和人文努力是分不開的。未來的茶葉道路中,安徽茶業還會進一步傳承和發展,繼續擔當中國茶葉大省的角色。


奇門蔡大仙


因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以及由來已久茶文化影響,安徽茶在茶葉市場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眾所周知的中國十大名茶,安徽茶葉就佔其三,其中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霍山黃芽、嶽西翠蘭、祁門紅茶等都可以說是茶之上品。

1、黃山毛峰

名山產名茶,黃山孕育的黃山毛峰一直以來都是徽茶的代表。黃山毛峰屬綠茶烘青類,狀如雀舌,芽肥勻齊,白毫微露。湯色淺黃明亮,自然花香氣持久,茶之極品。

2、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外形獨特,經過手工制的猴魁,外邊扁平挺直,兩葉抱一芽且藏而不露。色澤蒼綠明透,絲絲葉脈泛紅,飲茶者稱之為“紅絲線”,即判斷為上品。

3、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在綠茶家族中佔據重要地位。瓜片是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需採用原始鐵鍋製作,人工翻炒達80多次,色澤寶石綠,起潤有霜。湯色澄明綠亮,香氣清高。

4、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因其獨特的“祁門香”而獨樹一幟,上等的祁門紅茶色澤烏潤,似果香又夾雜著蘭花香氣,湯色紅豔,口感醇厚綿長。祁門紅茶的國際聲譽頗高,獨特的口感和香味,使得其與牛奶和糖調飲,仍然馥郁芳香。


八萬丈


安徽自古就名茶好茶迭出。其中中國十大名茶之中,出自安徽茶葉就佔了三成。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安徽天柱山大別山地區,四季變化明顯,晝夜溫差大。是著名的避暑勝地,同時也是安徽重要的茶葉生產,批發和經營集散地。安徽翠藍茶葉農產品直銷網正是植根於這塊茶文化積澱深厚的沃土上,傳承徽茶文化衣缽,努力推廣安徽大別山雲霧茶及稀有的無汙染的農副產品。著力塑造革命老區人民辛勤勞動、勤勞致富、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





巷子市集


安徽出名茶,好茶藏深山。安徽的茶 ,從產區看,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主要是六安地區舒城,霍山、曉天等地是主產地。舒城最出名的茶叫"舒城小蘭花",這種茶以野生為主,在高山上,零散生長,茶樹周邊有很多蘭草花。高山茶受氣溫影響,比平地茶(山裡人叫踏貨)發芽要晚許多天。高山茶發芽生長時,這時蘭草花也盛開了,漫山遍野的蘭花飄香,高山茶就在這種環境生長採摘,制好的茶有淡淡的蘭花香,故因此得名。霍山產的名茶叫"霍山黃芽",主要以芽頭是三個尖葉為標準,製作精細,泡好的茶茶頭基本上都是向上的。曉天產的名茶是"六安瓜片",茶頭稍大些,壓制定型。真正優質的六安瓜片,傳說原產曉天一座高山的寺廟周邊,這裡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鳥語花香,土質富含有機物,產的茶芽頭大,營養豐富。長江以南產茶的地方多,以產量看,當是宣城地區的宣城,郎溪,廣德 這些茶以平地茶為主。宣城地區的涇縣,新四軍軍部就在這個縣的茂林地區。這個縣有一個地方叫楊尖,這裡到處都是大山,山上野茶樹很多,這裡也是到處生長著蘭草花。山裡氣溫低,茶芽生長慢,這裡的茶普遍有淡淡的蘭草花香。據說,這裡的茶,要是疲勞了,感冒了,一杯茶喝下去,不要多長時間,身上感覺舒服的多。我們安徽有很多人,每年出茶時,開著車進去,到茶農家挨戶挨戶收,有時要等著現烤呢。我們安徽的徽州地區也是重要的名茶產地,著名的"黃山毛峰"和"太平猴魁"就產在黃山的周邊。上等的黃山毛峰和太平猴魁每年都要精選好多,供國家調用。這裡的茶,算高山雲霧最好,生長在深山,海拔高,氣溫低,原生態,是茶中的極品,但產量太低,市售很少,一般茶農都是收藏著 饋贈親友。我們安徽還有獨特的"祁門紅茶",香醇獨味,暢銷海內外。茶文化的歷史悠久,研究的人很多,品茶的人很多。這裡面有茶的品種區別,有生長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劃分,有生長環境的優劣考量 ,有生長溫溼度的制約,有製作工藝的區分,有采摘時機的把控,……等等 ,茶文化真的是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歡迎你來安徽,歡迎我們共享安徽名茶,歡迎你來,我們共同探討"茶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