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準確把握抄底信號

都說炒股最難的是逃頂,其實這隻說對了一半。單就波段操作而言,除了逃頂,炒股還有一難,這就是抄底。抄底有哪些技巧?該注意哪些問題?這些都頗費思量,十分講究。

癥結:屢抄屢虧的背後玄機投資者都希望能成功抄底。然而不同的投資者結果往往大不相同:嗅覺靈敏、膽大心細的,總能抄到大底;反應遲鈍、左顧右盼的,往往與底無緣。更有甚者,本想通過抄底撿些便宜籌碼,結果不得要領,屢抄屢虧。

怎麼準確把握抄底信號

究其原因,大致有四:

該慎不慎。

抄底的前提是逃頂高位減倉。當指數運行至一定高位時,投資者應採取慎重策略,分批逢高減倉,鞏固勝利果實,以便為日後抄底備足資金。但不少投資者該慎不慎,反向操作,隨著指數的不斷上漲,風險的不斷累積,倉位不減反增,不僅錯過了逃頂機會,且給日後抄底帶來被動。

該了不了。

高位滿倉、重倉的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多數都是上漲幅度巨大但獲利不多的股票。當指數出現調整,這類股票往往跌幅居前,充當領跌角色,重倉持有、該了不了的投資者損失慘重。暴跌後,由於所持股票處於深套之中,手頭又無多餘資金,賣不忍心、買無資金,與抄底機會失之交臂。

該等不等。

與高位重倉、未能脫身的投資者相比,有的投資者相對幸運在指數處於高位時已拋出了股票或降低了倉位。但在指數調整過程中缺乏耐心,該等不等,倉促補倉。等真正底部來臨,手頭已無資金,有底也抄不了。

該狠不狠。

與逃頂一樣,抄底機會並非時時都有,人人能遇。但一旦機會來臨,就要及時抓住,做到該狠則狠。一般而言,當市場從高位開始下跌,調整的時間和幅度達到一定程度,許多股票跌得面目全非,多數股民虧得慘不忍睹時,離市場底部就不遠了。此時,一些投資者反而猶豫不決,該狠不狠,持續輕倉、減倉甚至空倉,最終導致步步踏空、心態失衡,進而追漲跌,鑄成大錯。

因此,作為普通投資者,沒有必要刻意追求這種不切實際的理想化狀態,行之有效的抄底方法是做到三個保持:

一是保持足夠的倉位。

無論是高位重倉、滿倉,跟著市場一路下跌的投資者,還是高位減倉後空倉、輕倉的投資者,當底部出現時都需要保持足夠的倉位。投資者可以抓不住最強勢品種,但不能讓資金閒著。一方面,要樹立防踏空的意識。如果說,在牛末熊初,持股不動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那麼,在暴跌已經發生、極有可能熊去牛來的情況下,割肉輕倉才是更愚蠢的事情。所以,當指數處於底部區域時,一定要確立強烈的倉位意識,牢記倉位也是硬道理這一投資真諦。

另一方面,要採取防踏空的行動。當指數跌至自己設定的點位時,就要大膽、堅決、分批地買入,增增倉位,原則上要確保底部倉位高於頂部倉位。倉位一旦確定,就要減少操作;即使要動,也要確保籌碼能正差接回。為此,在考慮賣股票時,就應作好後續買入的準備,如果沒有明確的買入計劃(包括多少價格、買入什麼品種等),不妨冷靜觀望,暫緩賣出,以免一不小心造成籌碼丟失。

二是保持足夠的激情。

這種激情主要體現在對現有倉位的利用和市場機會的把握上。倉位和品種確定後,如果所持籌碼跌幅已大、處於深套之中,一時又無合適的建倉品種,原則上應保持耐心,減少操作。不少投資者,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資者特別喜歡動,實際上,頻繁換股,不一定能取得好收益。只有當補入的籌碼出現了盈利,操作也由僵持變得流暢起來,且短線又有合適的品種待買時,方可加大操作激情,進行短線操作,但前提是要有充分的理由和明確的計劃。

三是保持足夠的定律。

底部操作,既要保持足夠的倉位,又須有一定的激情,同時還要遵守操作定律。一般須堅持:衝高時賣出,做到膽大而不貪,賣後不後悔;下跌時買入,做到心細不恐慌,買後也無怨。選擇操作品種的方法主要有:比照法在市場和其他個股連漲數日的情況下莫名未漲的股票(限於具有可比性的股票);聯想法與某一時期漲勢較好的板塊或個股相關聯但上漲幅度落後、有可能出現補漲的潛力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