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三國演義》中未能提及的三國風雲人物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將我們帶回了亂世的金戈鐵馬,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更是為後世所津津樂道。不過對於一部文學作品而言,對歷史的還原度肯定是有限的,許多活躍在三國時期的能人將才,最終卻沒有出現在《三國演義》之中,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1.戲志才:

細數《三國演義》中未能提及的三國風雲人物

戲志才

三國早期曹操的謀士,受荀彧的推薦加入曹操陣營。在郭嘉之前,戲志才是曹操帳下的首席謀士。其才智過人,深受曹操的器重,隨曹操轉戰於兗州、汝南,《三國志》中用“神鬼莫測”來評價他。可惜戲志才尚未真正嶄露頭角便英年早逝,在他死後,曹操感嘆道:“戲志才一死,就沒有可以探討謀略的人了啊!”

2.國淵:

細數《三國演義》中未能提及的三國風雲人物

國淵

字子尼,曹魏時期的官吏,官至太僕。平日熱衷於學問,尤其喜好古學,他的老師、經學大師鄭玄評價其為“國子尼,美才也,吾觀其人,必為國器”,大意就是國淵是難得的良才,可以成為國家級的人物。三國時期,戶籍流失,人民流離失所,為了籌措軍糧、安定民生,曹操大興屯田。國淵奉命主持屯田事宜,數年之間就使人民安居樂業,糧倉充實,人口激增,給曹操的南征北戰提供了充足的後勤供應,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經濟基礎。

3.閻行:

細數《三國演義》中未能提及的三國風雲人物

閻行

字彥明,韓遂的女婿,西涼軍閥韓遂的部將。閻行年輕時負有盛名,武力過人,在韓遂與馬騰的衝突中與馬超對戰,差點殺死馬超,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後來投降了曹操,拜為列侯,對曹操平定涼州、消滅韓遂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4.關靖:

細數《三國演義》中未能提及的三國風雲人物

關靖

公孫瓚的幕僚,官至長史,深受公孫瓚的信任和賞識。關靖才識不足、目光短淺,善於阿諛奉承,曾經阻止公孫瓚偷襲袁紹,從而使公孫瓚陷入被圍的絕境。儘管正史中對其評價並不高,但關靖卻也是一個少有的盡職盡責的忠臣,在公孫瓚兵敗易京自殺後,關靖自責地說到:“吾聞君子陷人於危,必同其難,豈可以獨生乎!”隨後隻身衝向袁紹軍陣戰死。

5.賀齊:

細數《三國演義》中未能提及的三國風雲人物

賀齊

東吳的名將,字公苗,是吳國的開國功臣之一。賀齊年少有為,早年擔任縣吏之時便展現出過人的勇武與膽識,後來在平定山越的過程中表現活躍,屢建奇功,將吳國的版圖延伸至福建一帶。孫權時期,在合肥之戰中接應被圍困的孫權,將其救出,使孫權尤為感激。

6.羅憲

細數《三國演義》中未能提及的三國風雲人物

羅憲

字令則,蜀國後期不可多得的將才,尤其在防禦方面十分著名。羅憲智勇雙全,樂善好施,剛直不阿,早年就入仕蜀漢政權,任太子舍人一職,展現出一定的外交才能。後來因不肯依附於寵臣黃皓而被貶至永安,擔任巴東太守。蜀國滅亡後,由於吳國趁此機會偷襲永安,羅憲恨其背信棄義轉而降魏,在吳國的大軍面前使永安毅立不倒。

以上便是蒐集的《三國演義》中未出現的一些三國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