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衝20億!導演40歲改命背後:永遠去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事

10年前,虛歲30的餃子在一篇自述裡自嘲:

“名牌醫科大學畢業轉行來搞動畫,正經的工作辭職不幹,一個人餓著肚子做短片,這人是不是有病啊?啊呀呀呀呀呀呀呀——所以我常說群眾眼睛是雪亮的嘛,一下就被看穿了,我真的有病耶!”

這種瘋子人生,不成功便成仁。

10年後的今天,虛歲40的他導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被盛讚為國漫之光——89分鐘票房過億,創下動畫電影首日最高票房記錄、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豆瓣評分8.7,是近十餘年國產動畫電影的最高分;票房破10億,打破《大聖歸來》的記錄,奔著20億去了!


《哪吒》衝20億!導演40歲改命背後:永遠去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事


這是一位動畫天才銷聲匿跡10年後上演的逆天改命。


事實上,如今絕大多數觀眾依然不知道這位天才 ,他的微博粉絲僅僅十幾萬(大部分是電影上映後關注的),他為《哪吒》搖旗吶喊一些微博轉發量可憐到只有個位數,2014年他想給自己微博加V認證時發現自己粉絲不到100,靠朋友吆喝才湊夠。


《哪吒》衝20億!導演40歲改命背後:永遠去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事



媒體天天喊:國漫崛起,最缺的是人才!可你們吹爆《哪吒》了,也來關心關心這位人才吧。

這篇,必須帶你好好認識他——餃子導演。

01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放棄了不該放棄的

大三轉行,放棄醫學,自學動畫


每個人都有過夢想,只不過多數人都在長大的過程中弄丟了,餃子也不例外。

餃子原名楊宇,生於1980,四川瀘州人。

幼兒園時,阿姨問:你有什麼理想?

餃子回答:我要當總統。

阿姨說:你給總統擦屁股的資格都沒有。

小學時,老師問:你有什麼理想?

餃子回答:我要當科學家!

那時候他對華羅庚、袁隆平崇拜得不行。

初中時,同學問:你有什麼理想?

餃子回答:我要當漫畫家!

那時候他剛剛成為《聖鬥士》和《七龍珠》忠實的信徒。

高中時,高考志願書問:你有什麼理想?

餃子回答:我要吃飯!

這是他最認真的一次回答,也是最沒有理想的一次回答。

高考後,他進入了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

餃子說:我父母都在醫院工作,對醫生這行最熟悉,當醫生至少是溫飽不愁。名牌大學的醫生,那工作一定不愁了!

所以這個人生故事的開頭,一點都不天才,一點都不勵志,在放棄夢想的那一刻,大家的樣子都是一樣的俗!

不過彆著急,天才有有兩種,一種是生來即天才,一種靠自己改命。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調查,說一個人的一生,一般會有七次機會,改變人生走向。但上天發放每一次機會時,都會設置一些門檻,只讓有膽量的人去跨越。


《哪吒》衝20億!導演40歲改命背後:永遠去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事



高考是一次機會,餃子沒能跨越。

不過接下來,他逆風翻盤了。

進入大學後,手握“醫生”這份就業保險單,並沒有讓餃子感覺到預期的安全感,反而經常隱隱感到憋悶:

“有東西在跳,有火在燒,彷佛一頭豬在地震來臨前想要拱圈”。

這種感覺持續了三年,胸中的無名火越燒越旺,但他找不到釜底之薪。

轉機出現在2002年,大三的下學期,藥學院的另一個同學黃雷,拱開豬圈了——轉行去做軟件了。

餃子被刺激到了,胸中的那股無名火瞬間爆發,他想明白了一切:

原來我那股創作的激情一直沒熄滅過。

從小到大,餃子酷愛繪畫,算得上他認識的同齡人中畫畫第一,課本上佈滿塗鴉,大家也稱讚他畫的好,然而家境普通,他又是個危機感很強的人,長大後知道社會上靠畫畫賺錢的人鳳毛麟角,他強行壓滅了興趣愛好的火焰,準備好好做一頭圈養豬,了此一生。

但這火焰其實從未被壓滅過,三年來它一隻在燃燒。


《哪吒》衝20億!導演40歲改命背後:永遠去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事



很多人經常說:我已經學了這個兩年了,放棄了是不是太可惜?我已經做這行三年了,轉行是不是太浪費?我在這堅持了5年了,難道不應該再繼續堅持麼?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

終於,餃子也拱開豬圈了——那個“堅持了三年的”東西,他放棄了,那個“不該放棄的”東西,他找回來了。

《哪吒》衝20億!導演40歲改命背後:永遠去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事


從此,餃子放棄醫學,自學MAYA(三維動畫軟件),入行CG(計算機動畫)。

那是2002年,MAYA相關教材和師資力量都很匱乏,初級教材少,高級教材更是鳳毛麟角。餃子說,大部分知識都是要靠自己在實踐中總結。

因此,學習MAYA六個月,差不過把MAYA的幾大模塊囫圇吞棗式摸一遍之後,他趁著大四寒假做了一個短片,以便把零零星星的知識應用於實踐,做個歸整,同時也是為了方便找工作。

雖然很難,但也算順利,畢業後他在成都一家三維動畫廣告公司找到了工作,而且因為公司很小,所以他有機會負責起從創意設計到後期製作的全部流程,實現了個人技能從純粹興趣到商業創作的轉變,學會了以觀眾的視覺來審視作品,同時在工作期間有機會全面完善自己的動畫技術和藝術。

02

辭職閉關三年八個月,靠母親退休金度日

憑一己之力做出一部片,獲獎30多項


改變人生走向的選擇,最初在外人看來也並非多麼明智,直到加上時間的槓桿,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蝴蝶效應後,你才會意識到,當初那個選擇,也是有門檻的,只給有膽量的人去跨越。

成功轉行,拿到工作,順風順水,拱圈成功,這應該是餃子想要的。

可僅僅過了一年多,餃子就做了人生中第二個關鍵選擇:

辭職閉關,做個人作品。

這是一個外人看起來很傻,但對這樣的人來說卻是極具野心的選擇。

這樣的選擇,源於餃子一直以來的一個認知:

作品決定論。

餃子認為:

CG行業的一大特色是,我們都是毫無遮掩的裸奔者。

這是一種形容,形容我們這一行每個人的技術實力是袒露在外,毫無遮掩地讓觀眾品頭論足,我們的作品,就是我們的臉面,是牛人還是菜鳥都寫在額頭上。對於腳踏實地、有真才實料的人來說是良機、幸事,對於想濫竽充數、混吃混喝的人就是噩夢、浩劫。

幹CG這一行靠兩樣,實力和關係。我是平頭小老百姓,關係是沒有的。我的選擇就是沒得選擇,只有拼實力。


《哪吒》衝20億!導演40歲改命背後:永遠去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事



實力如何證明?

作品。

廣告公司的工作,受客戶要求、項目時間、人力成本等條件限制,繼續下去對自我提升不會太大,因為要做出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作品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

心一橫,餃子辭職了。

這個選擇,如今證明是對的,但在當時確實門檻很高:

父親在他剛工作時就去世了,母親已經退休,退休工資只有1000元/月,父母積蓄不多,餃子成了家裡的頂樑柱,但他才工作一年多,其實也沒什麼積蓄。

說到這裡,不得不多聊一下餃子的父母。

為什麼餃子版《哪吒》裡,哪吒爸媽一改原著裡形象,成為吒兒最堅定的守護者?

因為餃子的爸媽對餃子正是如此,一個人的作品就是他的精神世界的投射。

最初棄醫轉行,旁人冷嘲熱諷,爸媽用愛支持,花了大錢給餃子賣了高配置的電腦。

父親去世了,餃子要辭職,母親繼續用愛支持,跟他住在一起,照顧他的飲食起居。母親每個月1000元的退休金,用來支撐日常生活。

餃子回憶說:消費方面,我們能省就省,“衣”服基本沒有買過新的;“食”物上多虧有母親打理,她經常去超市找特價,而且我們以素食為主,健康又經濟;“住”宿靠父母的積蓄在成都買的二手房裡;旅“行”那是富人們乾的事兒,對我來說是天方夜譚...

充滿偏見的世界裡,哪吒有父母的愛做靠山,餃子就是那哪吒,他說:感謝我的父母,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沒有他們的開明豁達,我不可能輕易轉行,沒有父母的無私支持,我不可能不放下夢想,為五斗米折腰,沒有母親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料,我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短片製作中。

《哪吒》衝20億!導演40歲改命背後:永遠去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事


整整三年多,餃子沒有離開過家超過40公里,絕大部分日子就像生活在空間站一樣,客廳、臥室、廁所三點一線,偶爾出去散散步鍛鍊下身體。

90%的人做不到在他那樣的條件下辭職修煉,即便能做到的10%裡,其中的90%也不可能像餃子一樣,日復一日的自律到變態。

那三年多,餃子家網線都沒牽,需要上網的時候就去朋友家。一方面,這樣可以減少娛樂時間,減少社會浮躁氣息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保證電腦在製作動畫時要求的穩定性。

人,不瘋狂不成魔。

2008年,《打,打個大西瓜》橫空出世。


《哪吒》衝20億!導演40歲改命背後:永遠去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事



這部幾乎零成本、僅靠餃子一人之力、一臺電腦、耗時三年八個月打造出的16分鐘短片,一經推出就口碑爆棚,震驚整個動畫界,在接下來的幾年了,拿獎拿到手軟,國內外斬獲30多個大獎,其中包括含金量極高的第26屆德國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高獎項“評委會特別獎”,頒獎詞稱:

這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影片,它擁有獨一無二的視覺風格,其利用現代流行文化與幽默元素將作者對人類生活環境、和平與戰爭主題表現得恰如其分。


《哪吒》衝20億!導演40歲改命背後:永遠去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事



豆瓣評分8.7。其中一個9年前的短評是:

“哇靠,動畫給5星的同時還能標上大陸,不再是很久遠發生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