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公仔戲中的行當和麵譜造型

行當是戲曲(包括公仔戲)特有的表演體制。行當的構成因素大致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人物的自然屬性,包括年齡、性別等諸因素。比如:旦行是女角色,生行、老行、醜行一般為男角色,生行中又有正生、貼生、武生等角色,均為青、壯年男性角色。2.人物的社會屬性,包括身價、職業、性格、氣質等諸因素,這是構成行當的核心。封建社會等級森嚴,不同階級和不同階層的各種人物在言談、舉止、儀態、行動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規範,還由於人們的稟賦、教養、生活道路和生活經驗的不同,形成了性格、風度和精神氣質上的區別。如老生中的老夫,是朝廷重臣,性格豪邁,氣度恢宏;而老父,多為朝中奸臣,詭計多端。老賊也分正邪兩類,正為綠林好漢,愛打抱不平;邪多為番賊,行兇作惡的強盜。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公仔戲中的行當和麵譜造型

3.表演風格的詼諧。例如醜行的小丑,有正有邪,正者心地善良,性格詼諧;邪者油頭滑腦,性格輕浮。4.藝術家的美學評價。藝術家對人物的評價往往具有頌善懲惡的傾向,如在《桃花扇》裡,侯朝宗和李香君是作者著意歌頌的人物,列為“正色”,由正生、正旦扮演,阮大餓、馬士英、弘光帝等昏庸誤國的昏君奸相,是作者深惡痛絕的押擊對象,就分別由老父扮演。5.表演技術專長。各行當角色在表演的技術上都有自己的專長。生行中,正生舉止文雅瀟灑,武生舉止威武勇猛,花生舉止則是輕浮粗俗。以上幾點,是行當的主要構成因素,是舞臺形象的綜合體現。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公仔戲中的行當和麵譜造型

行當劃分的作用是揭示人物的鮮明個性,既使觀眾認識劇中人的本質,又有利於演員掌握各行當的表演技藝。行當是表演人物塑造上的反映。簡而言之,它既是形象系統,又是程序系統,兩者相互聯繫,又有所區別。每個行當都是一個形象系統,同時也是一個相應的程式系統。例如,老生就是一個形象系統,其中包容著一系列中年以上的、正直剛毅的人物形象,如《空城計》中的諸葛亮、《熊門罪子》中的楊延昭等,這些人物的性格氣質相近,表現上也有相應的程式,唱用本嗓,風格剛勁、淳厚,說白鏗鏘有力,偶的舉止莊重,手作託須、理須動作。公仔戲的行當,清光緒年(1875)以前僅有3個:生、旦、醜。隨後逐步形成生、旦、淨、末、醜五大行當。1915年以後五大行當又有較細的分工: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公仔戲中的行當和麵譜造型

生行:分正生、貼生、武生。正生扮演英俊瀟灑、正直善良的正面男性青年,如《十八相送》中的梁山伯、《張文秀》中的張文秀、《孟麗君》中的皇甫少華。貼生,多扮演青年男性角色,人物或正或邪,如《鴛鴦劍》中的武學儒、《組妹皇后》中的俏算。武生,專扮身懷武藝,富有正義感,愛打抱不平的青、壯年男性角色,多身著袍甲,表演注重念打,如《梨花三離》中的薛丁山、《武松打中虎》的武松。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公仔戲中的行當和麵譜造型

旦行:分正旦、貼旦、彩旦、武旦、老旦、梅香旦。正旦,大都扮演儀態端莊、舉止穩重、感情豐富的年輕女性,表演要求輕盈飄逸,唱腔圓潤甜美,如《孟麗君》中的孟麗君、《紅葉題詩》中的姜玉蕊。貼旦,扮演正面女性角色,多為正旦二手,表演要求與正旦同,如《鴛鴦》中的聞玉貞。彩旦,分潑婦旦、媒媽旦,潑婦旦扮演粗野潑辣的不正經人物,如亞女告狀》中的掌賽珠;媒媽旦為嘴甜油滑的女性角色,如《巧配鴛鴦》中的喜奶奶。武旦,專扮演行動乾脆利落、性格倔強的青、中年女性強人,擅揮舞刀槍劍戟,如《梨花三離》中的梨花。老旦,多扮演身份高貴的貴戶夫人,如《楊門女將》中的餘太君。梅香旦,專扮演天真活潑的少女角色,如《春草闖堂》中的春草。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公仔戲中的行當和麵譜造型

淨行:分正淨、副淨。正淨又名“白臉淨”,專扮演身份地位較高的朝廷君王、重臣人物,有正有邪、有忠有奸,或賢良,或狡詐。正的淨角如《孟德賦詩》中的孟德,邪的淨角如《陳邦榮》中的曹顯。副淨,為正淨之副手,專扮演性格忠直、魯莽、粗暴的草莽英雄、山寨頭目或神怪人物,或善良,或兇殘。如《桃園結義》中的張飛、《醉打山門》中的魯智深、《秦武青》中的上天雷。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公仔戲中的行當和麵譜造型

末行(雜仔):原為生行中的鬚生,後分出稱末角,扮演中老年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如《單刀赴會》中的關羽、《歷城除暴》中的海瑞。醜行:分雜腳、花生。雜腳有官醜,專扮演辦事糊塗的知府知縣,如風冠夢》中的吳工九、《範知府)中的範知府。醜行的小丑,扮演多謀善斷,或心懷不良的角色,表演滑稽,如《巧配鴛載》中的孫大財。公仔戲還專門設置蝦升蝦樂兩名喜劇雜腳,專逗笑取樂。花生,多扮演舉止輕浮風流的花花公子,如《烏鴉戲風》中的少爺。此外還有宮娥、旗牌、隨從、兵卒等雜行。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公仔戲中的行當和麵譜造型

公仔戲行當的區分,對偶像製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偶像要根據行當雕刻頭部特徵。各行當的頭部面形大同小異,強調“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雕以醜貌”:眉目清秀人忠良,鼠眼猴頭性奸險;風姿俊俏多慈善,面肉橫生皆兇惡。公仔戲中有兩個特殊人物蝦升嬌樂,是滑稽調笑、幽默風趣的藝術形象,以“禿頭”作為其鮮明的形象特徵。這兩個角色是從北齊偶戲中的郭秀角色留存下來的。多數偶像的行當區分運用臉譜的方法,這是最為方便的手法。基本上通過俊扮、醜扮、花面等形式來表現形象的個性氣質。臉譜的基本手法有“離形”和“取形”兩種。“離形”是不拘於生活的自然形態,敢於誇張、裝飾;“取形”是講究章法,把臉部一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線條,巧妙地組織、歸納到一定的“形”的圖案中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公仔戲中的行當和麵譜造型

偶像的臉譜除生、旦行用靚裝不畫臉譜外,淨行、末行、醜行中的官醜、小丑雜腳、花生均勾畫臉譜。在色彩上,有紅臉、白臉、黑臉、五彩臉幾種:淨行中秉性剛直的人物畫黑臉,末行忠勇剛強的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塗紅臉,淨行中詭計多端的奸詐人物畫白臉,強盜、綠林好漢或異邦人物則勾五彩臉。在臉譜的造型上可分為整臉和碎臉兩種。一般地說,紅臉、白臉、黑臉多為整臉譜式,並在眉、眼、額心等處勾畫線條,五彩臉多為碎臉譜式,兩頰、雙眉、眼眶、鼻樑、額角、額心等部位用紅、黃、黑、綠等多種不同顏色勾畫,線條或繁或簡,勾法也多有變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公仔戲中的行當和麵譜造型

若劇中人為佔山為王者或王室中人物,多在額中畫一“王”字,以示其身份。醜行中的臉譜和花生的臉譜較為相似,或在眼眶、眉心及鼻樑處塗白色,並用黑線條圈住,所塗白塊可大可小,或方或圓;或在鼻樑上塗黑圈小白塊,歪正大小均可。彩旦中的潑婦、媒媽在臉頰塗一黑痣,媒婆畫嘴歪臉型的稱“蝦歪媽”。臉譜具有象徵意義,使人物一出場觀眾就能一目瞭然地瞭解人物的個性。只要人物一出場,觀眾就能從外觀上對他的身份、地位、年齡、性格、氣質乃至品德的好壞等各個方面有一個鮮明的印象。臉譜是一種開門見山、深入淺出的視覺寫意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