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戰的犧牲品!美國頁岩油企業Whiting Petroleum申請破產

首家頁岩油企業破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席捲全球,許多國家紛紛封鎖國境,實行旅行限制,在消費需求和出行需求降低的衝擊下,原油價格遭到重創,加上沙特與俄羅斯大打石油價格戰,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油價創下史上最大單季跌幅,同時衝擊了全球石油企業的營運。

油價目前接近 2002 年以來最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導致全球經濟放緩,削弱石油需求。原油期貨 3 月月線創下史上最大跌幅,第一季則是暴跌近 70%。

美國頁岩油企業Whiting Petroleum週三宣佈,已經向法院申請破產,成為首家因為油價戰申請破產的企業。

數據顯示,由於國際油價崩跌,Whiting Petroleum 股價也在過去 3 個月內暴跌 91%,市值從 2001 年一度高達 150 億美元,下跌至目前的 615 萬美元。美股週三開盤後,Whiting Petroleum 股價也再度崩跌 44%,僅剩下 0.37 美元。


油價戰的犧牲品!美國頁岩油企業Whiting Petroleum申請破產


油價暴跌對美國頁岩油行業構成了嚴重威脅。近年來,得益於技術驅動的頁岩油鑽探熱潮,美國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但目前的油價低於許多美國鑽探商的生產成本。這已令槓桿率很高的美國頁岩油行業受到威脅。

特朗普週一表示,俄羅斯與沙特在磋商破裂後打價格戰是 " 瘋了 ",他還稱," 我從未想過我會說,也許我們必須提高油價,因為我們確實需要這麼做。"

油價戰的犧牲品!美國頁岩油企業Whiting Petroleum申請破產

Whiting Petroleum 在聲明中表示,由於沙特與俄羅斯的油價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導致了原油和天然氣價格的 " 嚴重低迷 ",因此公司必須進行財務重整。

Whiting Petroleum 還表示,公司已與部分債權人達成協議,通過削減公司約 22 億美元的債務,來交換重整後公司的部分股權,原有股東則將取得 3% 重整後公司的新股。

作為第一家因油價戰爭而申請破產保護的廠商,該公司還表示將繼續保持營運,相關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員工都將不受到破產重整影響,並預計 2020 年將生產約 4200 萬桶原油。

據悉,Whiting Petroleum 總部設在丹佛,是北達科他州巴肯產油區的主要頁岩油開採公司之一,也是科羅拉多州規模最大的石油生產廠商。

挪威能源業諮詢公司 Rystad Energy 警告,30 美元的油價幾乎讓美國頁岩油開採商 " 全軍覆沒 ",絕大多數開採商無法盈利,數量超過 100 家。

美國能源資料協會 ( EIA ) 週三公佈,截至 3 月 27 日當週,美國原油庫存增加 1,380 萬桶,至 4.692 億桶。這是 2016 年以來最大的單週漲幅。分析師預計,隨著煉廠削減煉油量和汽油需求下降,庫存料將繼續增加。

EIA 稱,多州政府已經頒佈居家令,試圖防止病毒傳播,許多居民減少開車出行,汽油需求創下史上最大單週降幅。

研究公司 Rystad Energy 預估,4 月全球原油需求將同比下降近 23% 至 7,760 萬桶 / 日。

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Whiting Petroleum申請破產可能只是一個開始,自價格戰開始之後,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們的日子都不好過。

根據挪威能源業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的報道,儘管美國頁岩油公司已經能夠將其平均生產成本從2012年的每桶82.75美元削減近一半,至每桶43.83美元左右,但只有16家頁岩油公司能夠在油價低於35美元/桶的情況下賺錢。

只有埃克森美孚(Exxon)、雪佛龍(Chevron)、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Crownquest和New Mexico這五家公司還能在31美元/桶的油價下賺錢。對於其他開採商來說,開採新井基本上就是採油越多越賠錢。

Rystad Energy還警告,30美元/桶的油價幾乎讓美國頁岩油開採商“全軍覆沒”。而油價早就已經跌至20美元/桶附近。

美國油企的生存情況有多艱難?許多石油巨頭都已經在“斷臂求生”了,開始削減支出,甚至減產。

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 Corp.)在新墨西哥油田的盈虧平衡點為每桶26.90美元,約佔其二疊紀盆地產量的四分之一。儘管該公司尚未減產,但它已關閉了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煉油廠的一個原油蒸餾裝置,理由是需求低迷。該煉油廠日產量為502.5萬桶。

雪佛龍公司最近宣佈將其2020財年的有機資本和勘探支出削減20%,從200億美元降至160億美元,並暫停其4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這是對油價暴跌的有力回應。大部分資本支出削減將發生在二疊紀盆地——這是雪佛龍產量增長的關鍵引擎。雪佛龍預計將該盆地的產量削減20%,相當於每天減少12.5萬桶油當量,相當於該盆地當前總產量的2.5%。

這些國際石油巨頭都已經在削減支出,更不用說小型的生產商了。如果油價長期低迷,只有那些資金充足,效率最高的頁岩油企業才有可能生存下來,美國頁岩油行業將進行一次大洗牌,行業集中度將更高。

業內專家們已經警告過,今年將出現新一輪違約潮和破產潮,油田服務公司可能首當其衝。數十家頁岩油公司已開始在二疊紀盆地閒置鑽井平臺,同時數十家公司宣佈大幅削減股東計劃,包括股票回購和股息。

如果美國頁岩油行業破產,會發生什麼?

2019年,美國先後超越俄羅斯和沙特,晉升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全球原油市場供應格局由此前的歐佩克一家獨大,逐步形成美國、俄羅斯和沙特的“三足鼎立”的格局。

從世界原油產量排名上看,美國排名第一,產量份額高達18%,沙特13%、俄羅斯12%,前三者佔據了世界四成的產量,加拿大和中國以5%的份額,位列第四和第五。

油價戰的犧牲品!美國頁岩油企業Whiting Petroleum申請破產

不同地區的原油,由於質量和開採難度都有所不同,其開採成本也大相徑庭。

如有外媒報道稱,沙特一桶石油的開採成本僅為2.8美元,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莫洛佐夫此前曾表示,該國石油開採的平均成本僅2美元/桶,難以開採的大陸架項目的開採成本則為20美元/桶。

而美國原油開採成本則在35美元/桶以上。

2020年3月初,美國原油主力合約價格還在45美元一桶上下,到了3月30日,原油價格已經最低跌破20美元一桶,腰斬已經不足以形容這一個月油價下跌的慘烈態勢。

油價戰的犧牲品!美國頁岩油企業Whiting Petroleum申請破產

油價保持當前20美元一桶的低位,受損最大的無疑將是美國的頁岩油生產商。

據路透社報道,受能源價格暴跌衝擊,美國頁岩氣革命的領導者——切薩皮克能源公司已向債務重組顧問尋求幫助,成為首家被油價暴跌壓垮的美國大型能源公司。

價格戰在商業競爭中是常見的手段,無法承受低價的生產商註定要承受虧損和債務的壓力。如果價格戰長期維持下去,那麼美國頁岩油商或許會成為三者中最先倒下的。

面對美國日益增加的份額,我們不能排除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俄羅斯與沙特這場大戰,或許是聯手針對美國頁岩油的自導自演。

有了第一家油企倒下之後,就會有第二家,甚至更多。或許有許多小型生產商已經破產,只是人們不知道而已。這就讓許多人心中產生了一個疑問,如果美國頁岩產業破產,將會發生什麼?

分析師Haley Zaremba表示,如果美國頁岩油行業遭遇“破產潮”,那麼受益最大的無疑是沙特,到時候全球油市的控制權又將回到沙特手上

。到時,美國國內石油產量將大幅下降,美國石油進口將猛增。然後,沙特將可以自由地再次縮減產量以提高價格。

市場中還流傳著一種說法:

“如果美國頁岩油退出市場,油價將有望回到60美元/桶。”

提出這種說法的是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董事長謝欽(Igor Sechin),他表示,一旦美國頁岩油退出市場,油價就會反彈,可能達到每桶60美元。

此外,如果美國頁岩油企業大範圍破產,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將失去工作。6年前油價的大幅下跌讓20萬行業專業人士失去了工作,幾乎佔了該行業全部勞動力的一半。

據德州石油和天然氣監管官員西頓(Ryan Sitton)表示,隨著越來越多公司關閉鑽探地點和鑽井平臺,德州各地數以萬計的人正面臨被解僱,比如在西德克薩斯的二疊紀盆地頁岩田等地,裁員的公告開始陸續傳來。鑽探服務公司Canary LLC上週裁員43人。但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裁員來自壓裂服務提供商哈里伯頓公司(Halliburton Co.)。該公司上週表示將在其休斯頓總部解僱3500名員工。

石油美元體系鬆動

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金本位的美元體系失效,美國與沙特、阿聯酋等國達成一致,通過將石油以美元計價,建立了以石油為參照、美元為中心,亞洲貨幣緊盯美元的"石油美元"體系。

而從針對伊拉克的“海灣戰爭”,到制裁伊朗,再到通過頁岩油實現石油獨立,都傳遞出美國嘗試把控世界石油體系,鞏固美元霸權地位的野心。


油價戰的犧牲品!美國頁岩油企業Whiting Petroleum申請破產

如今,美國頁岩油產量屢創新高,國際原油供應過多,國際油價持續下降,沙特近幾年不得不持續推動歐佩克減產來維持油價的堅挺。

然而,在沙特等國減產的過程中,美國頁岩油卻沒有跟著減產,反而由於油價上漲而更有利可圖,不斷增產。這不只令沙特等國減產的努力付諸東流,而且還進一步佔據了更多的市場。

國際能源署認為,2024年之前,全球新增石油供應的70%以上將來自美國,且有望在未來5年內取代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國。

當老牌石油產出國對石油價格的調節手段——產量,由於美國頁岩油的橫插一腳而見效不足,這些出口大國的根本利益就遭到了侵犯。

隨著石油輸出國們對美國頁岩油產量的不滿與日劇增,原本默契之下的“石油美元體系”也開始有鬆動的趨勢出現,再加上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石油需求遠低於供給,能源進口大國的話語權也有所提升。

中國社科院等機構早前聯合發佈的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9)指出,人民幣原油期貨自上市二年以來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原油期貨交易市場。

路透社消息稱,中國一家石油巨頭也已簽署了首筆以人民幣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並且計劃簽署更多此類合約。

經歷了疫情下全球經濟洗牌和石油價格戰的影響後,以石油為根基的美元霸權被其他貨幣趁虛而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畢竟,“誰控制了全球的能源,誰就握住了全球經濟的命脈”,一個國家的強大與自主,從掌握自己的能源命脈開始。

特朗普是否還HOLD得住?

美國在過去油價大跌時也遇過同樣的危機,美國頁岩油生產商之前通過降低運營成本度過2014-2016年的危機,但這次他們面對的是史上最大的需求暴跌,進一步降低盈虧平衡價格的空間更加有限,因此同樣的方法可能不管用。目前每桶20美元左右的價格遠低於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盈虧平衡點39美元-48美元。

不過,美國政府不會放任不管,至少不會讓美國的那些大型石油公司破產。“大而不倒”這句話在哪個行業都管用,包括能源行業。

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定於週五與美國一些最大的石油公司負責人舉行會議,討論政府應採取何種措施幫助該行業度過前所未有的石油危機。

據悉,埃克森美孚公司首席執行官達倫·伍茲(Darren Woods)、雪佛龍公司首席執行官麥克·沃斯(Mike Wirth)、西方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維姬·霍魯布(Vicki Hollub)和大陸資源公司執行主席哈羅德·哈姆(Harold Hamm)都會參加這次會議。

希望本文能夠讓因為一做單就虧損而處於迷茫中朋友走出困惑,老規矩,還沒看明白的先收藏!歡迎留言與小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