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央行兩大利好政策出臺!


關鍵時刻,央行兩大利好政策出臺!

年內以來的第三次降準落地,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

4月3日盤後,央行宣佈決定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同時,下調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至0.35%,這也是央行時隔12年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三個月以來央行的第三次降準,也是時隔僅20余天央行第二次宣佈降準。1月初,央行實施過一次全面降準,釋放長期資金8000億元。3月16日,央行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此番再釋放4000億長期資金,合計三次降準共釋放1.75萬億元。

3月來,央行逆週期力度明顯加快,而就在4天前的3月30日,央行還將7天期逆回購利率從2.4%降至2.2%。

本次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分兩次實施,分別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此舉意在防止一次性釋放過多導致流動性淤積,確保降準中小銀行將獲得的全部資金以較低利率投向中小微企業。

至於金融市場影響,前不久國常會已預告此次定向降準,因此,消息公佈後,金融市場反應較為平淡,不過,中長期看,貨幣政策放鬆必定會對金融市場價格走勢帶來影響。

對股市,一般而言,金融、地產等資金密集型行業都將獲益。

對於樓市而言,考慮到當前“房住不炒”的房地產調控基調未變,降準釋放的資金很難再大規模進入樓市。不過,少總比沒有強,降息降準週期下,房地產投資將迎來一定支撐,沒有理由看空今年的房地產。

此次,降準對貸款利率沒有直接影響,但銀行上繳的存款準備金減少了,從貨幣供需關係來看,供給增加了,價格(利率)可能會出現下調。但實際上,央行更重要一個意圖是,為下一步引導LPR報價下調甚至降息做準備。LPR報價下調甚至降息都意味著銀行的利差收縮,銀行的盈利減少,動力減少。

因此,近期為了引導貸款利率下行,不排除央行還會有全面降準的操作。

當然,降息也是選項,但央行對這種價格工具謹慎得多,因為降息比降準影響力更大,市場對利率也更加敏感。市場貨幣量的變化,影響主要是對金融機構;而價格的調節,則是直接影響整個市場,會立刻引發市場的態度和行為變化。

在4月3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說,存款基準利率是利率體系裡的“壓艙石”,作為工具是可以使用的,但其比較特殊,實行起來要考慮得更多。

他說,比如物價情況,當前中國CPI明顯高於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1-2月份CPI同比增5.3%,存款利率為1.5%。另外也要考慮經濟增長和內外平衡因素,利率太低會否導致貨幣貶值壓力等。特別是存款利率跟普通老百姓關係更加直接,如果實施負利率,還要充分評估,考慮老百姓感受。

不過,降息降準也並非覺悟希望,實際上在美聯儲降息背景下,降準降息的空間已經被打開,央行只是在等待更合適的時間窗口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