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死亡,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瞭解死亡,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沒有哪個節氣像清明這樣黑白分明地鏈接生死。一方是活潑潑的春天,萬物生長,春和景明;一方是淚紛紛地祭奠祖先、緬懷至親。

小時候,是父母帶我們去做清明;現在,則是我們帶孩子去做清明。生命就是以這種獨特方式,延續著,完成著薪火交接。亙古不變的傳統儀式告訴我們:薪火相傳,以一顆感恩之心,好好地活著。

莊子曰:看破生死,方得逍遙。我們有怎樣的生死觀,就有怎樣的生活方式。瞭解死亡,其實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當我們明白“當你學會了怎麼死,你也就學會了怎麼活”“愛永遠是勝者”,就能過一種全新的生活。把生命中的每一刻當作天長地久,這才是唯一的天長地久。

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最近一次跟老媽視頻,鏡頭裡滿面紅光的她說:“我跟你老爸商量了,等到99歲,我們倆一起走!”我當時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還故意開玩笑說:“那你得問老爸,願不願意和你一起走?”老媽說:“你爸說,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印象中這是80多歲的老媽第一次跟我提“走”這件事。多年前她曾不經意地告訴我:“你爸說了,如果他得了癌症,就跳河,不給孩子們添麻煩!”當時我就淚目。雖然爸媽都是80多歲的人了,我們確實未曾談過“死”這件事,我甚至還沒接受他們“老了”這件事。

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有人說:“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謝天謝地,目前我面前的這堵牆,還依然堅實有力,如銅牆鐵壁。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可以不去碰觸死亡這個嚴肅話題——迴避死亡,其實活得也不會盡興。正如米奇·阿爾博姆在《相約星期二》裡說的——“變老是有價值的”“當你學會了怎麼死,你也就學會了怎麼活”。

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對於死亡,我接觸的第一本書是《西藏生死書》,那是我40歲遇到的衝擊力最大的一本書,可以說它轟然開啟了我對另一個世界的探索之門,瞭解到——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其實對待很多事情都有一個跳出問題本身的視角,跳出很難,但一旦跳出,就能觸碰到生命新的質地,也慢慢能夠甄別,生活中什麼是最重要的。

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而這些年我是在莊子的文字中,找到了符合自己期待的對死亡的理解。莊子的死亡觀猶如“滄海一聲笑”,讓在人生疾風驟雨中的我們,看到彩虹般的天空。

莊子最著名的關於死亡的橋段要數——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有首純音樂《莊子鼓盆》很好聽,每當我有敬愛的人去世,我都會反覆播放這首曲子,默默送別……

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在《養生主》裡有 “老聃死,秦失吊之”一段。大意是:老子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弔喪,大叫幾聲便離開了。老子的弟子疑惑道:“你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秦失講了一段道理:“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意思是說:你們的老師應時而生,現在他順時而死。這是自然的造化,你們要學會哀傷和歡樂都不入於心懷,這樣就是自然的解脫。”

最後一句是:“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也就是成語薪火相傳的由來。這是不是類似於電影《尋夢環遊記》裡說的“愛永遠是勝者。”

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死亡是一種幸福,是非常深邃的幸福……是在痛苦不堪的徘徊後踏上歸途,是嚴重錯誤的糾正,是從難以忍受的枷鎖桎梏中得到解放。”德國作家托馬斯·曼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如是說。

很多時候,我們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怕”這種心理,讓死亡這件事變得更難。

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如果年輕時,我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那麼中年之後就要著力打造圓融的人生觀,人生觀也是生死觀。

這就像45歲之前,我特別注重生命之樹上的枝葉、花朵、果實,而45歲以後漸漸深入生命之樹的根部,深深紮下去。瞭解死亡,其實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莊子告訴我們:看破生死,方得逍遙。如果上半生是直敘,那麼後半生就是倒敘——“倒著活”。

正如臺灣作家張曼娟所說:“看破死這個中國人最大的禁忌謎題,再來過自己的中年,在這承前啟後的時刻整理好自己,自然能拋卻包袱,清爽地老去。”

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 專訪丨罪與罰:中國法律如何處置類似“N號房”事件

♦ 專訪丨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麼?“超長假期”中,如何教?

♦ 走出才女和名媛窠臼的林徽因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胡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