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裡常見的典故之一零七——“江郎才盡”


唐詩宋詞裡常見的典故之一零七——“江郎才盡”


唐詩宋詞裡常見的典故之一零七——“江郎才盡”


唐詩宋詞裡常見的典故之一零七——“江郎才盡”


唐詩宋詞裡常見的典故之一零七——“江郎才盡”

[江郎才盡]

南朝梁代文學家江淹,早年即以文章著名,他的《恨賦》,《別賦》更是抒情小賦中的名篇,故被時人稱為江郎。傳說他曾兩次得夢,一次夢見西晉詩人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就把剩下的幾尺錦緞奉還,這人就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便將所餘錦贈與江淹同時的文學家丘遲,說道:“餘此數尺既無所用,以遺君。”從此,江淹文思滯澀,遂無佳篇。另一次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男子對他說:“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江淹就從懷中取出五色筆奉還,此後,作詩遂無佳句。江淹後期詩文就大不如前期,故時人謂之才盡。後人常用“江郎才盡”比喻才思減退。(典見《南史·江淹傳》、《梁書·江淹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