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無證明

寫了許多關於生活的感悟,感覺是時候試著去探討一下比較深奧的問題,比如人性。可能在二十多歲的年紀討論這個話題還為時尚早,因為確實在現實生活中也並沒有見識過森村誠一筆下那種母親為了保住社會地位殺死自己私生子的扭曲人性,但藝術來源於生活,在親身經歷了許多足以讓我瞭解什麼是人性的事之後,我堅信,我所做的任何表述都不足為奇。

有的人要面子,你就得時時刻刻給足他面子,甚至丟掉自己的面子且不管對方的對錯,否則就得背黑鍋、穿小鞋、上眼藥;有的人貪得無厭,不停壓榨下級的剩餘價值,如暴君一般目空一切,像對待牲口一樣剝削勞動力,自以為是救世主實則已怨聲載道;有的人自私自利,在利益面前總要多拿一份,不管別人怎麼樣,否則就牢騷滿腹;有的人卑躬屈膝,為了所謂的理想不惜踩著別人的頭往上爬,下黑手,打小報告,對上點頭哈腰,對下盛氣凌人;有的人嫉妒成性,口是心非,非要把人狠狠踏進土裡再補上兩腳才解心頭之恨……太多太多。我不想說我們存在的世界有多黑暗,只是如若每天都歌頌真善美,對於一些不堪入目的事閉口不提,就能抹去它們客觀存在的事實?人性的好壞或者明暗基本取決於利益多寡,在金錢、權力、資本等利益面前,人性大多脆弱不堪。我不信什麼性本善,性本惡,我只相信人性跟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有很大關係。會有人問我有什麼權力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別人,沒辦法,人性的好壞沒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它不受法律的約束,甚至於某些事上連道德譴責和輿論壓力也對它沒有影響,尤其經歷了一些事以後我沒有想到人心居然會破敗成這樣,這樣的慘不忍睹。

這些事就像木刺,深深扎進肉裡,雖然不致命卻一直隱隱作痛,讓人耿耿於懷。貪婪使人喪失理智,慾望把人變成魔鬼,我痛苦的來源不是我見識到真實的人性,而是根本改變不了什麼,我企圖用誠懇感化某些人卻根本無濟於事,於是我明白了,農夫與蛇或東郭先生與狼,根本不是簡單的寓言故事那麼簡單,那就是社會,那就是人性的陰暗面。人與畜生的區別就是人會獨立思考,人懂禮義廉恥,而動物不會,但現實竟然不是這樣,何其恐怖!到了某一天,當親眼目睹見過家境殷實的親姐姐坑騙條件一般的親弟弟的血汗錢,對家族給予幫扶的老幹部退休後卻受到親戚的冷眼相待,一群人利慾薰心,出賣自己信口開河、顛倒黑白之後,我的心裡就像被利刃劃開了口子,血流如注,即使漫長的時間能治癒傷口,可留下的疤痕永遠也不會抹去,也引發我不間斷的重複思考。

我以為,人存在於世上最大的幸福莫過於互相幫扶並肩而行,家人之間的親情,朋友之間的友情,戀人之間的愛情還有同事之間的交情無不如此,人性本應該是光輝的,是神聖又燦爛的,古之遺風不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日漸萎靡,任何貪婪的人所付出的代價都遠遠多過於他所獲取的利益,任何自私的人下場都是因小失大,許多人根本不明白這個道理,無論位高權重的人還是市井小民。慾望永無止境,但諷刺的是,懂得這個道理的人都不貪婪,貪婪的人又大多都不懂這個道理。

《人證》最後,弒子的母親用自殺的方式證明了自己的人性,也把觀眾從絕望的深夜重新拉回到微亮的黎明。天總會亮,夢總會醒,故事也總會有個結局,現實中那些正在人性邊緣掙扎著的人卻依舊冥頑不化,他們依舊用一種卑劣的、冷漠的、虛偽的、不光彩的、口蜜腹劍的方式活著,彷彿誰也影響不了誰,是啊,畢竟一個小人物再怎麼吶喊也是蒼白無力的。突然發覺,人性如何,根本沒有人會想著證明它,只是 那些貌似活著而且好像活的還挺不錯的人,可能早已經通過另外一種方式死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