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道歉但不关门的瑞幸,才是真正的“元气满满”

​【原创】道歉但不关门的瑞幸,才是真正的“元气满满”

今天,瑞幸道歉了,算是正式的那种吧,看了一下大致内容核心思想应该就六个字:道歉但不关门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这家鹿头标志的咖啡门店!

作为吃瓜群众,在看了各路大神跌宕期待的报道后,大家一定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这真是个神奇的世界,在一片神奇的土地,长出一个神奇的企业。

​【原创】道歉但不关门的瑞幸,才是真正的“元气满满”

(一)

三个人、一杯咖啡、两年速成上市公司......,靠着几个PPT就能成功吸引国内外无数金主爸爸的投资,比起普通上班族的搬砖,这钱是不是也太好赚了,你不得不服国内的创业精英们的智商,用非比寻常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其实,只要我们把时间轴拉得再长一点,就不难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家靠着“互联网+”模式撒钱获客,打算将流量变现的套路罢了。

瑞幸成立2017年,当时应该没几个人知道什么是瑞幸咖啡。但2017年正是国内滴滴拼车模式、共享单车模式等互联网+爆棚的时候。

这种场景你肯定觉得很熟悉,没错!

曾经的共享单车模式就是这样,满大街小蓝、小黄、小红......随便骑不要钱,只要你愿意骑就算扔掉在大河中央,我都无所谓反正人多流量大,最后羊毛依旧出在羊身上。

现在,你再去骑一下单车试试,起步价1.5,分分钟给你暴涨到3、4元让你没脾气。

当时,国内创业企业恨不得什么都拿来共享,都拿来互联网+以至于什么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汽车、共享女友等等奇葩的项目,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现在应该也没几个活着了吧!

​【原创】道歉但不关门的瑞幸,才是真正的“元气满满”

  • (二)

搞懂了瑞幸创业的大环境,我们再来讨论下它到底是不是一家骗子公司。

相比起两三年前的互联网+疯狂行为,在今天全世界携手抗疫面前,市场和消费者都已经理性很多了。所以,瑞幸能够活到现在,并且能快速发展,安防君觉得你很难说它是一家骗子公司。

因为骗子公司在上一波浪潮当中几乎都死绝了,包括现在的各路单车,即便是名义上还存在,其实很难再有往日的辉煌战绩了。

有人瑞幸是民族之光,也有人说它是民族败类。

在安防君看来二者太极端,且不符合咖啡的调性。瑞幸咖啡定夺只是在疫情前,国内资本大佬疯玩互联网+思路,想一夜爆发的心理作祟罢了,因为当时大家都想着怎么赚快钱,最终爬的有多高摔得就会有多惨……

所以用屌丝心理成就春秋霸业来形容这家鹿头咖啡企业再合适不过了。

​【原创】道歉但不关门的瑞幸,才是真正的“元气满满”

(三)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瑞幸的明天

瑞幸道歉的声明大家应该已经看到了,话说得适中不多不少,其中有许多像涉事高管员工被停职调查之类的信息被放大解读,尽管有许多人觉得只找几个替罪羊并不光彩,但安防君认为“深刻反思+保持正常经营”才是瑞幸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毕竟,体量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几个创始人的事了,两千多家门店及背后的而员工家庭才是创始人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这是社会责任更是道德高点。

此外,今天,看到朋友圈有传是瑞幸董事长陆正耀的朋友圈。在面对一个错误时,坦诚、直面、承担责任,比起之前的那条条看似的“元气满满”,这回才算是重回正轨吧。

相信,危急时刻,只有将消费者利益、员工利益摆在首位的领头人,才算是英雄吧,只有这样才能正视问题,才能拥有明天。

最后,作为吃瓜消费者当然希望这样的廉价咖啡多多益善,但还是要讲究一些信誉……不在“元气满满”的瑞幸才能真正做到“元气满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