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開播 這版《鬼吹燈》先彆著急“吹”

這幾年,《盜墓筆記》和《鬼吹燈》這兩個燙手IP都有點開發過度了,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電影、網大和劇集,有點目不暇接。但若要盤點起來,改編成功的作品,倒寥寥無幾。很多觀眾對於盜墓題材仍舊感興趣,只是吃一塹長一智,在面對新改編作品時,也冷靜了不少。

《龍嶺迷窟》開播 這版《鬼吹燈》先彆著急“吹”

去年費振翔執導,管虎監製,潘粵明、高偉光主演的《怒晴湘西》就是典型的高開低走,首周播放時,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觀眾奔走相告,以為會是繼孔笙版的《精絕古城》之後又一部盜墓題材佳作。奈何該劇後續實在是羅裡吧嗦、人設崩塌,豆瓣評分也下降為7.1分。

《龍嶺迷窟》開播 這版《鬼吹燈》先彆著急“吹”

4月1日起,由《怒晴湘西》同一班底打造,潘粵明、張雨綺、姜超組成的“探險鐵三角”的《龍嶺迷窟》播出。《龍嶺迷窟》會比《怒晴湘西》進步嗎?還真不能打包票。

《龍嶺迷窟》開播 這版《鬼吹燈》先彆著急“吹”

《龍嶺迷窟》改編自《鬼吹燈》系列第二部,是《精絕古城》之後的故事。劇版講述的是,“精絕古城”逃出生天的胡八一(潘粵明 飾)與王胖子(姜超 飾),回到北京潘家園支起了地攤,卻因為一隻繡花鞋前往陝西古藍縣,與前來調查龍骨異文的Shirley楊(張雨綺 飾)偶遇,共赴龍嶺迷窟尋找雮塵珠下落。

《龍嶺迷窟》開播 這版《鬼吹燈》先彆著急“吹”

所謂的“龍嶺迷窟”,按小說中的說法,“很多地方都是陷空地洞,在外邊根本瞧不出來,表面是土殼子,一踩就塌,掉進去就爬不出來了。據說地下都是溶洞,極盡曲折複雜,當地人管那些洞叫龍嶺迷窟”。劇集講述的就是幾個主人公在溶洞裡的探險。


盜墓小說大同小異,就是到不同類型的墓穴探險。但讀者仍欲罷不能,一個根本原因是,不同墓穴有不同奇觀,比如“精絕古城”與“龍嶺迷窟”的感官世界是不同的。盜墓小說指向的是一種異境想象,是尋寶過程中對於地下空間這一維度的馳騁想象和奇觀演繹,它們構成了對受眾日常生活經驗的超越。

《龍嶺迷窟》開播 這版《鬼吹燈》先彆著急“吹”

小說影視化的一個最大挑戰在於,其視覺效果是否能夠還原出地下奇觀,讓觀眾直接在視覺上感受奇境和刺激氛圍的衝擊。這是成敗的一大關鍵。而視覺取決於特效上的投入。


現在掣肘盜墓題材網劇製作的,主要是特效。網劇的製作成本跟電影沒法比,但特效又是一分錢一分貨。當時《怒晴湘西》開篇驚豔,主要還是特效先聲奪人,雖然跟電影《尋龍訣》沒法比,但遠高於其他同類型的網劇。這會兒《龍嶺迷窟》已播出6集(共18集),第6集才姍姍來遲地進入墓穴,特效展現相對有限,但就前6集來看,特效觀感還是比《怒晴湘西》差一些。

《龍嶺迷窟》開播 這版《鬼吹燈》先彆著急“吹”

比如開篇小說中“長滿綠毛的猴樣小怪物”,到了劇中長得像“異形”,反倒破壞了該劇開篇那個長鏡頭營造的氛圍。


再比如大雨中驚險渡河,這特效也的確是夠“網大”。


進入洞穴之後,小說中描繪的許多墓穴細節囿於成本都略過了,跟小說描寫對比,墓穴內景平平無奇。

《龍嶺迷窟》開播 這版《鬼吹燈》先彆著急“吹”

《怒晴湘西》後期差評不少,主要是廢話太多、廢戲太多。這是盜墓小說改編的另一個難度,因為小說基本是視覺奇觀+人物對話組成。小說中的對話不會讓覺得繁瑣,因為盜墓本身有其體系和學派,寫作者非常擅長在中國神話傳說、稗聞野史基礎上,加以虛構、誇張、整合、完善,並大量借鑑中國傳統的陰陽理論、風水理論、古文知識、文物知識、歷史知識等,最後經由人物之口說出,嘮出了水平,讓人不明覺厲。


小說是文字的藝術,但影視劇是視覺的藝術,編導不可能照搬小說中大段大段的對話,必須精簡、提煉,並擅長用鏡頭語言告訴觀眾。這時編導就左右為難了,用視覺奇觀補救的話,錢不夠,特效水平不夠;可盜墓小說的劇情主要在墓穴裡,人物對話已夠多了,總不能又千方百計增加支線讓人物嘮嗑吧。

《龍嶺迷窟》開播 這版《鬼吹燈》先彆著急“吹”

《龍嶺迷窟》也面臨著這一兩難。遺憾的是,至少劇集的前三分之一,它處理得一般。《龍嶺迷窟》小說並不長,節奏很快,共36章。劇版18集,平均下來一集兩章。小說開篇簡略介紹了繡花鞋的起因後,第6章就準備進入墓穴,第7章開始精彩的視覺奇觀描寫。如果劇集依照小說的節奏,那麼第4集就可以進入正題,但劇版拖到了第6集。當然,改編不是刻舟求劍,不是一定得依照小說的節奏來,問題在於,劇版改編節奏有問題,並且增加的許多橋段,都挺累贅的。


像住招待所、瞎子算命,屬於文戲,小說中是後半程的情節,劇集提到開頭,一連幾集都是對話為主,進入主題太慢,這對於強情節的劇集來說是致命傷。

《龍嶺迷窟》開播 這版《鬼吹燈》先彆著急“吹”

而為了過審,劇集也必須將“盜墓”改為“探寶”,將動機合理化了,所以增加了被李春來“騙”的設定。騙就騙嘛,但第4集花費了將近一集的時間來講這個“騙”,增加了一場小說中沒有的漫長追逐戲。這類瞎打瞎跑是增加情節最簡單的編劇手法,也很對一些愛看動作場面的觀眾胃口,但並非不可或缺,全刪掉不影響劇情,還能讓節奏更緊湊些,畢竟你是盜墓劇。


至於張雨綺飾演的Shirley楊這條線,也往前提,但全是功能性介紹,讓本來就冗長的文戲更冗長了。

《龍嶺迷窟》開播 這版《鬼吹燈》先彆著急“吹”

因此,《龍嶺迷窟》當前給筆者的感覺是:要視覺奇觀,還沒看到,要說節奏緩慢,它很在行。看著導演之前一路垮到底的《黃皮子墳》(豆瓣5.2)和高開低走的《怒晴湘西》,《龍嶺迷窟》先觀望吧,彆著急“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