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天前最早提出4月4日設為哀悼日,曾被人質疑添亂,高志凱是誰?

4月4日,庚子年清明節,我們舉國哀悼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烈士與逝世同胞。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面臨的最為嚴重的一次公共衛生危機,其影響已經超過了2003年的非典疫情,而此次的全國哀悼活動,亦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來,中國再一次舉國哀悼犧牲烈士與逝世同胞,其意義與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那麼,我們為什麼會選擇在清明節這天舉行哀悼活動呢?其實,這次悼念活動的舉辦,與一個人的建議有關,這個人名叫高志凱。

45天前最早提出4月4日設為哀悼日,曾被人質疑添亂,高志凱是誰?

高志凱

高志凱是誰?當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想必很多人都很陌生,然而熟悉我國外交史方面的朋友可能會對其有所耳聞。1962年出生的他在高二的時候就跳級考入了蘇州大學,19歲的時候又考取了北京外國語學院的研究生,後被派到外交部翻譯室做起了翻譯員,曾擔任多位國家領導人的翻譯,曾獲得過"建國以來為中央領導工作的最年輕的翻譯"的稱讚。27歲的時候,他被派往中國駐美國聯絡處,後來又成為了中國駐聯合國的翻譯員。在這期間,他獲得了耶魯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能源安全研究所所長、中歐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歐美同學會美國分會副會長等職,可謂履歷豐富。那麼,為何他會提出在清明節這天舉辦全國悼念疫情悼念活動呢?

45天前最早提出4月4日設為哀悼日,曾被人質疑添亂,高志凱是誰?

和許多關心中國疫情的同胞一樣,高志凱也一直在關注中國新冠疫情的發展變化,他在2月20日的時候,向國家提出了"關於國家擇日對冠狀病毒死難同胞下半旗默哀的建議",並建議這個哀悼日具體可以考慮選擇在4月4日清明節這一天。

45天前最早提出4月4日設為哀悼日,曾被人質疑添亂,高志凱是誰?

為何選擇這一天?按照高志凱自己的說法是,如果時間選的太早,當時全中國人民的重心是放在防控疫情之上的,無暇顧及他事,更何況當時疫情發展的情況不明,是否能夠有效控制住在當時看來還不明朗,而且具體的感染人數也未完全統計篩查出來,如果太早提議舉辦哀悼活動,對國家而言可能只是一種添亂之舉,所以這個日期必須往後延。

45天前最早提出4月4日設為哀悼日,曾被人質疑添亂,高志凱是誰?

而高志凱經過慎重的考慮,認為當時間到了4月之後,中國的疫情發展應該是能夠得到控制的,在歷時數月嚴格的隔離與篩查措施推行之後,感染人數基本能夠確定,因疫情而死難的同胞也大致能夠做出一個統計。那麼,根據這樣一個情況推測,當國內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後,舉辦全國性的哀悼活動則顯得很有必要,而不再是一種添亂之舉了。

45天前最早提出4月4日設為哀悼日,曾被人質疑添亂,高志凱是誰?

中國人民需要緬懷在這場疫情中逝去的烈士與同胞,再加上清明節本身就是我們國家傳統上緬懷逝者的日子,那麼將清明節這一日定為全國哀悼日,則非常的適宜。最終,國家採納了這項建議,全中國人民在最終在庚子年4月4日這一日,舉國默哀3分鐘,悼念逝去的烈士與同胞。

有高志凱這樣憂國憂民的國士,何愁中華民族不振興!為國士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