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清明節,為了告別的紀念

我們在這個冬天所經歷的一切,是悲傷的記憶,是告別親人的不捨,也是堅定抗爭中生命的頑強與不屈。帶著逝者的遺志,我們不會被輕易擊垮。嚴冬之後,必有萬物復甦,必有夏花爛漫。

---------------

不覺間,將是清明。

對人們而言,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似乎格外漫長。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社會與公眾的生活進入了暫停狀態。壯士斷腕般的“封城”舉措,“全國一盤棋”式的公共衛生動員,加上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隔離行動,讓我們帶著與病毒抗爭到底的決心,度過了一段艱難時光。

春分已過,清明悄然到來。在疫情影響下,這個遙寄哀思、悼亡懷人的日子,也因此有了一層格外沉重的特殊涵義。新冠病毒奪去很多人的生命,讓很多家庭痛失父母、愛人、子女。更有一些醫務工作者和抗疫工作人員,為此而殉職犧牲。那許許多多的面容和身影,永遠定格在了2020年初春。

我們為逝者點燃燭光,俯身鞠躬,遙寄一份哀悼和思念。在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英雄的逆行者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是一段段有著歡笑淚水的故事,他們的悲痛,他們的哀傷,他們的抗爭,他們的不屈,都值得銘記。

那不只是一個數字,一個名字,一塊碑。每一個逝者的過往,都是生者的哀思。疫情防控的特殊時刻,許多人將無法去墓地祭掃,那些逝去的微笑,那些生前的故事,那些訴說與傾聽,那些牽掛與想念,在清明這個日子裡,隔著或遠或近的距離,慢慢地回憶,輕輕地觸摸。

告別,為了逝者,亦為生者。對逝者而言,最好的懷念是記得,也是放下——告別傷痛,戰勝疫情,迴歸正常生活,更好地活著。如此,才能告慰逝去的親人;如此,才能讓抗疫犧牲者安息。離去的親人,希望每一個生者幸福健康;奉獻生命的勇士,將生的美好給予他人。堅強、更有意義地活著,是每一個生者的責任。

清明既是寄託哀思的日子,也是走向新生的日子。春回大地,生機勃發,我們帶著對逝者的思念,迎候生命的生生不息。經歷了嚴冬和病毒的封鎖,春天來臨,生活迴歸,被迫暫停的城市開始運轉,社會逐漸步入常態。陽光裡,路邊的店鋪一間間重新開業,城市的大街小巷,慢慢恢復往常的喧鬧與擁擠。這些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日常”,在經歷困境之後,變得珍貴。作為生者的我們,用心過好這得來不易的平常日子,才是對逝者最好的懷念。

在珍惜、過好眼下生活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儘管國內整體態勢向好,但離徹底戰勝新冠病毒尚有一段“決勝距離”,況且世界各地的疫情正在加劇。“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工作絲毫不能鬆懈。與此同時,復產復工、保障經濟生活迴歸正軌也面臨不小壓力。此時,唯有將悲痛凝聚為鬥志與力量,我們才能最終戰勝疫情。取得抗疫鬥爭的最後勝利,是我們對逝去親人最好的安慰,也是對那些犧牲者最好的交代。

2020年的清明節,為了告別的紀念

清明節的到來,凝聚了我們深沉的哀思,也意味著春天真正來臨。我們在這個冬天所經歷的一切,是悲傷的記憶,是告別親人的不捨,也是堅定抗爭中生命的頑強與不屈。帶著逝者的遺志,我們不會被輕易擊垮。嚴冬之後,必有萬物復甦,必有夏花爛漫。

燃一縷思念的燭火,願逝者安息;帶著思念前行,願生者堅強。

文字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04-03 0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