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不同的是吃巧克力的人


《阿甘正傳》: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不同的是吃巧克力的人

電影 《阿甘正傳》在1995年曾獲得13項奧斯卡獎提名,最終獲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 最佳特技效果 6項奧斯卡大獎,。1998年被評為美國最偉大的百部電影之一, 而且時至今日它也沒有像其他影片一樣或被打入冷宮銷聲匿跡, 仍然是觀眾和影評界津津樂道的話題, 足以說明它的魅力所在。 《阿甘正傳》 是一部包容廣博、 意味雋永的影片, 有人把它當作愛情片欣賞, 有人把它理解為政治片, 有人把它視為勵志片,總之,用心品嚐,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以及來自不同的詮釋角度的心靈震撼。

在我看來僅從劇情來賞析《阿甘正傳》,並不能體會到這部影片的精彩與魅力之處。因此,今天我將結合電影的故事內容、人物角色以及情感表達三方面來分析《阿甘正傳》所給我們呈現的精彩之處,並在分析過程中談談我的思考和想法。

《阿甘正傳》: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不同的是吃巧克力的人


01. 從故事內容來分析: 從智商只有75到百萬富翁,阿甘充滿磨難且勵志的一生

電影中,阿甘出生在阿拉巴馬州一個單親家庭,由母親獨自撫養,智商只有 75 ,雙腿畸形,連正常入學都有困難。 沒有人看好他的未來,更沒有人相信他能有所成就。 第一天上學,開校車的女司機對他不屑一顧,同車的孩子幾乎沒有人願意和和他坐在一起。 他唯一的長處就是奔跑,同齡的孩子欺負他,阿甘在珍妮的呼喊聲中開始奔跑,腿上的矯正器脫落,身體的束縛不在,他一路跑進橄欖球場,受到教練的賞識,上了大學。 進入大學後的阿甘繼續他的奔跑神話,入選全美橄欖球明星隊,受到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大學畢業後,阿甘入伍,經歷越南戰爭的出生入死,從尼克松手裡接過國家榮譽勳章,又親歷中美乒乓外交,目睹破冰之旅,成立捕蝦公司,成為百萬富翁。

但是,他頭腦單純,並不願意為名利奔波,就選擇做了一名園丁。隨後,他又和心愛的女人珍妮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並有了自己的兒子。

這部影片中,阿甘小時候的種種遭遇令他在心中潛移默化地形成了他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和看法,也許此時的思想是幼稚的,但是正是這些幼稚的思想奠定了“阿甘哲學”,成為阿甘一生的信仰。另外這部影片,不僅講述了阿甘充滿磨難且勵志的一生,還重新喚起了美國人對歷史、對過去的一種換位思考,展現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

《阿甘正傳》: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不同的是吃巧克力的人


02.從人物角色來看:心愛的情人珍妮和特殊的戰友 丹中尉

在《阿甘正傳》中,主要人物有這麼幾個,除了主人公阿甘以外,還有他心愛的珍妮以及在越戰中交往到的兩個好朋友,即巴布和丹中尉。阿甘的個人情況已經在故事概要中有所說明,他的人生幾乎就是整個 “美國夢”的追求歷程。下面,就來具體說說珍妮和丹中尉這兩個影片中的人物角色。

1. 珍妮

在《阿甘正傳》中,珍妮是與阿甘關係最密切的人物之一。她是阿甘幼時的玩伴,雖然有健全的身體和美麗的外表,但是,她的命運卻十分悲慘,她有著矛盾而激進的思想,並最終走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珍妮的一生是不幸的,她從小就沒有媽媽,還時常遭到爸爸的虐待,這在珍妮的心靈中產生極大的影響,使她從小就夢想著變成一隻小鳥,可以飛出去看世界。長大後,她一直過著飄蕩的生活,居無定所,最悲慘的時候是身染絕症。

因此,可以說珍妮是美國人中叛逆一代的代表,他們有著自己的夢想,但無奈生活中阻礙太多,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通過珍妮這個角色,也與阿甘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小相似的生活環境,卻因為選擇不同,而造成人生經歷的大不一樣。

《阿甘正傳》: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不同的是吃巧克力的人


2. 丹中尉

丹中尉是《阿甘正傳》中的一個特殊角色。他在越戰中受了重傷,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但是,阿甘把他作為了捕蝦公司的合作人,不僅圓了巴布的捕蝦夢想,還重新激起了丹中尉的生活嚮往。

在戰爭中,他是一個英雄,而在戰爭外的生活中,他卻是一個弱者。由於在戰爭中受傷,他沒有了雙腿,他一心為戰爭而死,不想苟活。於是在戰後的和平年代,他整日酗酒,過著荒誕的生活。起初,他憎惡阿甘救了他,覺得是因為阿甘,他才沒有機會成為戰爭英雄。當他聽說阿甘想成為船長的時候,他的態度是輕蔑和嘲笑,但當他親眼看到阿甘和他的“珍妮號”的時候,丹中尉沉默了。受阿甘的影響,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可以說,丹中尉是被阿甘影響最直接、收穫最大的一個人。雖然丹中尉有過墮落,但畢竟那是短暫的,他在戰爭和生活中依舊是一個英雄。

《阿甘正傳》: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不同的是吃巧克力的人


03. 從情感表達來分析:《阿甘正傳》始終貫穿母愛、愛情、親情,讓觀眾溫暖、動容

《阿甘正傳》是一部典型的美國好萊塢電影,但同時受到其他國家觀眾的喜歡,

它之所以能打破文化和國界的阻礙,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主要在於電影中包含了人類情感中具有共性的價值觀—— 愛。 《阿甘正傳》 通過電影中不同的人物歷程,表現出人生中不同的愛。

1. 母愛—— 阿甘母親對兒子的愛


母親獨自撫養阿甘,本已比別人艱難辛苦,面對智商只有 75 的兒子,母親只有無私的愛,

沒有半點怨天尤人。 阿甘不能正常進入公立學校上學,母親做出犧牲,只為了讓兒子能和普通的孩子一樣,而不要因為偶爾的反應遲鈍就去特殊學校做沒有意義的事,過沒有意義的人生; 阿甘走在街上受到嘲笑,母親妙語連珠地告訴他,“你和其他人一樣,沒有什麼不同,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 ”;當阿甘開始走出家庭,接近社會時,面對種種困惑,母親又樂觀地開導他,

“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

雖然阿甘的路是自己走的,但倘若沒有母親的愛,他永遠也不可能邁出第一步,母親在他年幼時幫他開啟了人生的大門, 給他以後一路健康樂觀的生活種下了種子。

《阿甘正傳》: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不同的是吃巧克力的人


2. 愛情—— 阿甘對珍妮的愛

阿甘和珍妮二人從小身世相近,出身在單親家庭,相互作伴,青梅竹馬。 阿甘一直知道,珍妮是他的最愛,在珍妮困難無助的時候陪伴在她身邊。 阿甘人生第一次對珍妮說出“我愛你”,卻得到了“你不懂什麼是愛”的回答;經歷戰爭歸來的阿甘,再次見到珍妮,把用生命換來的勳章交給珍妮,並再次提出要做她的男友,卻又一次聽到無言的回答。 遇見分開,再遇見再分開,歲月流轉,阿甘懷著始終執著的愛,等到了自己的新娘,有了可愛聰明的兒子,聽到了珍妮對他說“我愛你,福雷斯。 ”這是上天對阿甘執著愛情的回報。

愛是人類感情中最真摯、最美好的感情,是每個人嚮往和需要的,對愛的歌頌和表現則是永恆的主題,《阿甘正傳》貫穿始終的母愛、愛情、親情,讓觀眾動容和溫暖。

《阿甘正傳》: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不同的是吃巧克力的人


結語:

距離電影上映,已經過去 20多 年了。電影《阿甘正傳》中呈現給觀眾的阿甘形象無疑是成功的、經久不衰的。

他的低智商也恰恰突出他的純真、善良和執著,讓觀眾在這個動盪的時代開心笑過之後能夠感受到陽光雨露般的溫暖。阿甘“傻人有傻福”的勵志故事鼓勵和帶動他身邊的人、同一時代以及不同時代的人遵從自己的內心,認定目標,就要鍥而不捨。

《阿甘正傳》: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不同的是吃巧克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